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信仰之德,增强中职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2019-07-11 03:07李稳元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信仰价值观

李稳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将信仰问题与民族希望、国家力量结合在一起,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于信仰问题的重视程度。立德树人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我们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的特有使命。那么什么德最大?精神支柱之德最大。什么德最重要?信仰之德最重要。所谓信仰,就是方向,是人一生赖以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是人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奉献,去追求,去努力实现的东西。归根到底信仰是指基于共同理想的信仰,即政治认同的理想信念。当前,中职学生的信仰状况,特别是他们的政治信仰、人生信仰,是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正视与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中职立德教育最紧迫、最根本的使命是立信仰之德,我们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以填补中职学校立信仰之德教育的真空。

另外,立德树人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从分析当前中职学生信仰现状及其原因出发,提出中职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对策,通过提高教师思想业务素质引领信仰教育,增强政治认同化解价值冲突,构建有效的信仰培育新模式,探讨了新的教育方法和思维,发挥思想政治教学在信仰教育中的主导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仰,增强中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认同。

一、中职学生信仰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多元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相互交融、相互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由对经济发展的关注转向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文化软实力中凸显的意识形态成为竞争的新焦点。这些对我国中职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价值观偏移,信仰认识模糊

在西方腐朽人生价值观的思潮诱惑下,不少学生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奋斗的目标,没有了远大的理想,对社会主义信仰认识模糊,甚至缺乏信仰。

(二)爱国奉献意识日益淡化

部分学生攀比享乐,不思进取,在自私唯我中逐渐迷失了正直理性的思考,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奉献主义等意识日益淡化。他们往往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集体的利益,见利忘义的可耻行为对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三)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缺乏

社会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滋生,新的“读书无用论”和“一切向钱看”等浪潮的冲击,使部分學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有前途”教育在“有钱图”的思想影响下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不信任感及至厌倦、反感,甚至抵触。对社会主义新时代无心了解,对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自信,缺乏认同感,出现了信仰危机。

二、影响中职生信仰的因素

(一)文化的多元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化。强调以自由、民主、法治为先的西方社会文化不断冲击中华和谐伦理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职学生处于社会转型期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不足使他们容易出现信仰认识的错误,形成实用主义的价值观,轻视信仰追求,习惯以个人利益优先的原则去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这与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集体主义原则是不一致的。如果缺少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种重物质利益,忽视理想信仰追求的状况,必然导致信仰的淡化乃至缺失。

(二)学校和家庭教育重智轻德

受现行教育的制约,在现实教育中,不少学校不注重国家和民族利益、社会责任、理想信念的植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不注重把感恩和奉献精神在学习生活当中潜移默化,短视功利,唯分数至上,导致太多的学生从小失去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常只关注孩子如何“成才”,忽视了“成人”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铁不成钢现象严重,从而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的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家庭教育目标的失误和偏离,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集体。一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胸无志向,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

(三)新闻媒体功利庸俗

媒体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也未能免受功利主义侵袭,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赢得观众,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某些媒体,对社会负面报道和明星绯闻进行炒作,对离奇生活方式大张旗鼓地渲染,一些新闻报道庸俗化、媚俗化,价值取向偏离,在社会和青少年之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极其严重,助长了学生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心理,使得青少年世界观和人生观偏离。不少学生只是梦想当明星、网红,不想当科学家苦守科研,不想当教师、警察默默奉献。

三、中职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对策

基于目前中职德育现实,不可否认存在着对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回避,“价值无根性”的德育已经导致了德育的失效。为此,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要让中职德育工作抓出实效,不拘泥于框框条条,不流于形式,应该在意识领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特别是引导他们对人生哲理、生活智慧、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有正确的认识。

(一)发挥教师作用,坚定政治信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信仰如何将直接关乎学生信仰教育的未来和发展。中职德育课教师是学校育人团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比其他教师更需要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德育课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以自己的力量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影响学生的灵魂,让马克思主义牢牢占据学生的意识形态主阵地。教师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是无法让学生去相信马克思主义,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因此,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增强政治认同,化解价值冲突

课程育人的价值应着眼于政治课程的育人使命,把握其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的独特价值,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职学生。唯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统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全部。增强价值认同是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的关键。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就要增强中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文化成果。在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中职学生只有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多维价值取向,化解社会转型中的价值冲突,帮助自身牢固树立正确政治信仰。

(三)构建信仰培育新模式

家庭、學校、政府和社会必须通力合作,建立科学有效的联动机制,采取全方位的有效手段,引导和帮助中职学生坚定正确的信仰。我们应当营造有利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科学信仰的氛围,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家庭、学校、政府和全社会四者相结合的现代信仰培育新模式。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积极导向作用,营造有益于树立正确信仰的舆论环境和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典型事例,进行榜样熏陶,探讨“热点”问题,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引导中职学生学习科学理论,真正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让中职学生在探讨、释疑中形成广泛的共识,确立起正确的信仰。

(四)拓展方法开启新思维

我们要与时俱进,拓展新方法,运用新方式,开启新思维。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使信息传播更为快捷,更易于被思想活跃的年轻人所接受。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大众传媒这一手段,努力发掘它的潜力,为中职学生的信仰教育开辟一片新天地。教师可以旗帜鲜明地宣扬中国影响和中国风采,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的重大变化,使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例如,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交通,推行“一带一路”…… 这些重大的变化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的飞速发展,播放《厉害了,我的国》《大国工匠》《超级工程》《感动中国》等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爱国意识。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场所,鼓励学生多参加有关时政社团,学校团组织、学生会要积极开展政治宣传与交流活动,多宣传先进典型,以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弘扬共产主义和无私奉献的美德,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情操。学校增加系统的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减少说教,增加时事讨论,针对学生关心、热切了解但又缺乏全面认识的热点、焦点问题组织讨论,通过帮助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实质及产生的原因,达成共识,对正面的好的现象加以弘扬,对反面事例则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看清主流,教育学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熟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时,也需要建立精神的家园;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更需要正确的信仰。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信仰观念,并把它放在思想教育的首要位置。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浩然正气去影响他们,用正确的思维理念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信仰,继而增强中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感。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信仰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 的学理探讨及价值意蕴
我的价值观
信仰
漫画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坚定政治信仰 夯实党的政治建设根基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及成因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