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公共体育网络课程建设途径探究
——基于易班的高校公共体育网络课程设计

2019-07-15 03:42马明坤赵翠青黎进著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易班动作体育

马明坤,阮 奎,赵翠青,黎进著

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模式分析

1.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的优点

1.1.1 学习、锻炼动机被充分调动,课余锻炼人数显著增加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改革的实践表明,俱乐部制管理模式解决了以往大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锻炼动机被充分调动。从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人数和积极性普遍提高,学校的体育竞赛参与人数明显增加。

1.1.2 学生运动技术提高较大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采用选课制,每个学期都由不同的学生组成教学班,学生技术水平良莠不齐,运动技术的学习无法统一,从而导致有运动基础的学生无法在某个项目的运动技术上得到更大的发展。俱乐部制的教学训练安排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根据层次选择训练时间,指导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调整训练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运动技术的学习上能有连贯性、延续性。

1.1.3 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满意度提高

俱乐部的设置充分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挖掘教师的潜力,开设了22个俱乐部,其中包括篮球、排球、足球、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武术、跆拳道等传统项目,还开设了毽球、花样跳绳、定向越野、养生太极等新设项目,并根据学生的水平,组建了普通专业学生的篮球队、羽毛球队、健美操队、武术队、跆拳道队、花样跳绳队等六支校级代表队,并在各项大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在对学生进行的公共体育课程的调查中,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都达到了90%以上。

1.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的弊端

1.2.1 场地设施成为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最大因素

俱乐部的教学和训练对场地设施的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大班制教学不适合俱乐部训练的开展,场地的数量成为学生参与锻炼的影响因素。俱乐部设置的项目越多,对场地设施的要求就越高,比如羽毛球、气排球要求有足够的室内场地,跆拳道、武术要求场地必须由足够的保护设施。

1.2.2 学训矛盾突出

学生为了能尽快修满毕业所需学分,在大学的第二、三、四、五个学期会把每周的课表都选满,导致部分专业课程时间与俱乐部教学训练时间冲突,学生在无法调节的情况下,往往会牺牲喜欢的体育项目,而优先安排专业课程。靴讯矛盾同样体现在校级代表队的训练中,在代表队比赛前的备战期间,很难得到专业课程教师的支持。

1.2.3 体育教师专项布局不合理

师资是俱乐部运动项目设置和教学训练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没有教师导致很多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无法开展,教师数量限制了俱乐部的规模。

1.2.4 重视运动技术教学,难以完成理论教学

运动技术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向学生传授健康理念和争取的运动理论知识也同样重要,技术课上的讲解毕竟只能完成零星的理论片段,无法让学生掌握系统的运动理论知识和健康锻炼的理论基础。

2 地方高校公共体育网络课程建设的作用

2.1 教学过程的翻转,让学生在课前建立动作模型

传统的教学过程通常知识的传授、知识内化两个阶段。[1]知识传授的过程是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的,知识的内化过程多是需要课后作业或者实践练习来实现。“翻转课堂”把两者颠倒,知识的传授过程要求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来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则由教师在精心设计的课堂上完成。

2.2 教师、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位

有了课前的自主学习,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必须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来评价学生课前运动技术学习的效果,并通过作业、实践或测试等手段,检验学生运动技术内化情况。教师的角色逐渐转变成“教练”、“导演”、“考官”。

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前学习完全由学生通过网络公共资源、教学视频等信息化手段来完成,学习时间、空间的选择更加灵活,但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不再是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逐渐成为教学中的主角。

2.3 课堂时间重新分配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教师在课堂上无需对基础知识再讲解,教师讲授时间减少。教师要对课堂时间重新分配,减少讲授的时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课堂的交互性,教师在评价课前知识学习情况的同时,完成知识的内化,使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

2.4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课上完成,运动技术的巩固及时有效

运动技术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以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程度来判定的,多采用总结性评价,以期中、期末考试的形式来实现。总结性评价次数较少,且间隔时间较长,相对滞后,适用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难以对学生的技术学习起到检查、督促、巩固的作用。运动技术教学应该多采用形成性评价,每堂课都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掌握程度调整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这样既能掌握学生技术动作学习的程度,又能对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课下练习、理论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和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巩固。

3 基于易班的高校公共体育网络课程模式设计

3.1 易班作为网络课程平台的优势

3.1.1 易班是大学生网络互动的社区,有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强大功能

易班的功能属性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需要,易班的组织性和稳定性,能够建立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有组织的学习平台,这种组织模式使网络课程的学习更有组织性和针对性,能够实现有效的课前学习过程。

