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黑龙江冰雪体育产业国际合作研究

2019-07-14 13:23宗克强张良祥刘宇鹏
运动 2019年1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黑龙江省倡议

宗克强,武 昊,张良祥,刘宇鹏,吴 巍

(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加速了我国同国外各国的经济交流合作,黑龙江作为冰雪资源大省,要坚持执行党中央习总书记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响应国家“三亿人参与冰雪”的号召,落实和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等生态文明改革举措,加快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使黑龙江地区蓝天更蓝、青山更绿、绿水更清,要抓住冬奥机遇,依靠“一带一路”平台,发挥黑龙江省冰雪资源的优势,全力打造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新引擎,构建创新开放型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提高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在全国冰雪产业中的竞技力,加快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进程。

1 “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国际合作发展优势

1.1 冰雪产业优势

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山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0%。黑龙江省冬长夏短,且冬季寒冷漫长,省内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冰雪文化底蕴深厚,冰雪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已经建有较齐全的冰雪运动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已经趋于建成一条比较完善的冰雪产业链。全国近一半的滑雪场设立在黑龙江省,滑雪场地实施比较完善,省内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雪上训练中心、全国最大的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齐齐哈尔市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冰球城市”,冰球项目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齐齐哈尔市“黑龙冰刀”有60多年的冰上体育器材生产史,现已组建了齐齐哈尔市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建成了世界首台套冰刀智能生产线;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冰雪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等有很深的积淀,对推动冰雪“冷经济”转变“热经济”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1.2 国际形势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带覆盖的各国依托着政治上的互信、地缘上的临近、经济上的互补等优势条件,为加强各国的经济之间的合作、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为目的。世界格局发展的最终趋势是朝向区域一体化发展,这对加速区域地区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全球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以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为依托点,探究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的国际合作途径。黑龙江冰雪产业链在国际冰雪产业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黑龙江省的冰雪经济结构以及冰雪经济类型,和其他冰雪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从冰雪资源的储备来看,我国同冰雪强国并没有多大差距,这就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契机。

冰雪装备主要包括冰刀、滑雪板、造雪机、索道等冰雪装备,目前国内最主要的冰雪装备企业是黑龙体育器材公司,生产的主要装备为速滑冰刀、滑雪板、护具、冰雪服装等冰雪基础系列产品,而所需的造雪机、索道等高级冰雪设备暂无研发。黑龙江省内的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相对较少,创新能力不足,缺少“名牌”,导致国内冰雪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进入国内市场的国外冰雪体育装备,也对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合作是冰雪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冰雪经济进步的一种表现,“一带一路”倡议伟大举措,为加强冰雪装备制造业国际合作创造了广阔的平台,对推动产业创新、产业发展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

1.3 政治优势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全国各地冰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对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的发展做了精准定位,寒地冰雪产业正式步入产业发展的黄金期,“三亿人参与冰雪”《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等政策文件的下达,为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为了响应国家推行冰雪的政策, 2018年11月12日下午,在外交部蓝厅开展了以“新时代的中国:黑龙江 走振兴新路 约世界同行”为主题的黑龙江推介会,强调了黑龙江省“三亿人参与冰雪”的核心区地位。同时,黑龙江省为了打造“冰雪之冠”省份,实现冰雪强省目标,在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颁发了《黑龙江省冰雪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2年)》。作为全国冰雪产业的龙头,黑龙江省将依靠政治发展优势,借助优势的冰雪产业基础,加大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高本省冰雪装备的国际竞争力。

1.4 经济优势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进行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目前,我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一带一路”倡议部署,为我国同国外经济合作、文化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仅次于美国。国内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的产业发展。

黑龙江省坚持按照“两山论”的思路,持续发展,坚持以提高质量,增强效率为目的,激发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内生发展,全面推动冰雪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冰雪产业格局进一步拓展,冰雪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冰雪旅游是黑龙江省经济的主要支撑,是黑龙江省经济振兴发展的主要动力,并逐步成为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而冰雪旅游更是作为黑龙江经济的主要支柱 。黑龙江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大力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对提高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会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2 “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人才短缺

