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9-06-11 11:56付聪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1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美术教学培养

付聪

【摘  要】学校教育中审美教育是其任务之一,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通过审美能力的提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可以采取欣赏课、工艺课来进行美术教学,也可以运用榜样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升其审美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

【关键词】美术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拥有审美情操。美术教师应拓宽自身教学视野,使美术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将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要创新课程实施的途径,让美术文化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美术意识、增强学生美术艺术能力等。

1.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在学生时代,学生身心开始成熟,在这一时期,学生拥有最佳的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以及丰富细腻的情感,对于艺术充满着好奇,有着更加广泛的兴趣,初步建立世界观,能力发展接近成人水平。长久以来,美术教育都被作为技能性培养教育,美术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单纯的学习绘画和一些手工技巧,从而忽视了美术对学生深层次的教育作用,和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培养创造能力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会尽量的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可以使用普通的树叶,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将树叶想象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像是蝴蝶、小船等,让学生感知美,了解美。通过学生想象不同,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存在,从而认识和了解不同情绪情感,在艺术形象的创作上也会不同。使学生形成和发展美的观念,使学生知道作品的准确含义,让学生感知美、创造美,意识到美具有广泛性。新课程改革表明,要重视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相关经验。学生知识的储备情况,以及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感知。

2.应用欣赏课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美术欣赏课中应用大量地、优秀艺术作品,不仅会使学生的鉴赏水平得到提高,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美术意识,使其在审美思想上有准确认识,使其拥有审美情趣是健康的,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其在美术上更具表现力和创造力。对美术作品用肉眼进行观赏时,会出现审美的感觉,反映出作品的外在艺术形式和作品的内在意义。从作品背后的意义来看,主要是作品创作者与欣赏者在心理进行对话匹配的过程。对于美术鉴赏的结果来说,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一些艺术上的美术作品,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意识,擅长用眼光去发现人类生存的环境、学习的文化、面临的生活,从而将学生的美术知识和审美意识提升。美术鉴赏课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例如,欣赏课中让学生对齐白石的《十里蛙声出山泉》进行欣赏,使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并对其创作的形式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自身所体会到的内容进行表达,表达出对于作品的感受,渐渐的会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出作品的意义,在作品中获得齐白石的造境感受,体会到小蝌蚪在水中游动,以及有生命存在的感受。此外可以从作品的色彩方面进行感受,从齐白石作品学生已具情感来探索齐白石先生的情感:首先要发现色彩,然后提炼出色彩的意义,最后获得其生活中的意义,以这样的形式进行推进,对齐白石艺术作品的感受将更加深入,对其艺术人生境界有所感悟。也可以通过作品的构图语言或是作品的意境表达做到关联性、整体性的欣赏感知。使学生通过感觉、联想、知觉以及想象能对作品做出判断。在学生认识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仔细的介绍作品的创作形式、布局、色彩、笔法、等内容,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作品,并在审美方面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形象思维有一定发展,加强学生的美术创新精神和美术动手能力;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美术欣赏是美术教育其中的一种手段,雕铸学生灵魂,全面发展学生人格。

3.应用工艺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工艺课能够培养学生制作技能,使学生在造型艺术上的想象力得到发展,学生可以将自身的想法和审美融入到手工作品当中。例如,在教学装饰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各种材料进行运用,制作出一幅画。学生的可能用到的材料有纸、布、毛线、绿豆或是大米进行粘贴。学生创作出属于他们个人的画作,其中包含着他们的审美观念。这样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也锻炼了其美术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美术技能的掌握。学生在手工制作中通过构思、构图、定稿、制作等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协调以及动手能力,使其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加强其美术素养。

4.运用身边的榜样培养學生的审美能力

可以利用学生的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榜样作品。教师在学生所完成的美术作业中挑取比较好的作品,在课上向学生们进行展示,可以让学生通过作品的立意、材料选用、版画设计、笔画、色彩搭配等方面做出自己的意见。在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引导学生找到作品中优点,也可以找出作品中的不足,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绘画能力以及优点和缺陷,从而改进自身绘画能力,将审美水平提高。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可以采用欣赏课、工艺课以及榜样教育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宏.优化美术鉴赏教学的三个关键词.上海教育科研,2014(10)

【2】陈艺瑞,陶旭泉.美术鉴赏教育存在问题及教学策略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8)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美术教学培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