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开放式写作教学研究

2019-07-08 06:47费琪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常春藤开放式阅读教学

费琪

在所有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写作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加之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大比重,更有“得作文者得天下”的说法。写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反映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意识的有机表现形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实施开放式写作教学,充实作文教学内容,创新作文教学方式,让作文教学更具吸引力,更加行之有效,帮助學生在高中阶段奠定坚实的写作基础。

一、教学与思维双管齐下

1.教学要进行开放式创新

当前,很多教师认为好作文的标准是语言优美、巧用修辞、引用名言等,造成了当前的语文课堂集中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大家摘抄名言警句,熟悉优美句子,引用古典诗词,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华而不实,缺少深刻的思想内容的支撑。有的学生甚至为引用而引用,看似高深,实则“牛头不对马嘴”,不知所云。作文空洞化是很值得警惕的一个现象,只有形式而没有思想内涵的作文就是一个花架子。教师应该把实用性和创新性作为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发挥所长,写作技巧要灵活应变。

以作文开头为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经典片段的改写训练,如有学生对《滕王阁序》的改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很早以前就会背诵的千古佳句,滕王阁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其有‘江西第一楼之誉……”学生改写得清新自然,不落俗套。

2.培养开放式语言思维

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以自己的思想为标杆给学生讲解作文,为了让学生得到高分,教师给出了作文的“数学公式”,让大家套用,比如最“经典”的开头模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的选择。而我的选择的是……”从而引出自己的作文主题,千篇一律,严重陷入了思维定式,学生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和写作的个性。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思维方法导入,个性化与创新意识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教师要倡导自由与个性的写作方向,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个性。这样才够真正地为学生写作注入新的能量。

以最近高考作文题目为例: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广场舞、中华美食、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解读作文题目的用意,让他们就中国的变化谈谈自己对中国的认识,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厉害了,我自己眼中的中国”。

3.挖掘生活素材,为我所用

高中作文的写作要注重素材的质量,不能老生常谈,也不能过于精简,要对自己的写作内容进行审查,对使用的素材进行甄别,判断是否符合立意要求?是否符合写作要求?还要力求新颖,突出主题思想。思维也可以发散,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尤其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身边的可以为自己所用的各类生活资源,如家乡的饮食文化、老屋的变迁、外婆的一方灶台、屋前的一棵老树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所见却又非常容易忽略的事物,我们挖掘出这些素材,进行提炼、浓缩、再加工,融入到我们的作文写作中去,写出“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章来。

二、学生与阅读共同重视

1.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教学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应多主动走近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地去了解学生喜欢的作文话题,以便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打造高效作文课堂。高中作文教学的课堂应是活跃的、有创造力的课堂,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着更高更突出的要求。

教师可以开展情景式的教学,比如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教师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给大家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大家自己展开思考,在深入感悟这些人的性格特征之后,抒发内心的真情独白。

再比如结合近期热播的电影《奇迹男孩》,在学生观影之后普遍有话可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正视自己的不完美”“站在角落里的人,不等于失去了一切”“有时眼见并非为实,每件事都有两种解释”等话题。通过课堂交流和讨论,学生的思维逐渐被打开,并不断走向深入,再请学生以“××创造奇迹”为话题进行写作,相信学生不仅有话可写,也必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来。

2.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

在开放式的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是指学生在梳理文章和体会情感时,将文章中精美的语句、丰富的情感进行充分的挖掘,并能够以此为鉴进行模拟写作,进而逐渐地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语言,以此来提升写作能力。这不仅仅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感悟能力。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开放式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阅读方式,自由地进行知识、情感的挖掘,自由地运用。例如同一篇文章可分为细读、略读、跳读,也可以进行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比如在学习《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时,教师在补充写作背景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例如:《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这个题目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能不能改为《老贝尔曼的常春藤叶》?作者是如何将这位因患肺炎而奄奄一息的穷学生看到常春藤叶时的情感表现出来的?老贝尔曼可能是怀着怎样的情感画这片长春藤叶的?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的探讨,学生的注意力不仅高度集中了起来,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课后教师再补充欧·亨利的其他作品,来进一步强化“欧·亨利式”的写作方法。

开放式的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积极、开放的阅读环境下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也可以积累写作技巧,激发写作灵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懂文章,才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的写作思考、方向确定和情感表达。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的训练,自然是事半而功倍的。

总之,写作是语文的灵魂,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不应有固定的思维、固定的形式,写作应是自由、个性的表达,需要的是学生对生活的个性化理解、真实情感的表达以及对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高中作文教学应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习惯,发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丰富、深化学生的阅读,加强思想方面的涵养,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215222)

猜你喜欢
常春藤开放式阅读教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常春藤口服液中4种皂苷
常春藤繁育技术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