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及货架期预测研究进展

2019-06-04 02:55冯晓涵庄柯瑾朱振宇毛颖异满朝新赵艳荣姜毓君
食品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乳粉储藏货架

冯晓涵,庄柯瑾,田 芳,朱振宇,徐 昕,毛颖异,满朝新,张 微,赵艳荣,*,姜毓君,*

(1.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2.雅培营养品上海研发中心,上海 200233)

据统计,2010年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额为511亿 元,2016年增长到1 224亿 元,7 年复合增长率为13.3%[1]。自我国开放二胎政策以来,新生儿出生率不断增长,据国家卫生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生儿数量比2015年增长11.5%[2],因此国内婴幼儿配方粉销量依然有望提升。与此同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营养配方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断加强监管力度,继2010年修订婴幼儿配方食品相关标准后近期再次启动修订,并出台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于营养配方食品营养成分复杂、含量要求精细,一些轻微的调整都会引起产品营养和品质变化[3-4],并且其在长期储藏过程中易受环境因素、包装材料及产品本身影响而降低产品营养价值及感官品质,由此引发研究者对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的关注以及对货架期预测的研究。

1 常见营养配方食品的种类及配方特点

1.1 婴幼儿配方乳粉

母乳是婴幼儿最佳营养来源[5]。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儿科学院建议,婴儿出生后,前6~12 个月应由母乳喂养[6-7]。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婴儿得不到全面母乳喂养,婴幼儿配方乳粉可以作为没有母乳或得不到全面母乳喂养婴儿的营养来源[8]。根据我国法规,婴幼儿配方乳粉可划分为婴儿配方乳粉(1段,0~6 月龄)、较大婴儿配方乳粉(2段,6~12 月龄)、幼儿配方乳粉(3段,12~36 月龄)[9-10]。

表1 国内外部分品牌婴儿配方乳粉中每100 kJ能量含有的主要可选择性成分及添加量Table1 Levels of major optional ingredients per 100 kJ energy in selected brands of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s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及营养物质添加必须严格按照GB 10765ü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执行。表1比较了国内外部分品牌婴儿配方乳粉中主要可选择性成分的添加情况及其添加量。除添加GB 10765ü2010中的可选择性成分外,叶黄素和核苷酸也是许多品牌厂商的青睐添加营养成分。OPO、乳铁蛋白、酪蛋白磷酸肽等营养物质因其对婴儿生长发育的特殊作用,也被添加到部分配方乳粉中[11-12]。

1.2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分为适用于0~12 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1 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是针对患有特殊紊乱、疾病或医疗状况等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营养需求而设计制成的粉状或液态配方食品。常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包括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母乳营养补充剂、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婴儿配方、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等[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主要分为全营养、特定全营养以及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其中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满足个体营养需求的单一营养来源。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则适用于患有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人群[14]。

2 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现状

2.1 稳定性研究条件

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是考察产品质量在特定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下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变化,从而为产品营养素含量的设计、储藏条件的规定、包装材料选择和货架期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试行)》,长期实验温度应为产品的推荐储藏温度,储藏时间不短于产品保质期。加速实验要求婴幼儿配方粉储藏温度不低于40 ℃,相对湿度不低于75%;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固态和液态产品推荐储藏温度分别为37 ℃和30 ℃,推荐相对湿度为75%和65%。表2总结了部分国内外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情况,不同研究者在温度的选择上略有不同,长期实验温度一般选择20~25 ℃,这是由于此温度范围是商品的通常储存温度范围,加速实验温度通常选择37~45 ℃。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开始考察温度的波动对稳定性的影响,并探寻稳定性实验的温度临界点。超高温瞬时灭菌乳样品储藏在10~30、20~40、30~50 ℃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成速率普遍分别比各温度范围平均温度(20、30、40 ℃)快,因此认为对温度波动的研究更能体现产品在储藏运输时的真实变化且加以控制[36]。另外,探寻稳定性实验的温度临界点也尤为重要。液态乳在储藏温度高于40 ℃时,蛋白质交联反应途径和低温时不同[37];婴幼儿配方乳粉在较高的温度(70 ℃)下蛋白质降解会明显增加,其反应产物与25 ℃下反应产物也差异较大[20]。因此,很难据此推断低温时营养配方食品发生的变化。

表2 国内外部分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概况Table2 A summary of recent studies evaluating the stability of nutrition formula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2.2 稳定性研究考察指标及影响因素

