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铁复合物与琥珀酸亚铁用于预防高龄孕妇孕中期缺铁性贫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2019-05-21 08:15陈舞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亚铁琥珀酸缺铁性

陈舞燕

缺铁性贫血(IDA)是妇女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抵抗力降低、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气短心悸等临床症状, 罹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褥感染的风险增加, 缺铁性贫血更会影响新生儿的铁水平, 增加新生儿患铁缺乏症(ID)的风险, 而高龄孕妇更容易患有缺铁性贫血, 为了预防高龄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目前临床主要的手段是妊娠期口服铁制剂预防性补铁[1-3]。本研究通过比较多糖铁复合物与琥珀酸亚铁用于预防高龄孕妇孕中期缺铁性贫血的成本和效果, 从而为临床提供更经济合理的用药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高龄孕妇, 平均年龄为(37.3±1.7)岁, 在分组前所有孕妇均采集肘静脉血检测血常规、SF等指标水平, 纳入标准:①年龄≥35岁;②孕周15~16周;③3个月内没有服用铁制剂;④Hb及SF水平均正常的孕妇。所有入选孕妇均无心脑血管、生理器官等方面严重疾病, 对本次研究药物不存在过敏史。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7.7±1.9)岁, 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7.4±1.6)岁,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孕妇从妊娠16周开始进行预防性补铁, 观察组孕妇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0.15 g/d, 对照组患者给予琥珀酸亚铁片0.1 g/d, 两组孕妇均在孕16~19周末、孕24~28周末、孕30~32周末、孕37周末、孕38周~临产5个孕周阶段复测Hb、SF水平, 当SF<12 μg/L时, 观察组改为口服治疗量多糖铁复合物胶囊0.30 g/d, 对照组改为口服治疗量琥珀酸亚铁片0.2 g/d。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各孕周Hb与SF水平变化情况;ID与IDA发病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C-E。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孕妇于孕16~19周、孕24~28周、孕30~32周、孕37周、孕38周~临产5个孕周阶段复测Hb和 SF 水平, SF<12 μg/L或(和)Hb<110 g/L, 评定为无效。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成本计算 参照药物经济学的要求计算成本, 治疗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检查费、药费。间接成本指因为疾病所带来的生产力减少损伤的成本, 如患者家属照顾患者的误工费、工作的耽误造成工资的损失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各孕周Hb与SF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孕16~19周、孕24~28周、孕30~32周、孕37周、孕38周~临产,观察组孕妇的Hb水平分别为(127.00±4.27)、(122.18±5.28)、(120.56±5.28)、(120.13±5.51)、(118.36±5.94)g/L, SF 水平分别 为 (36.94±7.74)、(18.57±2.82)、(14.55±1.93)、(12.74±1.56)、(12.82±1.32)μg/L;对照组孕妇的 Hb水平分别为(126.90±3.72)、(121.95±4.90)、(120.26±5.40)、(119.51±5.53)、(117.81±5.55)g/L, SF水平分别为(36.67±6.68)、(18.48±2.91)、(14.51±1.88)、(12.67±1.48)、(12.78±1.39)μg/L。两组各孕周Hb和SF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孕妇各孕周ID和IDA发病情况比较 两组孕妇各孕周ID和IDA发病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孕妇各孕周ID和IDA发病情况比较[n(%)]

2.3 两组孕妇妊娠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孕妇在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60);对照组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现3例不同程度的便秘症状,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3/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077,P>0.05)。

2.4 两组孕妇C-E比较 观察组使用的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单位药价为:28.16/10=2.816元, 每天的C为:2.816×1×1=2.816元;对照组使用的琥珀酸亚铁片, 单位药价为:23.49/24=0.979元, 每天的C为:0.979×1×1=0.979元;观察组每天的C比对照组高1.837元。观察组无效20例, 有效40 例 , 有效率为 66.67%(40/60);对照组无效 18例 , 有效 42 例 ,有效率为70.00%(42/60)。C/E表示要得到每单位效果的成本值。观察组每获得一个单位增量效果所增加的成本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孕妇C-E比较(n, %)

3 讨论

两组孕妇均从孕16周开始预防性补铁, 在妊娠中期可以较好地维持Hb和SF的水平, 表明妊娠中期合理地预防性补铁, 能使孕妇铁储备下降程度减轻, 有效地预防ID和IDA的发生。且两组各孕周Hb和SF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各孕周ID和IDA发病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对预防高龄孕妇孕中期缺铁性贫血疗效相当。

琥珀酸亚铁口服后在胃肠道缓慢释放出亚铁离子, 亚铁离子参与Hb的合成, 而琥珀酸能改善机体对亚铁离子的吸收 , 因此具有快速恢复 Hb、红细胞 (RBC)的优点[4,5]。但亚铁离子会对消化道黏膜造成刺激, 会引起胃肠道反应, 而多糖铁复合物是一种铁元素含量高的低分子量多糖复合物, 稳定性好, 溶解度高, 其吸收不受胃酸减少、食物成分的影响,可迅速提高Hb水平, 避免了各种消化道的不良反应, 因此安全性比琥珀酸亚铁高[6-8]。

C-E分析的目的在于合理分配和使用医药卫生经费, 寻找一个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 C/E越低, 治疗方案越合理。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C/E分别为4.224、1.399, 观察组C/E明显高于对照组。由于高龄孕妇于孕16周始开始预防性补铁,直到分娩, 用药周期长, 故选择琥珀酸亚铁作为预防用药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 高龄妇女怀孕时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因此医生在选用药物时会更多地从用药安全性与孕妇的依从性方面考虑, 多糖铁复合物更适合高龄孕妇。临床用药时, 必须从有效、安全、经济的角度出发, 充分考虑孕妇的经济承受能力与自身的生理条件, 结合实际情况为孕妇选择合适的预防方案。

猜你喜欢
亚铁琥珀酸缺铁性
氯雷他定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再生亚铁络合物脱硝液研究进展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琥珀酸代谢是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靶标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碘化亚铁溶液的实验分析
Fe(OH)2的制备和化学性质融合通用技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