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马拉松对城市品牌构建影响
——以成都国际马拉松为例

2019-07-15 03:42文英健张旭乾刘定财唐中鉴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绿道天府马拉松赛

文英健 ,张旭乾,刘定财,唐中鉴

引言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成都跑者和实地参观成都国际马拉松的方法研究分析成都国际马拉松对城市品牌构建的影响,找出成都市马拉松如何构建城市品牌,成都市马拉松对城市品牌构建需要经过哪些过程?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以后研究有所帮助。

成都国际马拉松至今为止共举办过两届。第一届成都国际马拉松举办时间为2017年9月23日,参赛人数为20000人,赛道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新川路红星路南延线路口折返至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终点结束。[2]第二届成都国际马拉松举办时间为2018年10月27日。参赛人数为28000人,赛道从金沙遗址博物馆-天府国际金融中心-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结束。[3]两次赛事的主题都为“成都跑向世界,世界跑进成都”。两次赛事都是设计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欢乐跑三个项目。

1 马拉松对城市品牌构建的积极影响

城市马拉松赛事对城市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这些作用涉及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全民运动等各个方面。

1.1 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即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生产的重要条件。随着城市的经济水平提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现代化城市建设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成都市建委提出了天府绿道规划,将建设“一轴二山三环七道”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000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1万公里以上,全域形成近两万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4]

2018年成都国际马拉松赛道约三分之一的路程在天府绿道。目前,成都正大力推进天府绿道建设,规划总长近1.7万公里的天府绿道正逐渐呈现。天府绿道是成都市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重点举措之一,此次成马正是激活天府绿道产业发展动能的积极尝试。[5]

1.2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马拉松赛事自身的魅力和强大的市场宣传效应,吸引着海内外的赞助商,特别是那些想在中国站稳脚跟的赞助商。

2017年9月23日,东风日产2017成都国际马拉松赛即将登场,来自全国的目光齐聚成都,期待一场奔跑盛事。这不仅是跑友的嘉年华,更是企业寻求机遇的展览会。据了解,早在赛事筹备之初,东风日产和太平洋保险和就已向成都国际马拉松抛来橄榄枝,借赛事搭建的平台,寻求企业与成都体育产业发展的契合点,以完成在全国视野中的亮相。城市与赛事的相互呼应,是共同打造出吸引企业的经济土壤,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2017和2018年举办马拉松的前前后后一周内,成都的旅店、旅游、餐饮等行业都有较大发展。

图1 2017年成都国际马拉松路线图

图2 2018年成都国际马拉松路线图

1.3 宣传城市文化

马拉松赛用以代表一个城市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介绍这座城市,展示城市形象, 马拉松比赛大多在城市景观丰富的公路上进行,赛道设置,才是现代马拉松魅力的源头,没有什么能比在一个城市跑上个马拉松更能迅速切实地感受城市精华所在[6]。

2018年成马赛道全面升级,赛道途经金沙遗址博物馆、九眼桥、四川大学、天府国际金融中心、成都演艺中心、环球中心、天府绿道桂溪生态公园、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沿途既能感受“老成都”的蜀风雅韵,又能感受现代成都的朝气与活力。

今年金沙遗址设为起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和宝墩、三星堆是代表古蜀文明的重要起源中心。此外,琴台路、望江楼公园等历史文化名胜同样文明中外。在成马后半程,画面从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文明,跳转到如今成都因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而繁荣发展的全新景象。无论是天府国际金融中心、成都演艺中心,还是中国-欧洲中心、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无不体现着成都在新时代的城市活力。

1.4 带动全民健身运动

随着马拉松赛事的扩大,带给人民的不仅是一项赛事,更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运动精神。给城市人民注入健康的理念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的社会化和生活化。[7]

成都国际马拉松赛第一届已于2017 年9月23日举办,有国内外 20,000 名选手前来参赛。第二届于 2018 年10月 27日举办,参赛人数为 28,000名。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参加马拉松赛事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全民健身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从而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实现了自身的锻炼价值,增加了人们参与马拉松运动的激情。[7]赛事情况如表 1 所示。

表1 成都国际马拉松赛事一览表

2 城市马拉松对城市品牌构建的消极影响

举办马拉松赛给城市带来巨大回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给城市市民带来不便和造成资源浪费、赛事单一,不够有吸引力。

2.1 阻塞交通,出行不便

从举办马拉松赛开始 这就变成了重要的社会事件,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它需要关闭一些城市的主干道路半天时间。而且需要动员组织医疗救护、交通、安全等相关部门。为此还需要进行数天甚至更久的大量额外工作。

