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运法 造化心源

2019-06-23 13:45马振声
中华书画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书画艺术山水画书画

马振声

中华汉字起源于象形,故有书画同源一说。我们的祖先发明造纸,创造了毛笔和墨,成就了中国书法、绘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自晋唐以来,书画兼善者比比皆是,尤其文人画的勃兴,将中国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吴昌硕写过这样一联诗句:“诗文书画有真诣,贵能深造求其通”,黄宾虹曾说“吾尝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画”,李苦禅提出“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他们都不同角度讲到书与画,诗与画的相互作用,正是他们在会通之际,开创了书画艺术的一代新风。

中国画的意象美是具有不息的生命力,一旦悟得理法便可在造物与意念之间自由驰骋,开创与人不同的天地。白振奇对缶翁、宾翁的见解多有心会,求其通变,循环往复,躬行不辍,或许这正是他获得成功原因之一吧。20世纪80年代初,白振奇已在全国书坛初露头角。然而,那时他只是以特有的颖悟与刻苦的摹习掌握了唐人的法度,真正能以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貌写心,还是他认识到“书之为艺而进乎道”之后。中国书法艺术发端于实用.而成立于写心,写心的功能使书法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而成为所谓的抽象形式“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艺术。书法虽不模拟物象,但笔势结字的阴阳虚实,多样统一,无疑也是在渲泄造化的奥秘,势必渗入书家的感情色彩,体现其审美理想。书法虽有别于诗歌,却一样“情动于言,取会风骚之意”,虽不同于绘画,却一样“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因而成为一种举世瞩目的高级艺术。我欣赏白振奇的书法,首先在于他认识上的不同时流,他对书法的理解,由“法”而“理”,由“藝”而“道”,由“造化”而“心源”,不但广蓄了心田的源头活水,而且遍览古碑法帖,在广取博收,法古不泥古,以道观艺,以理运法,造化心源融为一体,致力达性情,见品格,返回自然的境界,形成了个人书法风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白振奇在绘画上着意山水。他的山水画经历实景描绘,重积染,近年来重抒情,用笔重墨略色,求自然中造境。他的画不傍门户,不趋时尚,独出己意,他的笔墨扎实,画面元气充足,无论画立壁干仞,大漠落照,还是严凝雪山,或叠嶂流泉都是信笔挥扫,于有意无意之间,读画吟诗赏字,多有遐思妙趣,使其作品文化档次略胜一筹,难能可贵。我以为标志着白振奇山水画的腾飞是他深刻明了“书为心画”之后,初步找到了适合本身的绘画语言。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在艺术上的求索,确实把握了传统艺术中相通的真谛,并且在相关艺术的贯通中看到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审美认知与艺术观念。他正值艺术创作的盛年,在书画艺术上心态超然,我由衷的为他高兴,并祝愿他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猜你喜欢
书画艺术山水画书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李小宁 书画艺术
郭群书画艺术
关于出版第四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会刊的通知
小小书画廓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书画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