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中药配方颗粒湿敷治疗婴儿面部湿疹60例临床观察

2019-07-10 05:5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湿疹皮质激素皮损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广东 广州 510000

婴儿面部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性,多发性疾病,是以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为发病基础,病原菌感染或定植为诱发或加重因素之一[1]。湿疹的主观感受是阵发性剧烈瘙痒,且反复发作,常使患儿哭闹不安和长期睡眠不良,皮质类固醇类软膏虽能很快控制症状, 但停药后易复发, 长期使用又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给患儿和家长带来很大烦恼,故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婴儿面部湿疹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面部湿疹患儿12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双号为对照组,单号为治疗组。治疗组60例,男婴 33例,女婴27 例;年龄35 d至2岁,平均年龄(12.25±3.32)个月;病程3d至6个月,平均病程(1.02±0.85)个月。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8d至2岁,平均年龄(12.46±3.25)个月;病程4d至5.5个月,平均病程(1.12±0.91)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2]关于婴儿面部湿疹的诊断:皮损主要表现为以面颊、 额部、 眉间和头部等处红斑、鳞屑、糜烂、渗出为主,可见黄色脂溢性痂皮。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家长自愿接受对患儿的治疗和观察;②年龄>1个月,≤2周岁,不分性别;③没有G6PD缺乏症;④未同时患有其他皮肤疾病;⑤无药物过敏史,且最近2周内未服用过糖皮质激素,H1受体拮抗剂及抗生素类药物,近1周内未外用过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类制剂。排除标准: ①不能按时复诊的患儿;②对使用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③家长自动终止用药,未能完成疗程的患儿;④治疗期间有合并使用其它药物的患儿。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早晚先用20 ℃左右温水湿敷后,涂搽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83557)薄涂患处,轻揉片刻利于药物吸收。连续应用,不超过 7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一方制药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基本配方:苦参1包(6 g),黄柏1包(6 g),黄芩1包(10 g),大黄1包(6 g),蒲公英1包(10 g),紫草1包(6 g),金银花1包(10 g),艾叶1包(10 g)。上药加开水1000 mL 溶化,分2份,1份/次,待水温降至20 ℃左右,用柔软毛巾湿敷局部,5 min/次,2 次/d,连续应用,不超过 7 d。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对所有有效的患儿进行1个月的随访,观察复发率。痊愈:1周内皮损基本消退,无明显瘙痒感;显效:皮损面积<33%,瘙痒感轻度(偶尔摩擦或搔抓面部,但不引起患儿哭闹不安);有效:皮损面积仍有33%~66%,瘙痒感中度(患儿哭闹不安,但不影响睡眠);无效:皮损面积>66%,瘙痒感重度(影响患儿睡眠)。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2例未按时复诊,对照组2例合并使用其他药品及1例未按时复诊均给予剔除处理。最终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6例,对照组复发15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婴儿湿疹属于中医“奶癣”“胎敛疮”的范畴,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儿常常饮食过度加之禀赋不耐,使得脾胃运化失职,滋生湿热,致使婴儿湿疹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金黄色葡菌球菌感染作为诱发或加重湿疹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国外报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与湿疹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轻度湿疹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3%,中度和重度湿疹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几乎为100%[3]。弓娟琴等[4]研究发现湿疹皮损部位细菌的阳性检出率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皮损部位,细菌的定植量与皮损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本文所组之方据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中苦参、大黄、黄芩、黄柏、蒲公英和紫草均具有抗真菌和细菌的作用,且部分兼有抗炎,抗过敏及免疫抑制的作用[5-6];金银花可清热解毒,对多种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7];艾叶苦辛温,含有挥发油,其挥发油有抗过敏的作用,煎剂对多种致病菌及真菌有抑制作用[6]。表明中药的抑菌作用及其它多样化的作用途径对湿疹的治疗有明显优势。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是一种中低效且不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副反应的危险性小,较适合婴幼儿的使用,但长期使用也同样会出现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8],故一般疗程不超过7 d。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疗效确切,联合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婴儿面部湿疹能提高总有效率,且复发率低,临床配合使用能明显减少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抗组胺类药物的使用量。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优质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取,浓缩,制粒而成的系列产品,不需煎煮,保存时间长,易于冲调,使用方便,易接受程度高。

综上所述,联合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更好,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很好地保持了中药饮片复方的功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湿疹皮质激素皮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儿童湿疹治疗和护理方法早知道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和TLR7/9通路表达的研究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