成都国际马拉松2018年10月27日举行,当天7:00至15:00,禁止无成都国际马拉松比赛指定证件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以下交通管制道路:从金沙遗址博物馆—金凤路—清江西路——琴台路(欢乐跑终点)—锦里中路——滨江东路—兴安桥—江天路—丝管路——新九眼桥—中环路高攀东路(桥上)—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半马终点)—吉庆三路折返—天府一街—全程马拉松终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如图1所示,上述路线当天都要封闭,极大的限制了居民的出行(图2)。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严重的扰乱了居民的正常作息生活。

图3 2018成都国际马拉松线路图

2.2 资源浪费

跑步是一件绿色环保的运动,但目前马拉松赛还不够环保。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国内有超过80%的马拉松赛事在搭建上花费的比例接近整体项目费用的30%,而这些搭建在赛事结束后将被废弃。[8]还有一次性雨衣和官方手册等,现在大多数选手已经不太关注官方手册了,线上报名的时候,大多数选手已经了解了线路。一场大型马拉松赛在制作印刷成本时,是巨大的,围绕印刷还要产生校队、人力等一系列额外工作。不仅付出高昂成本,最后还是造成资源浪费。

图4 居民抱怨吐槽

下图为2018成都国际马拉松的参赛包。里面雨衣一件,官方手册一个,按每人一件的方式来算,至少需要2.8万件。也就是说至少会有2.8万件一次性雨衣和官方手册在当天浪费掉。

图5 物料包清单

2.3 赛事同质化

马拉松是一项对办赛场地要求不高的赛事,这就意味着什么地方都可以办,而正因如此,任何一项马拉松在创办之时都会提出打造最具特色马拉松赛事的目标,比如最美赛道、最佳补给、最人性化服务,等等。但许多特色区别并不大,久而久之,连这些所谓的特色都同质化了。赛事同质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许多赛事吸引力下降。

2018成都国际马拉松通过赞助、报名、设置全程、半程、5公里三个项目来进行,主要宣传赛道的美丽性。这和大多数马拉松设置一模一样。例如:兰州国际马拉松也是通过赞助、报名、设置全程,半程和5公里来进行,宣传赛道的美丽性。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对参赛者的吸引性。

3 城市马拉松对城市品牌构建的未来展望

据以上研究,城市马拉松对城市品牌构建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消极影响。如果不加以制止消极影响,这样的马拉松赛事也不会持续良好的发展下去。

3.1 分时间段,分批次开放路线

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持续时间大约是10个小时左右,早上6:00到下午4:00。然而上午时间段后半程几乎是没有比赛人员的,而下午时间段,前半程几乎是没有比赛人员的。所以,赛道可以分为几个节点,分时间、批次开放。这样的话,可以极大地缓解交通拥挤和堵塞。注意分时间、批次开放,提前计算时间批次和提前通知广大市民注意,相信如果计算和实施的好,这种方法会更加利于马拉松松赛事的发展。

3.2 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

马拉松行业内部设立标准,建立联盟,倡导绿色马拉松。减少浪费,让每一场马拉松都有这样的理念。

例如,用于马拉松比赛的龙门、出发拱门、完赛拱门、广告牌、帐篷、舞台等一系列东西在平常比赛中他的使用时间仅为半天,这些设施在一场马拉松使用过后就将被作为垃圾处理,这是非常不合理正确的。高额的投入换来了这些东西半天的利用,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也不利于环保。因此,我们需要尽量简化这些设施的使用,让赛事回归到本质。现在保守预测每年有三百场马拉松,未来可能发展到五百、八百场。这样算下来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这样的马拉松不是绿色、持续发展的马拉松。所以我们必须简化这些程序,回归赛事本身,举办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马拉松。

3.3 本着创新发展的理念,定位时注重品牌差异性

本着共享发展创新理念,增强赛事的包容性 潜在跑者、学生、儿童、轮椅选手等,都是赛事需要关注的人群,赛事可以通过赛前甚至全年开展的活动,吸引他们的参与和关注。利用本地特色,开展融入民族特色的马拉松赛事。增加马拉松赛事的多样性。[9]

有些一线城市核心跑者资源丰富,城市影响力足够大,竞技性可以作为赛事重要目标之一;对休闲跑者占比较大的城市,其赛事不能只突出竞技性,要考虑多元化需求;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要在赛事宣传时开展针对性的推广宣传工作,90% 的被调查选手会有异地参赛的经历。因此,时间、出行便利性、周边辐射的距离都是旅游城市的重要考虑因素。二线城市不易过度追求成绩、规模,要突出赛事的特色,做小而美的精品赛事。

猜你喜欢
绿道天府马拉松赛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空天之远
深度探访“天府家风馆”
男子蹭跑广马被终身禁赛
低碳生活语境下的广州市绿道体育发展研究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梦想,从天府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