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2019-05-27 14:19孔令宇
戏剧之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鳟鱼艺术特征

孔令宇

【摘 要】19世纪著名的德奥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创作的《鳟鱼》意境深邃、旋律优美,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艺术歌曲。本文从其艺术特征入手,结合本人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及演唱进行分析,使读者深刻理解本曲的艺术特点从而能演唱好这首歌曲。

【关键词】鳟鱼;艺术特征;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0-0070-01

一、词曲作者及歌曲创作

弗朗兹·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t) 是德奥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从小跟随他的父亲接触音乐并学习小提琴,11岁时进入寄宿学校,13岁时创作了第一首作品,在15岁创作了序曲,在16岁完成了第一部交响乐,20岁的舒伯特就写下了這首《鳟鱼》。在他31年的生命中共创作了1000多首音乐作品,在西方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本曲歌词取材于德国诗人舒巴特的一首诗《鳟鱼》,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及对政府欺压民众的讽刺。1817年舒伯特将这首诗谱曲成艺术歌曲,表达他对当权统治的无奈与厌恶。

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形式一般为通体歌、分节歌、变化分节歌,他创作的这首《鳟鱼》是变化分节歌。所谓变化分节歌是在分节歌的基础上,根据歌词情感的变化来改变音乐的调性、织体、速度等歌曲形式,在这种鲜明对比下完成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

二、《鳟鱼》的艺术特征

舒伯特的歌曲在曲式结构特征上是一首再现单二部曲式的作品。全曲主调为降D大调,共分为两段。它的前奏一共六个小节,第一段是由五句组成的,每一句共四个小节,旋律基本以均匀的八分音符为主,多次运用副属和弦离调模糊调式调性。在三句新材料的发展后,完全再现了第一段的c、c1句,尾声又终止于降D大调的主和弦,尾声与前奏相呼应,让作品给人一种亲切感与归属感。

在这首歌曲中,作者用相近的旋律描述明快、焦虑、激动、惋惜、不安等错综复杂的音乐情绪,通过叙述不同的故事情节使我们感受艺术歌曲的戏剧性。这首歌曲旋律有始至终节奏相对比较稳定,把第一乐句的典型节奏贯穿整首歌曲, 用六连音的伴奏音型将整个作品表现得生动活泼。首先作品的开始是由两个八分音符、一个十六分休止符的六连音相结合的旋律音型开始的,通过这种伴奏音型表现出歌曲刚开始轻松的环境气氛,在清澈河水中蹲鱼活泼的游动,同时也烘托了作者自由的思想感情。当进行到第三段渔夫出现时, 歌曲的旋律突然变为紧凑而扣人心弦的旋律,音乐旋律形象生动地把渔夫钓鳟鱼的整个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

三、演唱分析与处理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虽运用美声唱法,但由于歌词为抒情诗,需要演唱者运用大量的半声、轻声和在高声区上渐弱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情感。第一乐段也就是此曲的第一个音,是八分音符闭口音“In”,德文直译是“在”,应唱得短促而轻巧,唱这个字的时候歌唱者要将位置集中,气息均匀,德语的发音讲究清晰,要求我们将这个闭口音能够稍稍打开,演唱出松弛高位置的音色。第八小节中的“helle”,德文直译是“明亮”的意思,在表达上要突出,声音要立体,我们要提前理解德语单词的意思,不能将单词拆分开,更不能在换气时受旋律及音高的影响,唱出连贯性又要有活泼的情绪,尽量做到“声断气不断”。第九、十小节中的“froher”,德文直译是“欢快的”意思,其中的 h 不发音,而且要注意有一个r的德语的小舌颤音,放松小舌的同时利用气流冲击小舌头使其振动。第十小节的“Eil”发音为[ai],是一个大口元音,要注意演唱清晰度。第一乐段的第三句出现了一个减五度音程,要注意音程演唱的准确性。

第二段的间奏同前奏旋律一样,但后面整个第二段都是通过较弱的音量表现出作者心里的忧虑。第一句的第一个音“Ein”[ai],我们在演唱时要唱出情绪,唱成弱音的同时控制气息,防止出现漏气的现象。第二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也就是单词wand中的[d]在词尾的时候应该发相应的清辅音[t]的发音,演唱时口腔打开,注意元音[a]要唱得饱满。第四句里“Angel”的发音需要注意,舌后根轻抵上颚,气息冲击用鼻腔发音。第五乐句是第四乐句的再现表达,体现出递进的层次感,前一句轻巧活泼,再现时相对连贯。注意第四句第一个音“so”要强调出来,发音时下颚放松,上颚积极抬起,歌唱的位置要高。

第三乐段是本曲的最高潮部分,第一句开始在唱中音区,在情感处理上要表现出无奈的情绪,我们要注意气息平稳,在头腔中寻找高位置。第二乐句的感情是第一句延续,“die”是定冠词要弱唱。“lang”德文直译是“长的”意思,把音乐处理成渐强。第三句前两小节是同音高用叙事的语气处理即可,演唱的时候把八个音处理成顿音,感情表达得逐渐急促。在这句结束的地方有一个十六分休止,稍作停顿后紧接进入“und”,由于这个词是连接词,唱的时候可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将充足的气息运用到细腻的情感处理上,音量控制成弱音量,这样表达出来的音乐具有感染力。第五句的小字二组的“f”是这一句的最强音,要处理得从弱到强,在这之后的八分休止再稍作停顿。最后一句以轻音结尾。在这时一定要注意歌曲演唱完之后伴奏还没有结束,要保持歌唱的状态与情感,随着伴奏的演奏感受对鳟鱼的同情之情直至全曲结束。

参考文献:

[1]蒋英编.舒伯特歌曲选[M].邓映易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郭晨曦.试论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功能[J].音乐生活,2007.

[3]藏学军.解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J].学术期刊,2009.

[4]王印泉.如何理解舒伯特的歌曲《鳟鱼》[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8(2).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鳟鱼艺术特征
年年有“鱼”
闽南山区养殖鳟鱼的技术要点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聪明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