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双版纳感受泼水

2019-06-14 09:08祁玉江
延安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泼水佛寺西双版纳

祁玉江,陕西子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十月》《中国作家》《散文选刊》等。著有散文集《我的陕北》《故土难离》《守望圣土》等。荣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柳青文学奖。

一到云南西双版纳,热情好客的向导鄢师傅就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起这里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来。他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边陲,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113万,边界线长达966公里,下辖景洪一个县级市和勐海、勐腊两个县。属热带雨林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青。境内,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盛产香蕉、菠萝、柚子、桂圆、荔枝、芒果、椰子、木瓜、山竹等;橡胶、茶叶和槟榔等经济林也较为富集;原始森林中时有野象、野牛、羚羊、懒猴、虎豹出没。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旖旎,旅游业十分发达。自治州首府景洪市,经济繁荣,发源于青海玉树杂多县的澜沧江穿境而过,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后,注入中国南海,滋养了这片史诗般的土地,造福于两岸人民……

说实话,就鄢师傅介绍的這些情况,对我来讲并不陌生。因为早在十多年前,我就来过版纳。而且知道,“西双”是“12”的意思;“版纳”是指比县小一些的行政区域。“西双版纳”就是意为十二个行政区域。古代傣语称“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是啊,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地之一。并且我还懂得当地傣族人的一些日常用语。比如,他们称男青年为“毛哆哩”、女青年为“哨哆哩”;统称小孩为小卜哨,男孩为“小龙仔”、女孩为“小龙鹰”;称年纪大的男人为“老波涛”,称年纪大的女人为“老咪涛”。女人姓“玉”,男人姓岩(ai),贵族姓刀,等等。然而,引起我极大兴趣的倒不是这些,而是傣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泼水”。

据史料记载:傣族,即“傣泰”民族,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泰国和老挝的主体民族。最早起源于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距今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史上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广泛分布于泰国、老挝、缅甸、印度、越南、柬埔寨、中国等多个国家,总人口约6800万。傣族在中国历史上,先后被称为“哀牢”、“掸”、“乌蛮”、“白蛮”、“白衣”、“金齿”、“黑齿”、“白夷”、“僰夷”、“摆夷”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泰国)王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傣泰统称为“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泰分别命名。在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称为“泰”,在老挝被称为“佬”,在缅甸被称为“掸”,在印度被称为“阿萨姆”,在中国被称为“傣”。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有大泰、兰纳、暹罗三大方言及若干个次方言;文字也有暹罗体、澜沧体、兰纳体等七种字体,均由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

与此同时,我还了解到,傣族十分信奉佛教。数百年前,小乘佛教由印度传到斯里兰卡,再传到东南亚一些国家,最后传入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即南传佛教),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这里佛寺建筑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边还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所,成为世人心目中的圣殿;佛教建筑艺术也成为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在鄢师傅的导引下,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位于景洪市郊区的勐泐大佛寺参观。因为这里不仅经常有佛事活动,更重要的还建有泼水娱乐场所。

鄢师傅说,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族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景飘佛寺”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的。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节日,傣王就要亲临寺院,举行大型法会,以此纪念爱妃,同时也弘扬佛法。“景飘佛寺”始建于明代,是南传佛教象征十二版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版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从鄢师傅那里,我还了解到,西双版纳傣族几乎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僧侣主要分为“帕”(沙弥能士)、“都”(比丘)、“祜巴”(长老或都统长老)三个等级。傣族男孩,到了8至10岁,都要被父母送到佛寺去过僧侣生活。他们在那里念佛经、学识字,一般1至5年后还俗回家。届时不愿还俗的,先做预备“帕”,傣语称“科勇”;预备“帕”学会规定必学的几套佛经后,请好师父,选择良辰吉日,削发为僧,始称“帕”;当“帕”年纪达到20岁时,佛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本人仍不愿还俗,经申请并经中心佛寺主持长老同意,可晋升为“都”;当“都”年满30岁,本人愿终生为僧,且佛学造诣已很深,经申请并通过西双版纳总佛寺等同意,可晋升为高僧“祜”。

至于泼水节(即浴佛节),那原本是傣族的新年,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也是西双版纳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阳历4月13日至16日)举行。泼水节也是傣族的春节。