营养配方食品因其成分复杂,加工过程或配方有微小差异都可能会对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造成显著影响[38]。并且在货架期内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氧气等)易影响诱发或加速理化反应,从而引起其营养成分、感官品质、物理化学性状发生改变[39]。

2.2.1 化学指标

2.2.1.1 脂肪氧化

脂肪氧化是营养配方食品储藏期间的主要变化之一。脂肪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初级氧化产物(脂质过氧化物),而后进一步氧化降解生成挥发性及非挥发性醛、酮、酸等小分子物质,对产品风味造成不利影响[40]。

影响脂肪氧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外界因素(温度、湿度、氧气等环境因素)和内在因素(产品形式、脂肪酸含量及结构、抗氧化剂的种类等)[41-42]。Romeu-Nadal等[15]研究婴儿配方粉在25 ℃和37 ℃下的氧化稳定性,温度升高增加了脂肪的流动性,使内部脂肪向外表面迁移[43],从而加速了脂肪氧化。温度过高(>55 ℃)时,氧气的溶解度降低,氧化反应的速度增加趋势不明显,同时高温也会使美拉德反应占据主导地位,其反应产物的抗氧化作用也可降低脂肪氧化的速度[20]。对比强化n-3和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证实了强化不饱和脂肪酸会降低产品氧化稳定性,且含量越高,产品稳定性越差[15],脂肪酸的不饱和度越高,氧化反应速率越快[44]。此外,aw也是影响脂肪氧化的重要因素[45]。aw低于0.11时,粉状营养配方食品处于过干燥状态,脂肪颗粒暴露出来,更易发生氧化反应[46]。

研究者多用PV来评价初级氧化产物的生成,由于脂质过氧化物不稳定,氧化反应的继续进行会消耗部分初级氧化产物[40];因此,需要继续考察次级氧化产物的变化情况。丙二醛可作为非挥发性次级氧化产物的评价指标,但丙二醛只适用于双键个数大于等于3的脂肪酸氧化产物的评价[47],且丙二醛只是低分子质量终产物的一种,还可能与其他物质反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挥发性次级氧化产物如己醛(n-3脂肪酸降解主要产物)、丙醛(n-6脂肪酸降解主要产物)等因与感官性状相关受到更多关注[48]。婴幼儿配方粉储藏过程中己醛含量的增加幅度较大,因此其可作为反映产品氧化味道的指标[38]。游离脂肪酸含量、自由基含量、酸值等也被研究者用于评价脂肪氧化反应的程度[15,17,29]。

2.2.1.2 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是氨基和羰基的反应,婴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高,是一种很好的美拉德反应体系[49]。美拉德反应主要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 个阶段,早期反应始于赖氨酸ε-氨基基团与还原糖的羰基结合生成席夫碱,再经重排生成Amadori产物[50],Amadori产物水解后会形成呋喃素[21],其可作为灵敏的美拉德反应程度指示物。随着温度升高及储藏时间的延长,呋喃素含量基本呈线性增加,且蛋白质含量更丰富的样品中呋喃素的生成量更多[20]。中期反应中,Amadori产物在酸性条件下进一步分解,经脱水作用生成产物5-羟甲基糠醛(hydroxymethyl furfural,HMF),是美拉德中期反应典型产物,其与褐变反应关系密切,可用5-HMF生成量及生成速度来监测美拉德反应程度[51]。晚期反应中,脱水、裂解、环化及聚合反应继续进行,生成挥发性产物、类黑精等物质。颜色是评价营养配方食品品质变化直观指标之一[5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在多种AGEs中以羧甲基赖氨酸(carboxymethyllysine,CML)和羧乙基赖氨酸(carboxyethyllysine,CEL)较为常见和稳定[53]。Aalaei等[54]研究发现,粉状产品在常温下储藏200 d后,CML含量明显升高,温度相同时,储藏在相对湿度53%时样品中CML含量比在相对湿度33%时高9.8~10.0 倍。Cheng Hong等[20]研究储藏在25、40、55、70 ℃时样品中AGEs生成情况,认为在温度达到70 ℃时会明显增加蛋白质的降解,并且与常温储藏时AGEs的生成趋势不同。就目前研究来看,早期产物变化趋势是否会随着晚期糖基化产物的出现而发生改变还暂无定论,美拉德反应不同阶段反应产物及其生成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美拉德反应降低了产品品质并影响其色泽,其反应速率受反应底物种类、温度、pH值、水分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报道,储藏3 个月后的乳糖水解牛奶(乳糖质量分数<0.01%)中2-甲基正丁醛(典型美拉德反应挥发性产物)含量显著低于传统牛奶(乳糖质量分数5%),说明乳糖水解可降低产品储藏过程中美拉德反应程度[55]。Pizzoferrato等[56]还发现配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越高,赖氨酸(美拉德反应主要底物)的损失率也越高。此外,美拉德反应在中等aw(0.5~0.8)及中等水分含量时,褐变反应速率最大,其还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生,且有温度依赖性[57]。

