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9-07-11 00:59何振华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世界观事物道德

何振华

一、以科学的世界观作为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总纲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并按其固有规律发展的。而小学数学教学以建立“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的观点”为目标,不仅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有益,而且对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也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从纵向看:数、形、计算、空间概念等几条脉络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从横向看: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加、减、乘、除等的内在联系更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在研究教材时,要有意识地以联系的观点去吃透教材、体会知识的相关性、系统性。

我们在实践中的体会是:如果每一节课去寻找一个可以渗透的角度,那么,其渗透效果就显得支离破碎。不如让学生在数学的汪洋大海中,首先对科学的“联系观”有集中的、强烈的感受,教师再有意识地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

二、培养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主线

教育学家潘菽教授曾说:“因为小学数学教学是从接触常量开始,使学生通过符合逻辑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去掌握概念和进行判断和推理。以后逐渐更多地涉及变量关系,学习时就必须从事物的发展、运动、变化进行全面观察,通过符合辩证逻辑的思维过程,发现数学的本质,逐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谓辯证逻辑,即是关于辩证思维及其规律的逻辑科学,它是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极其重要、极其必要的一个方面。这不仅因为辩证法、认识论、辩证逻辑三者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维的方法上我们应以科学的辩证法去指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即突出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比较与概括能力、抽象与具体化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中是贯穿始终的,是条主线。

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综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联系起来。

例如:“数的构成”,学习数字8,从比7多1,比6多2,比5多3……的角度来认识,反过来应让学生知道7和1组成8,这就是在最简单的分析综合中认识数字之间的联系,并为学生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

比较与概括:比较是确定被比较的事物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概括是在被比较的事物中找出其共同点,并把它们结合起来。

比如:我在教学生“两位数、多位数乘除法”时,每节课都是在与前边的课比较的基础之上找到知识的衔接点,突出区别点,总结出法则的相似处,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概括出新的法则。

抽象与具体化:科学的思维过程,就是对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认识过程。数学本身就是抽象的科学,从数的概念的建立到公式的推导无一不是抽象的,而数学的应用则又是具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极鲜明的。

三、注意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品德教育的意义

品德即道德品质,它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三部分组成,这几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可以渗透的,而且可以做到有机联系。

为了达到在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目的,要求教师一是要渗透得充分,二是要渗透得自然。

充分是指按照学生的程度不同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在这方面受到相应的教育,在讲授的内容、编例题时,尽量有这方面的意图在内。

自然是指不要牵强附会。首先,所使用的数字尽量要言之有据,起码不要离谱;也不要“发挥”得过多,切忌讲成形势课、政治课;其次不要力图在每个题目中都赋予这样的思想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数学教学对学生品德教育的渗透只是德育的一个方面,更根本、更应强化的是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先天的巨大优势,而且当人们把某些道德原则与科学世界观联系起来时,对于道德本质的了解才更为深刻,道德信念也更为坚定。

世界观是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成以各种知识、信念为基础,也制约着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信念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应把逐步帮助学生在掌握各种知识、信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作为根本中的根本。

猜你喜欢
世界观事物道德
跟踪导练(五)(2)
世界观(二)
道德
重读《夜读偶记》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单独中的洞见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小镇“序曲”
道德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