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是解决“择班热”问题的关键

2019-07-08 04:00李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策略

李源

摘   要 “择班热”虽没有“择校热”这样的关注度,但也在悄然升温。“择班热”背后是家长对优质资源的期盼,要为“择班热”降温,关键在于班级的均衡调配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均衡调配策略需要学校做到:学科强弱均衡、教师个性均衡、管理风格均衡、学生基础均衡。为“择班热”降温最根本的是要促进教师发展,其途径有:充分利用校本培训、基地培训发展教师业务水平;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拓展教师视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我所用。教师发展了,名师多了,家长也不需要选择了。

关键词 均衡发展  择班热  策略

“择校热”一直高温不下,社会的关注度也比较高,每年五六月份的期末都是不少家长关注的焦点。而“择班热”尽管没有择校这样的关注度,但也在开学前悄悄升温、发酵。尽管学校按上级规定不能开设所谓的“实验班”“重点班”,但择班仍然成为热点,其背后是家长对优质资源的期盼,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教师发展的不均衡、学校分班的不透明等问题。如何让班级配师更加均衡,同时让没有择班的学生享受到均衡的教师资源,这是学校须思考的问题。

一、均衡调配策略

学校在分班时建立公平公正的分班制度,按制度分班,杜绝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要遵循一定的分配原则,考虑到学科平衡、教师个性、管理风格、学生基础等因素,尽可能让班级之间趋于均衡。

1.学科强弱均衡

教师在学科上的强弱无非是教师专业发展优劣问题,亦或是大家所追求的名师。学科教学好、名声在外的教师更受家长的欢迎,其原因在于教师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过好的教学竞赛成绩或专业荣誉,亦或是教学更易受学生欢迎、教学质量好。学校在配班时如果将这样的教师集中在一起,这样的班级必将是家长争抢的对象,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配班时学校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教师发展情况根据教师专业强弱来分配,这样可以保持总体的均衡,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2.教师个性均衡

教师的个性不同在教学与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管理策略等都是不同的,这直接造成了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的优劣。有的教师个性教强,对学生要求严格,学生对教师有敬畏感,在学习上不敢有半点懈怠,班级管理上较为稳定,教学质量往往就好,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方式与教学风格。而有的教师个性随和,与学生易于交流,深受学生喜爱,这样的教师往往需要与强势型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配班才能发挥最佳效能。因此,学校在配班时要考虑到教师的个性要与其他任课教师达到平衡,同时要考虑班主任的管理风格与班风,做到强弱互补。

3.管理风格均衡

一个班的班风积极向上还是消极被动与班主任的管理风格息息相关。强势型班主任对学生要求严格,这样的班级往往中规中矩,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但这样的学生在班级往往比较压抑,这就需要任课老师比较随和,能与学生交流谈心,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有重要作用。放任型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比较宽松,这就需要较为严格的任课教师来辅助参与教学与管理,稳定班级更好地发展。对民主型班主任而言,学生在班级里有教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方面也相对比较自觉,但在配班时仍不能随意组合,强弱互补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民主型班主任依靠的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这样的班主任是最受学生与家长欢迎的。

4.学生基础均衡

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与家庭,其个性特点、教育背景、文化基础等都存在着不平衡,有的还存在较大的差异,班级之间要做到完全的平衡也是不现实的。但学校在配班时仍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男女生比例、文化基础等,这样才能做到班级之间的相对平衡,否则就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实验班、重点班。班级基础的相对平衡,对于今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管理、教学水平及合作效应,易于评价教师的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

二、教师发展策略

家长择班的背后其实就是择师,为孩子选个好老师是家长择班的最终目的。教师调配均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班级师资配备方面更加趋于均衡,但这终归不是解决教育公平的唯一方法,其背后是社会对优秀教师的期盼。因此,学校要积极改善自身的教育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配置体系,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良好发展的根本路径。

1.充分利用校本培训、基地培训发展教师业务水平

校本培训的开展具有机动灵活、针对性强等特点,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更具有实效性。不少学校针对教师需要开展了师德培训、安全教育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内容,还可以将不同的行政事务组转化成不同的学习或研究共同体开展培训活动,如课题研究培训,年级组、备课组、学科组为团体的主题研讨培训,这种培训充分利用教师的团体优势,借助共同的研究与学习目标,一起解决面对的问题,更容易调动教师参与研究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校本培训中要注重师徒的传帮带作用,可以是学科方面,也可以是班主任方面,给新任或新进教师物色有责任心的师傅,这样可以手把手地给予具体指导,同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集团化办学与基地培训让城乡学校联合在一起“抱团取暖”,让存在不同差异的学校教师集合在了一起共同研究教学,共谋自身发展。学校要充分利用这样的培训形式,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师资短板与教师实际需求,制定教师需要的培训制度与培训内容,加强过程管理与考核,切实让培训成为发展教师的助推器。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优势,根据教师优势设定培训主题,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2.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拓展教师视野

校本培训、基地培训对于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教师要真正拓展视角、开阔视野仍需要向专家学习,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进来”即根据学校实际与教师需要聘请相关专家讲学或给予具体的教学实践指导,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不出校门就可以享受到高端的培训,并与专家近距离接触。“走出去”的方式,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点与培训内容,这样的培训方式往往将不同地域、各具优势的专家、教师集中在一起,可以获取更多的优秀做法与前沿动态,同时也让教师们放松身心,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我所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让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让教育之路变得更加宽广。教师要促进自身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失为一条重要的路径。

(1)备课:博采众长,修炼技能

不同的教师对教材有不同的的理解,也同时限制了教师的思维。利用备课组集体的智慧能让差异缩小,可寻求多样路径,这就需要教师上网搜索自己需要的素材。建议教师先自行备课,再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到相关学科网站搜集相关资料。备课、作业布置都可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优化取舍,从而完善备课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技能。

(2)网络研修:向优秀教师与专家学习

校本培训可根据实际情况搜集相关优秀教师、专家的视频资料,以备课组、教研组集体教研的方式共同观课议课。这种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地域等限制,利用空闲时间就可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观看,其方式方便快捷,既能实现向一线优秀教师学习,又能向具备高深理论的专家学习。

教师配备均衡让班级之间、教师之间趋于平衡,让学生获得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享受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避免因优秀师资的过度集中而造成家长择班的过度集中,这种做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为“择班热”降温,但解决“择班热”的根据途径还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因此让更多的教师优秀起来才是王道。

参考文献

[1] 张松祥.“择班热”持续升温的缘由及整治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2).

[2] 刘妍.“择班热”的教育反思与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8(09).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初探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