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

2019-05-21 08:14郭斯檾贾若飞梁庆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池侧脑室脑积水

郭斯檾 贾若飞 梁庆新

交通性脑积水指的是由脑血管畸形、炎症、脑外伤等对脑脊液循环造成了阻碍的一种现象, 由于患者的脑脊液循环出现了故障, 大量的脑脊液被积聚在了蛛网膜下腔或者脑室,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功能出现了障碍, 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2]。为了对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本次研究选取了76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 并给予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6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CT、磁共振成像(MRI)等确诊。本次研究经过了本院医务委员会的批准,且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均排除患有心脏、肺部及肝脏疾病患者。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7例, 年龄31~60岁, 平均年龄(35.06±9.32)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9例, 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35.79±9.4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行全身麻醉, 待麻醉起效后, 在患者的左侧脑室枕角处进行穿刺, 待穿刺点有脑脊液流出后, 缓缓的退出导丝, 并将进入侧脑室导丝的长度调整为4.5 cm 左右, 在耳后皮下固定好分流管的阀门, 然后将分流管和阀门连接好后经过患者的头、颈、胸皮下, 直到勒弓下缘与同侧锁骨中线的皮下交点处, 最终保留30 cm在腹腔端游离, 将其放置在腹腔髂窝方向。

1.2.2 观察组 给予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并屈膝,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患者行局麻或者全身麻醉, 在腰3~4椎间隙或腰3~4椎间隙上下椎间隙处选择一个穿刺点, 并在此穿刺点处切1个0.5 cm的开口, 将针头斜面向上进针, 感觉出现落空点时, 退出针芯。当发现穿刺点有脑脊液渗出时, 将针芯缓缓的拔出, 然后将分流管插入腰池3~5 cm, 在脑脊液能够顺畅的流出后, 将穿刺针拔出。然后在穿刺点的髂脊处切另外一个穿刺点, 并在此处切1个3 cm的切口, 导入腰穿分流管。在左下腹髂前上棘与肚脐连线中外1/3的部位处选择第3个穿刺点, 并切1个3 cm左右的切口, 在腹腔镜的辅助下于盆腔内置入20 cm的末端分流管, 将分流管与分流阀门连接起、固定、缝合, 手术结束。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8个月的随访,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 在治疗效果方面, 以患者的临床体征为依据来进行判定,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有所好转,影像学结果显示, 患者的脑室系统明显缩小, 只出现了少量的硬膜;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影像学结果显示,患者的脑室系统有所缩小, 只出现了少量的硬膜, 并且存在脑积水处脑组织复张;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25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9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6.3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堵管8例、引流过度6例、感染4例;观察组发生堵管3例、引流过度2例、感染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79%)低于对照组(47.3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n(%)]

3 讨论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病, 其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近几年来, 临床上治疗脑积水患者的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多, 每一种方法都利弊相存。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种手术方法在处理交通性脑积水时, 不需要循环脑组织穿刺, 减少了脑内血肿形成以及癫痫的发作风险;其手术是通过皮下引流管潜行途径进行的, 因此并发引流管感染的可能性明显降低[3]。相关研究人员发现, 此种治疗方式有效的减少了分流管阻塞的发生率, 治疗人员在手术中能够灵活的选择分流管的长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25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9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6.3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堵管8例、引流过度6例、感染4例;观察组发生堵管3例、引流过度2例、感染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79%)低于对照组(47.3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叶飞宣[4]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提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者, 在提高了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还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传统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 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 这可能是由于治疗人员对患者行穿刺的位置不当, 导致分流管容易被堵塞, 或者在穿刺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了损伤, 加上手术的时间比较长, 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5-7]。另外由于此种手术方式容易对患者的大脑皮层造成损伤, 因此也极易导致患者发生癫痫。与其相比较而言,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减少了分流管和皮下隧道的长度, 减少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 缩短了手术的时间, 减少了感染的发生率 , 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8]。

综上所述, 在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者时, 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优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前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 效果显著, 可将其推广在更多的临床上。

猜你喜欢
大池侧脑室脑积水
产前超声在胎儿侧脑室增宽的临床价值
磁共振检查在胎儿侧脑室陈旧性出血诊断中的意义
3M伤口敷料在持续腰大池引流中的固定导管效果分析
超声和MRI测量胎儿侧脑室扩张的一致性评估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MRI在孕中晚期胎儿侧脑室扩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移植单核细胞对中枢系统不同病变趋化作用的PET/CT示踪观察
老年痴呆可能因为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