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依托的是生产的创新发展,创新才可以增强竞争力。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都处于产业的低端,主要负责为其他企业做加工。目前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业产品款式相对老旧,在产品功能上同世界知名冰雪装备有很大差距,缺少竞争力,这些都是创新人才匮乏引起的。同时,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国家对冰雪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国内对冰雪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始终不能满足社会对冰雪人才的需求,许多冰雪场馆的教练员都是无证工作,这就加大了对冰雪项目的技术威胁,也提高了冰雪项目的危险系数,这些因素严重地降低了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2.2 黑龙江省冰雪品牌影响力较弱

产品的创新是产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而我国制造业创新人才相对较少,这就导致我国的产业创新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使得我国的冰雪装备制造业在许多关键技术上出现了空白,只能依靠进口来弥补,这就受到国外的极大限制,而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的创新人才、产品核心技术缺口更是严重 。黑龙体育器材公司是黑龙江省主要的冰雪装备制造产业,也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冰雪装备制造产业 ,但是产业影响力相对较低,产品制造始终处于中低端水平,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缺少自己的品牌特色和文化氛围,缺少市场开拓的能力,民众对国内冰雪装备的认同较低。2022年冬奥会,使得我国冰雪产业的关注度大增,冰雪产业的发也得到了极大推进,但是国内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无法满足人们对冰雪装备的需求。目前国内冰雪装备的高端市场被国外的冰雪装备所霸占,国产冰雪装备市场竞争力较弱,在我国装备市场上,不论是滑雪装备还是滑冰装备,国外品牌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国产冰雪装备市场存在感较低,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处于弱势地位,这成为阻碍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氛围不足

黑龙江省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从生产活动中积淀的冰雪文化传统由来已久,寒地环境造就了黑龙江地区根深蒂固的冰雪文化氛围。近几年国家重视发展冰雪文化,“赏冰乐雪”式的冰雪文化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冰雪运动的开展并不是很好,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始终不高。黑龙江省宣传冰雪体育文化的力度不够,大众对于冰雪运动的魅力了解较少,这就降低了民众的冰雪运动参与热情。

3 “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国际合方式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为我国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我国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国家加强了交通设施、贸易投资、区域一体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但是关于冰雪体育产业的合作还有所欠缺。

3.1 加强“冰雪体育+学校教学”合作模式,打造国际“冰雪大学城”

人才,是推动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内驱力,决定着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走向。对冰雪人才的培养需要“贯穿式”的培养方式,而目前我国的冰雪人才培养处于断层式的培养方式。学校,是人才孕育的摇篮,学校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养分,只有学校教育水平高,人才的质量才能够达到冰雪装备制造业创新的需求,《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要求我国要增强冰雪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目前黑龙江省已经有多所学校开设冰雪项目,但是师资水平相对较低,所培养的冰雪体育人才能力相对较弱。以黑龙江省为核心,打造欧美—中国—东南亚、非洲“冰雪大学城”,借助欧美冰雪强国的冰雪教育资源,完善我国的冰雪教育,借他山冰雪之石,润我国冰雪之玉。以我国冰雪教育为基点,向东南亚、非洲这些无冰雪国家辐射,补充这些国家的冰雪缺陷。

我国的冰雪产业缺少高端、先进的技术,而国外相关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优势,加强与国外学校的合作交流,借用互联网技术将国外教学引进学校,提高我国学校教育水平,改变冰雪体育产业创新人才短缺的困境。