3.1.2 易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且内容丰富

易班的使用人群是高校大学生,网络环境相对单一、安全,其组织化的特征能够保障信息的传播不被干扰或恶意攻击。其内容丰富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对易班产生使用的依赖性,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图1 地方高校公共体育网络课程设计示意图

3.1.3 良好的互动性,让学习更加有趣

我们通常见到的网络教学平台,仅仅能够实现远程教学的目的,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通过平台进行交流。易班的组织模式和结构功能,让学生在课前的学习中可以在课前充分互动交流学习心得,课后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更能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3.2 基于易班的高校公共体育网络课程模式设计

体育专业技术学习有别于其他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利用网络课程教学过程时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3.2.1 课前部分

3.2.1.1 教师自制教学视频

体育专业技术教学视频中应该包含两部分内容:技术理论、动作示范。技术理论可以采用动画、字幕等形式呈现并伴有朗读,使学生眼、耳、大脑都能联动记忆;动作示范可以选取网络上公共视频资源(如名师教学视频、体育明星比赛录像等),并对技术动作加以分析,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为了使教学视频适合学生“快餐式阅读”的需求,教学视频的时长应该控制在20分钟以内。任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设计的需要,自己担任主角设计录制教学视频,这样就能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高度一致,也能适合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教学视频的末尾要制定学生课前练习计划和学习任务(相当于课前作业),并指出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和学习难点,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3.2.1.2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

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技术理论。在传统的体育专业技术教学中,教师会根据课堂设计进行教学,反复讲解同一技术理论或技术动作内容的时间较少,教学视频的应用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对于技术动作学习中的难点、重点部分可以暂停视频进行思考、理解、做笔记,同时也不会落下教师讲解的内容。

3.2.1.3 学生自主练习

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若想达到自动化阶段,必然离不开大量的、反复的练习。理论学习只是学习技术动作的基础,技术动作要达到自动化阶段需要反复、大量的练习,并在练习中不断总结、完善。教学视频的末尾,教师要布置练习的方法、时间和强度,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前练习,对技术理论有个直观的感受,学生自主练习中难免犯错,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学。

3.2.2 课堂教学活动

体育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专业技术能力,又要掌握专业技术的教学能力。因此,体育专业技术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要重新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过程,又是学生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的训练场。

3.2.2.1 课前学习的测评

课前学习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主动性和自制能力才能完成,难免有些学生课前没有完成学习,课堂检验、测评就显得尤为重要。测评过程可以学生作为教练员来模拟教学过程,讲解技术动作并做示范,以检验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没有完成课前学习的学生如果被抽到进行教学模拟,就很难完成,学生必然就遇到很尴尬的局面,尴尬的局面会使学生在下一堂课前完成课前学习。课堂测评既能检验学生课前学习的程度,发现学生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又能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

3.2.2.2 确定课前学习的问题,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动作

课前学习测评的过程中,要确定学生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课前学习、练习中难免形成错误的技术动作或者难以解决的学习困难。教师要根据测评过程中学生的讲解和示范,找出课前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通过针对性的练习,纠正学生课前学习中形成的错误动作,并指出技术动作学习、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3.2.2.3课堂练习

根据运动训练学的规律,任何技术动作的掌握离不开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在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动作之后,要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适中的练习,这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练习是相同的。教师应抓住学生练习的机会,发现每个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进行个别指导,针对典型的错误动作进行纠错、示范、讲解。

3.2.2.4 教学能力培养

每个技术或者战术教学往往会安排多个教学课时,在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中,要单独安排1到2个学时用于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技术动作之后,进行教学角色转换,安排学生担任教师或教练员角色,进行完整的课堂教学模拟。通过教学模拟,找出学生动作学习中理解错误的部分,同时指出学生在“模拟教学”中的错误。

3.2.3 教学评价与反馈

对公共体育网络课程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该是多角度、多方式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作为学习者在技术动作方面的掌握程度,还应该含有学生作为“教师”角色在该技术动作教学方面的学习程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课堂活动的表现、技术动作学习的程度、模拟教学能力的学习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确定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

网络课程教学在我国的中学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比如重庆的聚奎中学、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等中学。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堂外完成大量的准备工作,对教师本身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高校公共体育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在大学的教学中没有可借鉴的成功案例,需要教师具有创新精神。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其中教学课件的制作是公共体育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关键环节,需要学校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充分利用高校的技术、学科优势,完成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制作。真正的深度互动发生在真实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创建和谐的讨论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猜你喜欢
易班动作体育
易班实名制下陕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生态构建
下一个动作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我们的“体育梦”
易班平台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