有关泼水节的来历,说法很多。但传说最多的是: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出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经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是啊,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正因为如此,每逢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相互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人手里抖落着明亮晶莹的水珠,更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相互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在泼水节期间,除了泼水外,还夹杂着开展“浴佛”、赶摆(做摆)、赛龙舟、跳孔雀舞、“丢包”(爱情包)、放高升和孔明灯等其它娱乐活动,使泼水节的内容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由此我想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时刻惦记着西双版纳傣族等少数民族。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段美好的佳话:1961年4月中旬,他老人家相约缅甸时任总理吴努一起来到景洪,会见并与西双版纳各族人民一起联欢傣族新年。在参加完一系列有关活动后,于傣历新年正式泼水的4月15日早晨,周总理陪同吴努总理来到曼听寨佛寺,举行了泼水前宗教礼仪活动。总理穿着一身傣族服饰,头上扎着水红色的绸巾,完全像一位慈祥的傣族老波涛。之后,他笑容满面地端着银碗,用凤凰树的一枝绿叶蘸了蘸水,向周围的人群轻轻地泼洒着雨点般的水珠;群众也以同样的方式用枝叶蘸水向總理洒水祝福!就在这时,吴努总理从寺门走了出来,周总理兴致正高,眼疾手快地从身边一位傣族干部手中接过水盆,向吴努总理泼去。吴总理哈哈大笑,在水花中连声喊到:“胞波、胞波(即同胞兄弟)……”深知泼水礼仪的吴努总理,便顺手接过一小盆水,也向周总理泼去。顿时,大盆大盆的激情泼水取代了小碗小碗的斯文洒水,曼听佛寺门前一下子变成了水花飞扬、欢呼荡漾的海洋……为了纪念这美好的一瞬,之后,景洪市委、市政府将穿着傣族服装、手拿银碗泼水的周总理雕像安放在市中心的广场。这个动人的故事已经过去50多年了,可现在看上去仍是那么亲切,那么鼓舞人心,犹如昨天一般!

当我们来到勐泐大佛寺时,这里早已人山人海了。穿着傣族华丽服装的各地游客,静静地等待着泼水娱乐活动的开始。现在,泼水节不仅仅在傣族新年进行,而且已经变成了一个旅游娱乐项目。因为西双版纳四季如春,气温适中,可以说天天可以泼水。这里不少旅游景区都建有泼水场所,以满足广大游客参与、体验需求。我们也在泼水点周边小店买了几套傣族服装,换在身上,走在人群中,等待着泼水娱乐活动开启的那一刻的到来。

勐泐大佛寺的泼水点,设在寺庙下方的广场上,偌大的一个水池,约有一尺多深,水池中央建有莲花似的锥型小佛塔。佛塔上下几周镶有若干个金黄色的小佛像,在阳光的照射和池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熠熠生辉。这里泼水娱乐时间分上午11时和下午4时。游客们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和小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焦躁不安,跃跃欲试,平常短暂的几分钟、甚至仅仅是一分钟,对他们来说竟然显得那么漫长!

下午4时终于到了。随着服务人员的一声令下,广大游客拿着小脸盆,纷纷涌入水中。这简直不是真正泼水节的泼水——那是象征性的,也很是文明、礼貌。而此时的泼水完全为的是娱乐,为的是洒脱,为的是释怀,是那样狂热、粗野!开始时,大伙还显得较为文雅,只是同伴之间相互泼洒一下,对陌生游客并不敢贸然行事,放肆地去泼。可是,玩着玩着,一个个都兴奋起来、狂热起来。由小泼到大泼,由大泼到整个往对方身上头上乱泼乱倒。更重要的是,相互并不认识的游客包括男女之间、大小之间也互相对泼起来。似乎相互不泼洒,就显得不友好、不热闹、不过瘾!而且谁都可以给谁泼,彼此间并不见外,也不责怪,好像这样倒显得特别亲切和友好;如果没有人给自己泼,反倒显得很不自在,甚至显得很是尴尬!真是的,这简直是一场体力和意志的较量。有单对单泼的,有双对双泼的;有一个泼一群的,有几个泼一个的;有男对男、女对女泼的;也有大人与小孩泼的;更有男对女、女对男,男女混合泼的。直泼得昏天黑地,直泼得水雾缭绕,直泼得气喘吁吁,直泼得腰酸腿困,直泼得笑声连天……总之,恨不得把所有的水倾洒在对方头上。泼够了,玩够了,方才偃旗息鼓,渐渐散去。其结果,个个都成了落汤鸡……直到换了衣服,离开泼水点,走出佛寺,脑海中仍然是那热烈欢快的泼水场面,仿佛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所有的污垢,涤荡得干干净净,满身满心地轻松和愉快,久久地沉浸在这无比欢乐的幸福之中……

猜你喜欢
泼水佛寺西双版纳
泼水成冰,“冻”感十足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古交千佛寺戏曲碑刻浅论
泰警方呼吁民众理性泼水
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佛寺山水楹联
泼水咯
泼水狂欢
YUNNAN
西双版纳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