2.2.1.3 维生素降解

营养配方食品中维生素种类丰富,其含量会随储藏时间延长和温度的上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58]。研究者将包装开启后的婴儿配方乳粉在25、37、45 ℃下存放30 d,发现温度对VC的降解影响显著,降解率分别达到9.96%、17.14%、19.08%[27]。Chávez-Servín等[30]也证实婴儿配方乳粉在40 ℃下储藏18 个月后VA含量下降27.5%,VE含量下降23.1%。樊垚[26]发现25 ℃下婴儿配方粉中VD稳定性较好,损失率较低,但在50 ℃下存放5 个月,其VD损失率高达40%。还有研究者发现婴儿配方乳粉在室温下储藏24 个月后VB1含量保持稳定,而VB2损失率为17.87%[59]。

液态营养配方食品在储藏过程中维生素含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付莉[60]将液态婴儿配方乳在24~26 ℃下储藏6 个月,发现产品中VA、VC损失最大,其下降率分别为22.20%和30.25%,而VD、VE、VB1、VB2损失较小,损失率分别为5.00%、8.00%、9.40%、7.02%。此结果与王磊等[61]的报道中维生素下降趋势一致。

光照对维生素降解的影响不可忽视,特别是光敏性维生素,光照条件下样品中VC的降解速率要显著高于避光条件[62]。研究发现光照是导致VD降解的主要因素[24],因此对营养配方食品包装材料阻光性的要求非常必要。除上述两种主要影响因素外,营养配方食品中其他营养物质也会影响维生素储藏稳定性。脂肪含量较高的产品中VA的降解速率较慢[25];由于DHA消耗残氧的能力高于VC,因此含有DHA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储藏期间VC具有更高的稳定性[27]。

2.2.2 物理指标

营养配方食品储藏期间物理性状的变化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乳糖一般以非结晶态存在于乳粉中,储存温度升高会影响粉末基质内的水分迁移率,使水分含量有所上升,水分在封闭系统中的迁移是可逆的,即使水分含量略有增加,水仍然有很强的塑化作用,能显著降低Tg,加速乳粉玻璃化转变的发生[63]。乳糖转变成结晶态后可改变粉状营养配方食品微观结构,产生结块,还能导致游离脂肪含量增加,并发生风味恶化、非酶褐变等。Tham等[63]发现当aw大于0.428时可引起玻璃化转变。还有研究发现相对湿度为0%时,未发现乳糖结晶产生,大部分脂肪完好地被包裹在乳粉颗粒中,而当相对湿度为54.4%时,乳糖结晶严重,大量脂肪游离到颗粒表面,进而加速了脂肪氧化[64]。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是否水解也可影响乳糖结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使水的吸附量增加,可延缓婴儿配方食品中乳糖结晶的发生。Kelly等[65]分析25 ℃下的水分吸附发现,与含有水解乳清蛋白的样品相比,含有完整乳清蛋白的样品在较低的相对湿度下出现乳糖结晶。

配方乳粉的流动性、结块程度和配方液态乳的黏度、颗粒大小、脂肪上浮、蛋白质沉淀等在长期储藏期间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66]。虽然这些指标的变化在乳粉及牛奶中都有所报道,但是,目前在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中对上述指标的考察还比较少。物理性状的改变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及其是否会使产品稳定性丧失而达到货架期终点还值得研究。

2.2.3 感官指标

理化反应发生的同时,感官指标一定程度上也会发生变化,如脂肪氧化产物会使产品产生氧化味、腐臭味等;蛋白质分解产生苦味肽,会导致产品苦味的增加[67]。这些变化可直接被消费者感知,从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甚至决定产品货架期。感官评价是研究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的必要手段,通常从外观、气味、滋味等方面来进行分析。Richards等[68]选用18 种不同的感官特性来评价液态乳储藏过程中感官指标(香气、滋味、外观、口感和余味)的变化,发现鲜奶香气强度、蒸煮味、不新鲜的异味等特性与产品新鲜度的相关性较好。Romeu-Nadal等[15]通过评价脂肪酸含量不同的两种婴儿配方乳粉储藏期间风味的变化,发现样品在储藏15 个月后风味皆发生显著变化。由于感官评价需要专业的评价人员、专用的品评室,评价过程中还需专业的培训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69];因此在不具备感官评价条件的实验室,电子鼻、电子舌等分析仪器近年来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2.2.4 目前研究及未来趋势

