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2019-05-21 02:57郭晓聪徐晓娅刘伟平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轻链浆细胞骨髓瘤

郭晓聪,徐晓娅,刘伟平

[作者单位]643000四川自贡,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郭晓聪,刘伟平),神经内科(徐晓娅)

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浆细胞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骨髓内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异常浆细胞浸润骨髓和软组织并分泌出大量异常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即M蛋白[1]。患者常出现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继发感染、高黏滞综合征等临床问题[2]。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该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测手段多以骨髓涂片、免疫球蛋白定量和组织活检为主,但由于这些检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目前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3]。该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血液科已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6例,分别行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检测M蛋白,探讨两种检测方法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血液科及肿瘤科住院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国内MM诊断标准[4]。且均为新发病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2.6~77.3岁,平均57.6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法国Sebia公司的capillarysminicap毛细管电泳仪,试剂为Sebia公司配套试剂。血清蛋白电泳试剂包括:缓冲液(pH9.9),冲洗液(70 ml原液加蒸馏水至 700 ml配制而成),稀释器,试剂杯。免疫固定电泳试剂用的是即用型抗血清杯,包括:分析缓冲液(ELP溶液,黄色),抗人类γ重链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 (粉红色),抗人类α重链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深蓝色),抗人类u重链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黄绿色),抗人类κ(游离和结合)轻链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浅绿色),抗人类λ(游离和结合)轻链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浅蓝色)和用于样品稀释的特定稀释液。

1.3 试验方法 (1)选择项目血清蛋白电泳,取血清2 ml置于sebia样本架上,再放入血清蛋白电泳稀释杯。待仪器进入准备完成状态后进样指示灯变绿,从仪器进样口放入样本架,仪器自动吸取样本进行稀释,电泳。完成后取出样本架。(2)血清蛋白电泳完成后,切换项目为免疫固定电泳。将血清样本放入样本架,在样本架上加载即用型抗血清杯,重新放入仪器进样口。仪器自动吸样进行免疫固定电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取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蛋白电泳结果 在5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有49例患者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出M蛋白 (即基底窄而均一的尖峰),且多出现在γ球蛋白区,少数出现在β区或两区带之间,有7例患者未检出。见图1。

2.2 免疫固定电泳结果 5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检测出M蛋白,检出率100%;具体分型结果为:IgG κ 型 17例,λ 型 11例,IgA κ 型 13例,λ 型 9例,轻链型κ型2例,λ型4例。见表1。

2.3 M蛋白检出率比较 血清蛋白电泳的M蛋白检出率为84%(47/56),而免疫固定电泳的M蛋白检出率则为100%(56/56),后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

图1 多发性骨髓瘤血清蛋白电泳图

表1 56例多发性骨髓瘤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分型结果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病理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过度生成,主要指标表现为 IgG、IgA、IgE或 Bence Jones蛋白质(游离的单克隆性κ或γ轻链)过度增生[5];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MM。发病率为 2~3/10万,男女比例大概为 1.6∶1,多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患病。MM临床表现复杂,如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等[6]。且由于其起病徐缓,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误诊。据相关资料显示其误诊率高达54.00%~69.11%[7]。过去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常依据临床症状,免疫球蛋白定量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等。但由于该病临床症状多样化且不典型,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难以和浆细胞白血病区分,免疫球蛋白增高不能与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鉴别[8]。血清蛋白电泳在临床实验中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样本中的非正常蛋白质。血清蛋白电泳可以用来检测M蛋白,但是血清蛋白电泳也存在自身缺陷,即难以区别α2区或β区急性时反应蛋白或脂蛋白增高引起的峰型和M峰,比如多数肾病、肾小球肾炎患者α2区或β区多出现高尖的峰,而血清蛋白电泳不能直接认定其为M蛋白,需要通过免疫固定电泳做深入的确认。免疫固定电泳技术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特异性抗原的技术[9],电泳后的蛋白质与相应抗体形成复合物后被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图像清晰,易于解释结果[10]。多项研究表明[11,12],免疫固定电泳法在 MM 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血清蛋白电泳。所以,目前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就成为了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手段。

该次试验选取了近半年时间在该院血液科住院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6例,分别做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结果显示,5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血清蛋白电泳的M蛋白检出率为84%,而免疫固定电泳的M蛋白检出率则为100%。进一步进行分型提示:IgGκ型17例,λ型11例,IgA κ型13例,λ型9例,轻链型κ型2例,λ型4例。

综上,血清蛋白电泳能快速、准确地对血清蛋白进行分析,并且图谱清晰,能初步分离鉴别出血清中的M蛋白。而免疫固定电泳在快速分离鉴别M蛋白方面有显著优势,且可对M蛋白进行分型,相比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和血清蛋白电泳具有更快速简单,更准确的特点。当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出现异常峰时须做免疫固定电泳明确诊断和分型。因此,血清蛋白电泳只能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初筛诊断,而免疫固定电泳是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确诊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轻链浆细胞骨髓瘤
轻链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评估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浆细胞唇炎1例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雷利度胺联合方案治疗恶性浆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