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督调神针法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30例临床观察

2019-07-10 05:5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失语症针法针刺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广东 汕头 515031

脑卒中后失语症是由于脑卒中损伤大脑语言中枢,导致语言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理解、表达语言结构及意义。脑卒中后失语症主要表现为听理解障碍、言语表达障碍,影响患者与他人正常沟通、交流[1]。Schuell语言训练是言语治疗常用方法,通过反复语言刺激,兴奋语言中枢,重建语言符号系统,恢复语言表达能力[2]。脑卒中后失语症属于中医“舌喑”“语言謇涩”范畴,病因在痰、瘀、虚,肝肾阴虚,虚火内生,炼津化液成痰,瘀阻脑络,闭阻舌窍,致失语。针刺是失语症治疗的重要方法,通督调神针法可调节督脉,通髓达脑、疏通脑络。本研究以我院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通督调神针法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8~77岁,平均(62.54±6.29)岁;病程1~7个月,平均(3.49±0.91)个月;脑出血21例,脑梗死9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7~78岁,平均(62.37±6.42)岁;病程1~6个月,平均(3.26±0.84)个月;脑出血22例,脑梗死8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病程、年龄、脑卒中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纳入标准:符合《神经病学》中相关诊断标准[3],诊断为脑梗死、脑出血,失语商<93.8分,经颅脑CT、MRI检查确诊;存在失语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听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功能障碍;精神异常。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以Schuell语言训练[4],“一对一”训练,运动性失语主要进行阅读、表达训练,命名性失语主要进行文字称呼、口头训练,感觉性失语主要进行复述、理解训练,完全性失语主要进行听、理解训练,并辅以其他训练,30 min/次,5次/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督调神针法,选择0.35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62270970),取穴:风府、人中、百会、神庭、哑门。人中向上斜刺0.3寸,风府进针,向下透刺哑门,神庭进针平刺向百会0.5寸,百会进针沿皮下平刺1寸,以局部出现酸麻、肿胀感为度,10 min行针1次,1 min/次,捻转200次/min。进针得气,留针30 min,6次/周。两组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①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定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语言功能[5],包括听语理解、口语表达、阅读能力,评分越高,语言功能越强。②采用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评估对比两组语言沟通能力[6],包括命名、回答问题、复述等,评分越高,语言沟通能力越强。③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价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抑郁、焦虑情况[7-8],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抑郁、焦虑越严重。④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9]:痊愈:语言功能正常,失语症分级升高3级;显效:失语症分级升高2级;有效:失语症分级升高1级;无效:未达到上述疗效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语言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听语理解、口语表达、阅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听语理解、口语表达、阅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 两组CFCP评分 治疗前两组CFC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FCP评分均升高,观察组CFCP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1 两组语言功能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较对照组66.67%高(P<0.05)。见表4。

表2 两组CFCP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卒中为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易造成脑组织损伤,遗留后遗症。言语功能主要受一侧大脑半球支配,优势半球Broca区损伤可能导致言语功能受损,影响患者正常交流、表达,而语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暴躁、抑郁等情绪,反过来抑制语言表达[10]。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恢复是动态的持续过程,自然恢复较慢。故需通过多种方式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治疗,促进其语言功能恢复。

Schuell语言训练是促进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常用方法,通过反复的语言活动,刺激患者听觉,经听觉通路传入语言中枢,刺激语言中枢,激活语言中枢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纤维生长,有利于语言中枢结构性修复,重建语言符号系统,结合构音活动进行语言表达[11]。Schuell语言训练可增强患者听能力、阅读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恢复患者语言功能、再组织能力[12]。有研究[13]认为,Schuell语言训练形式单一,患者易疲劳,影响训练效果。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失语属“舌喑”“语言謇涩”范畴,病位在脑,病机为肝肾阴虚,虚火内生,炼津化液成痰,痰瘀阻络,蒙蔽清窍,神明失主,闭阻舌窍,致舌强不语。督脉上行属脑,督脉空虚,不能荣脑,则眩晕健忘、头昏头重。通督调神针法遵循“病位在脑,首取督脉”原则,可疏通脑络、通髓达脑。针刺风府可通关开窍、散风熄风,针刺百会可升阳举陷、醒脑开窍,针刺人中可开窍醒神,针刺神庭可清头散风,针刺哑门可收引阳气,助舌活动。现代研究发现,运动性语言中枢在体表投影于顶颞前斜线分布区,针刺头部穴位可改善大脑皮层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脑组织修复[14]。刘兢等[15]研究发现,针刺百会八阵穴可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改善患者口语表达、阅读能力、听语理解。本研究显示,治疗后对照组听语理解、口语表达、阅读能力评分、CFCP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表明通督调神针法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能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增强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通督调神针法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可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失语症针法针刺
失语症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清明的雨
失语症常用评价方法及其信效度概况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