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应用分析

2019-07-14 14:17
时代金融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工业信息化

● 褚 威

促使内部审计实现信息化是工业企业抵抗经济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及提高内部控制能力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时代既给工业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内部审计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为了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工业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革新审计方式,加强对各个内部审计环节的监督管理。

一、工业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优势

(一)提高审计质量

信息化时代对工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为了提高审计质量、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工业企业必须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内部审计工作中,促使内部审计实现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促使企业形成性的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可以将各部门有机连接,对采集审计数据、分析文书信息、强化系统监督、保障决策科学具有积极影响。

(二)提高管理质量

在信息化背景下,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工业企业保证自身长久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与内部审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企业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促使自身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企业建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高效性的审计信息系统,能够帮助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并解决企业财务管理、经营活动以及各项决策问题,对预防经济风险、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推动工业企业实现整体信息化发展[1]。

(三)促进企业发展

内部审计工作通常包括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活动管理、内部环境控制以及项目决策等,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项环节程序,所以企业在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模式时,应当将整个企业纳入内部审计范畴。内部审计信息化能够帮助审计人员提高经营分析水平,有利于解决管理效率低、人工审计误差大等问题,对促进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升级、保证决策依据科学高效具有促进作用。

二、当前工业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素质较低

随着经济水平提升与信息技术发展进步,我国社会对工业企业的整体发展要求不断提升,企业为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需要加强内部审计管理,这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与较高的综合素质。目前,工业企业多数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较低,属于兼职人员,无法胜任科技水平与工作难度较高的审计工作,尽管企业为相关人员进行了岗位培训,但培训内容多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专业培训内容相对单一,且培训时间相对较短,使得工业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发展水平被严重制约。

(二)软硬件条件无法满足需求

目前,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过快,工业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速度与其需要不相适应,致使企业内部审计实际效果无法真正显现出来,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软件与硬件条件不足以支撑信息化发展需求。工业企业的大部分内部审计软件尚处于研发初始阶段,功能相对简单,数据分析能力与审计管理模式多有不足,使得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不健全。企业对硬件研发力度不足,对软硬件研发的投资量略有欠缺,使得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对提升审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三)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工业企业若是实现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便可以将各项审计资源有效融合,促使审计信息向透明化、公平化发展,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在信息化背景下,工业企业的内部审计流程、具体内容、关键技术都发生了改变,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影响审计信息的保密性和规范性,加上企业制定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使得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可依、无制可循,不利于工业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2]。

三、信息化背景下创新内部审计的措施

(一)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工业企业应当保证内部审计人员与时俱进,在具备较强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较强的计信息技术素养与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能力。对此,工业企业应当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专门培养一支内部审计队伍。

第一,企业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聘请、选拔与培养环节,聘请审计专业知识过硬、综合素质水平够高且有责任、有担当的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能力水平选拔内部审计人员,保证其与岗位要求相适应;对于能力、素质皆较低的审计人员,企业应当对其进行专业的系统化培训,只有在被培训人员通过专业资格考试并拿到相关资格证书之后,才能正式上岗。第二,企业要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增强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素养,要求其在实际工作明确责任与义务,并积极参与到各项内部审计工作环节中,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作用,实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与管理质量的目的,避免出现监守自盗、阻碍内部控制等行为。

(二)强化内部审计软硬件建设

软硬件建设对工业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紧密相关,企业想要加快信息化的实现,必须要加大软硬件的研发投入与维护力度,提高软件与硬件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地位,从而有力增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处理能力。

因此,工业企业首先应当认识到软硬件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借鉴国外优秀的研究经验和科学技术对本国相关技术进行创新,致力于研究出独具我国特点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利用新型软件与硬件来增强和完善工业企业内部审计功能,从而突破当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桎梏。其次,企业要培养并提高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对软硬件技术的研发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促使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将整个企业囊括进去,提高各项内部审计程序的处理效率,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3]。再者,由于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在处理工作时,必然会用到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所以工业企业为了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速度,增强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必须加强计算机等技术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是保证工业企业经营决策科学性、前瞻性与指导性的重要基础,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以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工作开展依据,有利于保证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规划顺利进行。

对此,工业企业首先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建设目标,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与经济管理状况,构建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内部审计约束机制,以此保障工业企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其次,企业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时,应当坚持《审计法》中的规章原则,制定严格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质量评估标准,每一条制度条款都应对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报批,从而增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公信力、约束力与权威性。除此之外,企业要将市场动态变化规律、时代发展要求当做制度建设前提,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当做制度构建依据,促使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实际发展趋势相一致。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制度是保障工业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企业想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整体管理能力,必须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对此,企业可以通过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强化软硬件建设以及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等措施解决当前内部审计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信息化优势。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工业信息化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工业4.0”之思考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