3.2 加强“冰雪体育+冰雪科研”合作模式,打造国际型冰雪科研团队

科学技术是创新生产的第一驱动力,科研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将学校、科研机构的“智力”与冰雪体育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实现技术的创新发展;通过与发达国家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的沟通交流,将各种先进信息,包括最新科技动态、新技术研制和新产品生产过程,通过产学研结合,将信息汇总在一起,实现信息再组合,创新发展;欧美冰雪强国在冰雪科研方面已经形成完好的科研体系,以黑龙江省黑龙集团为核心与国外冰雪企业加强科研合作,“西为中用”,加强黑龙集团冰雪装备的科研创新能力,重振黑龙雄风,塑造国产冰雪装备新形象。

3.3 加强“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合作模式,打造冰雪体育文化新氛围

冰雪文化是从冰雪中产生创造的冰雪符号,推广冰雪的“世界通用语言”。冰雪文化的形式多样,如影视作品、小说等,今年来关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如《这就是灌篮!》《这就是街舞!》《超新星运动会》等一系列的体育影视作品,借助流量小生的影响力在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观众对相对应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关注程度。美国以冰雪为题材的动漫——《冰雪奇缘》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喜爱,其中的冰雪场景极大地吸引了观众,激起了观众对冰雪的向往。我国可以与“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带的国家加强冰雪文化的合作,创作出大量的优秀的冰雪题材的影视作品、动漫、小说等形式的冰雪文化产品,增强国际对中国冰雪的认可度,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冰雪,乐享冰雪,扩大冰雪市场,为中国冰雪体育产业打造传播温室。

3.4 加强“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合作

2017年黑龙江省与吉林市构建了白山黑水“旅游共同体”,借助冰雪资源,扩大冰雪旅游的路线和市场影响力,加强冰雪产业合作交流。冰雪项目有严格的地域要求,对气候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带的许多国家并没有冰雪资源条件,如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我国可以以黑龙江省冰雪为依托,加强与“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带中处于温热带的国家合作,开发冰雪旅游途径,引导更多的游客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提高市场对冰雪装备的市场需求,为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还要加强与冰雪强国的冰雪旅游合作,借鉴吸收他们已经成型的冰雪旅游模式,开拓我国冰雪旅游模式,增强我国冰雪旅游产业的国际影响力,进而为加快我国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 。

4 “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国际合作路径

4.1 加强人才培养合作,增强冰雪体育人才创新能力

抓住阻碍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人才培养合作,打造冰雪体育产业高端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黑龙江省冰雪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合作。建立“一带一路”倡议冰雪人才培养国际合作联盟,借助冰雪运动强国的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对冰雪体育产业人才进行培养。联盟成员彼此合作,加强冰雪交流,宣传本国文化,增进国家交流,探讨冰雪合作新方向。

4.2 开拓互联网合作途径,打造冰雪网络共享平台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消除了信息传播在空间、地域的限制。现在的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各国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黑龙江省冰雪装备产业可以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支持,通过互联网共享国外冰雪运动的教程,分享冰雪影视作品等,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提高黑龙江省冰雪的知名度,更好地学习冰雪强国优秀的冰雪经验。

4.3 大力推广冰雪运动,扩大冰雪装备消费市场

创新冰雪人才培养机制,设立激励机制,加强冰雪教育,加大力度推广冰雪,扩大冰雪市场。第一,加速冰雪运动项目进校园,广泛培养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完善冰雪项目的“贯穿化”培养模式。第二,加强冰雪赛事推广,以赛事促推广,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赛事,提高群众参与度,扩大冰雪影响力及覆盖面。第三,加强冰雪场地实施建设,依靠黑龙江省冰雪资源优势,加大冰雪场地建设的投入,为冰雪赛事、群众冰雪参与提供保障。第四,开展“冰雪国际外交”,加强黑龙江省与国外冰雪强国的交流合作,打造国际冰雪赛事,创造国际冰雪文化作品。

5 结 语

在北京冬奥会的助力下,在“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引领下,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优势,为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寻求国际合作路径,提高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助力北京冬奥,加速黑龙江省“冰雪”资源的经济转化进程,实现寒地冰雪经济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黑龙江省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Happy Afternoon Tea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