从表2所示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在以往的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中,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研究要远多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液态婴幼儿配方奶。近年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体制逐渐成熟、监管力度加强、需求量增大,且液态婴儿配方奶逐渐进入国内市场[70],因此,上述两类产品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此外,对包装开启后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稳定性研究已有一定基础,而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开罐后稳定性研究的报道较少。与运输储藏相比,营养配方食品在开启食用过程中更容易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致使其营养品质下降[48];所以通过开启包装模拟消费者食用过程从而探究产品稳定性及营养素变化情况极具现实意义。

另外,研究者多考察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而湿度、光照、包装材料等对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相对不多,而这些因素或多因素的稳定性评价应成为温度外的重要研究方向。同时,虽然研究者对营养配方食品储藏过程中脂肪氧化、美拉德反应、维生素变化较为关注,但是由于营养配方食品在储藏期间可能发生多种变化,反应速度及进程对产品质量都很重要,在营养配方食品这个复杂的体系中也相互影响,然而研究者对它的了解依然有限,应挖掘更深层次的相互作用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而更全面地了解营养配方食品储藏稳定性。

3 包装材料对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

作为营养配方食品的包装材料,除保证材料本身的安全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阻隔性,以避免/降低外界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对产品在保质期内的影响。不同包装材料的阻隔性不同,环境对包装内的产品在储藏过程中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图1为常见的营养配方食品的包装材料。

图1 营养配方食品主要包装材料Fig.1 Typical packagings for nutrition formula

3.1 粉状营养配方食品

3.1.1 马口铁罐

马口铁罐(图1A)是营养配方食品最常用的金属包装材料。马口铁为镀锡薄钢板,属于非渗透性包装材料,根据药典中非渗透性材料的定义[71],其对气体及溶剂的通过有永久性屏障;因此可以完全阻隔氧气、水分和光的渗入,具有极佳的阻隔性和综合防护性能。虽然马口铁罐机械强度高、阻隔性好、易于储存和运输,但生产及运输成本较高[72]。

3.1.2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由两层或两层以上基材复合而成,其基材包括纸、塑料、金属和金属薄膜。它结合了多种材料的优点,从而使包材的阻隔性、安全性较高,能够达到营养配方食品包装要求,保持产品品质并且降低成本[73]。主要分为复合塑料罐、易乐罐、复合软包装等。

图1B所示为典型的复合塑料罐,其罐身通常由7 层材料复合而成,最为主要的3 层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lcohol copolymer,EVOH)/HDPE,其中EVOH可起到阻隔氧气的作用,其在25 ℃下透氧量仅为0.091 cm3/(m2g24 hg0.1 MPa)[74];但EVOH有亲水性和吸湿性,在相对湿度高于85%时其阻氧能力显著降低,因此需要与HDPE复合从而完成对水分的阻隔[75]。

营养配方食品所用的复合软包装袋通常由塑料和金属材料复合而成,图1C、D皆为复合软包装袋,图1C所示包装袋由外到内分别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铝、尼龙、聚乙烯(polyethylene,PE)。PE虽水分透过率低,但透气性好,因此需要与金属等材料复合[76]。铝可阻隔光和空气中的氧气及水分;尼龙除可起到部分阻隔作用,还可使包装袋有耐冲击性。图1D所示包装袋由PET/Al/PE组成,有研究显示此种复合材料的透氧量为0.1 cm3/(m2g24 hg0.1 MPa)、透湿量为0.97 g/(m2g24 h)[77-78],可为营养配方食品提供良好的保护。

马口铁罐包装因其包装的坚固性,通常可以提供24~36 个月的保质期,而复合材料则在阻氧阻湿性上较马口铁差,通常其提供的产品保质期为18~24 个月。包装在马口铁罐内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在储藏期间氧化稳定性较好[24],更有研究发现马口铁罐内配方粉比复合软包装袋内配方粉的VD稳定性高[26]。此外,Chauhan等[79]发现马口铁罐内产品在储藏期间的水分含量低于复合包装袋内产品水分含量,上述研究皆证实了相比其他包装,马口铁罐可为粉状营养配方食品提供更好的保护。因复合材料中包含半渗透性材料,且有研究显示复合材料阻隔性会随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升高而降低[80];因此,虽然复合材料对粉状营养配方食品的保护性比马口铁罐稍差,但仍然可保证产品保质期内的营养品质。

