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2019-05-21 02:57潘熹明陈义章周志明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预防性

潘熹明,陈义章,周志明

[作者单位]521000广东潮州,潮州市人民医院神外一科(潘熹明,陈义章,周志明)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出血性疾病,大多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1]。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许多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抢救与治疗,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预后并不理想,给日常生活与学习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3]。因此,深入了解造成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对于早期控制病情、提高临床疗效与生存时间、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配合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皆采用血管介入手术或开颅夹闭手术进行治疗,排除外伤所致出血、未接受手术治疗、继发性高血压或其他影响预后疾病、病例资料不全者,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其中,男 18 例,女 22 例;年龄 38~85 岁,平均(57.4±8.7)岁;血管介入手术治疗者23例,开颅夹闭手术治疗者17例。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皆给予同等条件的优质医疗与护理服务。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测评,具体标准为:5 分,基本恢复正常生活;4分,轻度机体残疾,但能够独立生活与工作;3分,重度残疾,日常生活难以自理;2分,植物性生存状态;1分,死亡。以GOS评分1~3分者为预后不良组,评分4~5分者为预后满意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动脉瘤大小、是否合并高血压、手术方式、术后脑血管痉挛、术后脑积水等资料之间的差异。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取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分组情况 该组研究的40例患者中,预后不良者17例,占比42.5%;预后满意23例,占比57.5%。

2.2 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60岁、动脉瘤偏大、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预后满意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受到医疗条件与技术水平的限制,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给家庭与社会皆造成了极为沉重的负担,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对预后情况进行早期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7]。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60岁、动脉瘤偏大、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预后满意组(P<0.05),笔者认为,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年龄、动脉瘤大小、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深入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受到衰老因素的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往往相对更差,造成患者并发其他基础性疾病风险、多器官功能下降等,从而导致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预后相对更差[8,9];动脉瘤偏大的患者,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时候,脑部血管与组织损伤也更为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范围与程度也会更为显著,这些都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尤其是巨大型的动脉瘤,在通过手术进行暴露、控制、塌陷与消除时的难度极大,容易与其他重要的组织、血管等出现粘连,在手术的过程中占位效应过大,从而给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10];术后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造成患者致残或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痉挛一旦发生会使患者的病情更为复杂,也极其不利于患者的预后[11],目前,在临床上可以采用预防性抗血小板凝聚或预防性血管形成术进行治疗,降低血管痉挛的程度与风险[12]。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年龄、动脉瘤大小、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采取预防性抗血小板凝聚或预防性血管形成术等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预后。

表1 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预防性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