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纤维瘤病Ⅱ型伴颈内动脉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19-05-21 02:57齐景林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听神经脑膜瘤家族史

石 珍,齐景林

[作者单位]255300山东淄博,解放军第九六○医院淄博院区医学影像科(石珍,齐景林)

神经纤维瘤病(NF)是起源于施万细胞,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1916年Harvey Cushin首次报道,198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其分为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和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2)[1]。 NF-1 常见,占神经纤维瘤病90%以上,NF-2少见。近年来,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已证实位于第2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NF-2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是NF-2发生的基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NF-2约50%~60%为体细胞嵌合体重高频新生突变导致[2],病理主要特征为外胚层结构和神经组织过度增生、肿瘤形成,伴中胚层过度增生。NF-2并发颈内动脉瘤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并分析NF-2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临床表现为双侧听力下降,间歇性头晕来诊,无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阴性,无家族史,体表无奶油咖啡斑及皮下结节。采用西门子NOVUS 1.5T超导磁共振仪成像示:双侧桥小脑角区见大小约1.0 cm×1.0 cm等T1、 短 T2信号灶(图 1a、1b),边界清楚,中脑、小脑、脑干无受压,脑室系统无扩大,左额部见0.5 cm×0.8 cm等T1、等T2信号,注射Gd-DTPA增强扫描后,双侧桥小脑角区病灶不均匀强化(图1c),左额部脑膜瘤明显强化(图1d),并见“脑膜尾征”。MRI平扫及MRA示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图1e,1f)。

图1 患者MRI影像资料

2 讨论

NF-2因肿瘤生长缓慢,患者逐渐适应,可仅有头晕及步态不稳,一般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NF-2可有双侧或单侧听力下降,多数没有皮肤色素斑和虹膜改变,临床症状轻微,不易早期发现。

NF-2 发病率约 1/60 000[3],多合并脑膜瘤和(或)神经源性肿瘤,合并脑膜瘤和动脉瘤者十分罕见。该例患者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呈T1、T2WI流空信号,MRA见大小约1.5 cm×1.8 cm类圆形高信号,向颈内动脉壁外突出,与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相连。动脉瘤小时或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后容易漏诊或误诊,需要仔细观察,以免只注重发现NF-2及伴发的脑膜瘤、神经源性肿瘤,忽视动脉瘤征象,前者一般不至于致命,而动脉瘤一旦破裂很易导致死亡,行MRA进一步检查更容易发现颅内动脉瘤,及时处理,或可挽救生命。NF-2诊断基于家族史、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3]。

目前,对NF-2的诊断主要依据1987年NIH会议上确定的临床诊断标准[3-5]。 (1)CT 或 MRI显示双侧听神经瘤;(2)有NF-2家族史(一级亲属有NF-2患者),患单侧听神经瘤;(3)有NF-2家族史,患者至少有以下病变中的两种:神经纤维瘤、脑膜瘤、胶质瘤、神经鞘瘤、青少年后包囊下白内障。上述标准符合1项,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像检查即可明确诊断[7]。该例符合第一条,患双侧听神经瘤;同时符合第3条,有神经纤维瘤和脑膜瘤,符合NF-2诊断标准。

文献报道,NF-2双侧听神经瘤伴多发或单发脑(脊)膜瘤、神经纤维瘤最常见[5,6],合并脑膜瘤者占50.0%,合并神经纤维瘤 27.8%,合并脑膜瘤及神经纤维瘤者占16.6%,少数合并皮肤色素斑或合并皮下结节。听神经瘤双侧对称或不对称,MRI表现为听神经增粗,桥小脑角区均匀或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楚,病灶大者小脑脑干可受压变形,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脑膜瘤,常多发,可发生于脑外或脑室内,MRI呈等或略长T1、等或略长T2信号,明显强化,脑外者可见“脑膜尾征”;神经源性肿瘤,MRI表现为等长T1、长T2信号灶,病灶小者可呈小米粒状,大者脑及脊髓可受压变形移位,一般无囊变及坏死,于椎管内外生长者可呈哑铃状,明显强化。增强扫描较MRI平扫对病灶显示更佳[7]。听神经瘤、伴发的神经源性肿瘤小时可呈短T2信号。

桥小脑角区肿瘤常见的有单纯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及三叉神经鞘瘤。单纯听神经瘤一般为单侧,无家族史及伴发脑膜瘤、神经纤维瘤;脑膜瘤呈等T1、等或略长T2信号,与脑膜关系密切;胆脂瘤呈长T1、长T2信号,蔓延生长,有见缝就钻的特性,实质部分无强化;三叉神经肿瘤临床有三叉神经痛等症状,常跨越中后颅凹生长;脑内伴发的多发性病灶要与转移瘤鉴别,后者大多有原发肿瘤病史,小肿瘤大水肿是其特点,病灶多呈不规则环状强化,结合临床和病史可做出鉴别。血栓化的动脉瘤要与脑膜瘤、皮样囊肿及非典型表现表皮样囊肿鉴别。

总之,MRI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无骨伪影,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能清晰显示NF-2及伴发病灶的大小、形态及信号改变,脑MRA可很好地发现伴发的动脉瘤,大大提高了NF-2的病灶发现率及诊断正确率。MR检查是诊断NF-2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5,6,8],若怀疑 NF-2 时,应行常规 MRI平扫、增强扫描及MRA,可为NF-2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可靠的影像依据。

猜你喜欢
听神经脑膜瘤家族史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患了听神经瘤该怎么办?
磁共振在听神经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听力下降、耳鸣原来是患了听神经瘤
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听神经瘤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澳大利亚初级保健家族史筛查问卷的研发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