3.2 液态营养配方食品

目前,液态营养配方食品在国内推出较晚、市场占比较小。液态婴儿配方食品最常使用的包装材料为复合塑料瓶,其常用的复合材料结构为聚丙烯(polypropylene,PP)/EVOH/PP、PE/EVOH/PE等,图1E所示包装材料即为PP/EVOH/PP结构。正如3.1.2节所述,EVOH可为产品提供氧气屏障,与PP及PE复合可提高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76],但复合塑料瓶通常不能对光完全阻隔,通常商家会用外包装膜对瓶身进行覆盖来阻挡部分光的射入。在国外市场中,马口铁罐、利乐砖等包装材料也已用于幼儿及成人液态配方食品[81]。

包装材料的高阻隔性有利于营养配方食品长期储藏过程中品质的保持,但有研究显示,由于高温会增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材料聚合度下降,用于包装牛奶的纸铝塑复合膜会随温度的上升,其氧气的透过量增加[82]。关于牛奶常用的包装材料对其储藏稳定性的影响已有一定研究基础,至于目前常用的液态配方食品包装材料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还需继续研究,其他包装材料是否有优势来替代或改进现有包装材料,从而为液态配方食品提供更好的保护也值得探究。

4 货架期预测

以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为基础进行货架期预测,可保障消费者食用时产品营养素稳定及感官品质良好。货架期预测要依据产品特点不同、储藏环境差异及影响产品劣化的主要因素而使用合适的方法。

4.1 货架期预测方法

目前,货架期加速实验(accelerated shelf-life testing,ASLT)法已广泛应用到食品货架期预测中。ASLT应用化学动力学方法将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进行量化,通过改变产品一个或多个储藏条件,加速产品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质的变化,从而在较短时间内模拟产品长期储藏发生的变化,预测其货架期[83-84]。已有研究者用ASLT法成功预测婴儿配方乳粉货架期,证实了ASLT法预测结果的准确性[62]。但有两个方面依然值得关注,一是温度的设置不宜过高,较高的温度会使营养配方食品中营养素作用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很难准确预测正常储藏温度下的货架期[20,40];二是影响产品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应选择可对货架期预测起关键作用的质量指标来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

4.2 货架期预测模型

营养配方食品品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物理、化学、感官指标上,不同指标的衰变都符合一定级数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可根据主要质量指标的测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反应级数及反应速率,再利用Arrhenius方程预测产品货架期。赵春燕[62]用Arrhenius方程成功建立了基于VC降解和HMF生成的货架期预测模型。Lai等[85]在加速储藏条件下将氧气消耗反应动力学和Arrhenius方程结合,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证实可用氧气浓度来监测婴儿配方羊乳粉的氧化并用于货架期预测。另外,Arrhenius方程还可与其他模型结合进行货架期预测[84]。Veerapandian[86]、Jha[87]等将Arrhenius方程与Q10模型结合,分别以pH值和HMF含量为指标建立了花生酱和喷雾干燥炼乳粉货架期预测模型,证实了此种方法的可行性。

温度和时间的相互作用对玻璃化转变曲线有显著影响,水分含量及相对湿度的升高会直接导致粉状产品发生玻璃化转变而影响产品稳定性[83]。吸湿等温(Guggenherm-Anderson-deBoer,GAB)模型与粉状产品吸湿等温线拟合度较好,可考察包装材料、温度、水分含量、相对湿度等因素对产品的影响[88]。Yu Huaning等[89]已使用GAB模型成功预测初乳清粉货架期。从原理上来看,将GAB模型用于预测粉状营养配方食品货架期是非常值得尝试的。

5 结 语

随着营养配方食品行业的发展,其产品种类逐渐增多,因其配方及适用人群的特殊性,必须保证营养配方食品在储藏期间的营养性及安全性,并保持其感官品质优良。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是优化产品配方、设定产品储藏条件、选择包装材料的理论基础,充分考虑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从而深度研究其稳定性,可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并为货架期的预测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为我国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原则的制定提供参考。应建立科学的货架期预测方法,选择适合营养配方食品货架期的预测模型,不断深入、细化预测模型使其更接近实际,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营养配方食品货架期。这些对于保证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维护品牌信誉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乳粉储藏货架
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新疆伊犁马乳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无人货架,真的凉了?
邵国胜:实现从“书架”到“货架”的跨越
投资无人货架适合吗?
胡萝卜冬季储藏注意事项
桃如何储藏
便于储藏的美味
电化学阻抗法预测油脂货架期
乳粉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