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在康复治疗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2019-07-25 08:10王杨郭秋娜王海云杨颖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年7期
关键词:轮椅规范化康复

王杨,郭秋娜,王海云,杨颖平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广东广州市510440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康复治疗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学科,随着社会对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学生的临床实践和操作技能显得尤为重要[1]。轮椅作为最常用的代步工具,其安全使用和规范化操作的相关培训是康复治疗从业人员常用的临床技能之一[2]。我国轮椅配置服务存在专业化不足的情况[3],加强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轮椅技能培训和轮椅配置相关知识教育,有利于改善我国辅具配置的现状[4]。

我国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对轮椅配置和使用知识了解参差不齐[5],部分学校轮椅使用培训仅为理论授课,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学生不能很好体会轮椅使用者的实际困难和轮椅的重要性,难以承担对患者轮椅配置需求的咨询和使用训练。

常规针对实习生的轮椅使用培训,多以轮椅适配、轮椅与床转移活动、大轮平衡技术等单项操作的形式进行,缺乏统一、规范、系统的轮椅使用和技巧训练,学生对轮椅技能的系统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动力[6]。我们自2011年起引入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取得良好临床疗效[7]。本研究在总结实习生的共性问题后,进行规范化轮椅技能宣教训练,以期加强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对轮椅规范化使用重要性的理解,探讨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在康复治疗专业临床教学的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实习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48例,分别来自10所本科院校,学制4年,均安排在第4学年开展临床实习。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24)和实验组(n=24)。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本研究已获得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接受同样的常规实习安排:在作业治疗科临床实习16周,统一接受科内作业治疗相关继续教育培训。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2周、每周5次、每次30 min,累计5 h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使用FS908普通徒手驱动轮椅(佛山市东方医疗设备厂有限公司),由具备临床带教资格并经过统一培训的资深治疗师执行规范化的轮椅技能训练。训练流程如下:轮椅技能及辅助技巧的宣教(视频播放),轮椅平地驱动技巧(床椅转移、减压、加速、减速、转弯、单手驱动、开关门),轮椅上下缓斜坡技巧,轮椅跨越3 cm台阶技巧,轮椅跨越5 cm台阶技巧,大轮平衡技术,大轮平衡下10 cm台阶技巧,轮椅上下陡斜坡技巧,轮椅-汽车转移,轮椅-地面转移。

1.3 评定方法

训练开始前、训练后和4周后随访,由未参与训练的评估治疗师对两组进行轮椅技能操作评估,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轮椅技能操作评估采用轮椅技能测试(Wheelchair Skills Test,WST)。WST由加拿大Dalhousie大学轮椅研究团队于1996年研发并应用于临床[8-11],侧重于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轮椅使用者驱动轮椅以及跨越日常生活常见障碍的能力[12]。2016年由该团队发布WST 4.3,设置由易到难34个测试项目,每个项目根据使用者的实际表现给评0~2分:0分为不能完成;1分为勉强完成;2分为安全完成。

WST测试在标准场地进行,各项目均可执行测试[6]。

调查问卷由本科室5名中级职称作业治疗师根据临床实习中发现学生共性问题共同制定,包括基本资料、选择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三个部分。基本资料包括受试者姓名、性别、年龄和专业名称等。选择性问题包括受试者对训练形式满意程度、轮椅技能训练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对教授轮椅技能训练的信心、对轮椅安全宣教的认识等共11条,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评分越高,代表满意程度或重要性越高。开放性问题包括训练过程中最困难、花费最长学习时间的项目,以及受试者分享对训练过程的建议及感受等。经测试,问卷内部信度良好(Cronbachα=0.894);效度经专家评价可反映调查目的。

1.4 统计学分析

表2 两组训练前后WST评分比较(%)

2 结果

48例实习学生均完成研究,无脱落与失访。

两组训练前WS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和4周后随访,两组WST评分均提高(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见表2。实验组WST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见表3。

共发出调查问卷24份,回收24份。100%受试学生认识到轮椅对使用者的重要性;95.8%受试学生认为轮椅技能的规范化训练非常有必要;87.5%受试学生能深刻体会轮椅使用者的困难和需求;66.7%受试学生强烈建议将规范化的轮椅技能训练列为临床实习必修项目;79.2%受试学生认为轮椅安全宣教十分重要;54.2%受试学生自觉有一般信心教授患者轮椅技能,16.7%受试学生十分有信心;4.2%受试学生表示进行了轮椅技能的理论及实践,54.2%受试学生表示仅粗略了解,12.5%受试学生表示完全无涉及;95.8%受试学生认可其康复治疗背景知识对于学习轮椅技能有帮助。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对实习学生开展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不仅能提高其轮椅操作技能,增加其对轮椅技能的正确认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习生未来独立教授轮椅技能的信心。此外,通过轮椅技能的教授和训练,大多数实习学生能更深刻理解轮椅驱动者的困难和需求,明确轮椅技能训练对轮椅使用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Dalhousie大学的类似研究显示[13],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可平均取得约25%的轮椅技能提高。本研究显示,累积训练时长5 h,可获得约31%的轮椅技能提高。由于Dalhousie大学学生统一接受过10课时理论及实践课程,轮椅技能相关的基础知识可能较本研究中的实习学生更为扎实,训练前的基线水平较高[14]。两研究均提示,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的训练效果巩固效应较好,均未在训练后数周出现明显轮椅技能下降。

我国康复治疗或作业治疗本科教育中,鲜有系统教授轮椅相关知识及规范化操作的课程[15-16]。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却存在大量患者及家属缺乏轮椅操作相关宣教引起的安全风险问题,如疲劳性劳损、轮椅上摔倒、擦伤、轮椅坐姿不良引起的脊柱侧弯等[17-21]。康复专业人员轮椅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匮乏,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发现,经过5 h系统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学生均能掌握正确轮椅平地驱动、床椅转移、上下缓斜坡、上下3 cm台阶等常见的轮椅驱动技能,且能完成85%左右轮椅技能测试。调查显示,70.9%的学生表示有信心完成部分轮椅技能的教授。通过对轮椅技能和辅助技巧宣教视频的观看,增加了学生对轮椅使用安全性的重视,79.2%的学生认为轮椅安全宣教十分重要。这些影响可能会形成辐射效应,从而逐步满足临床对轮椅使用技能训练的需求[22-24]。

实践性及操作性强的轮椅技能训练工作坊能较好地被学生接受,并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轮椅相关知识。针对轮椅技能的规范化学习,也能让医学生们更好认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提高其对辅助技术的理解,深刻理解职业生涯中将会面对的“治愈”与“关怀”[25]。本研究中,各实习学生表现出极高参与积极性。在问卷的开放性问题中,学生纷纷表达其感受:“训练后,会激起强烈的使命感,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帮助轮椅使用者”;“明白推轮椅还需要有良好的上肢肌力和耐力,还有平衡能力”;“平常见到的推轮椅的患者,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通过轮椅技能的学习,才能明白并及时宣教患者避免安全隐患”。

此外,研究中还发现,19例受试者表示,最困难的训练项目为大轮平衡技术及其应用,这也是受试者表示花费了最多时间学习的项目。训练后WST评分也显示,受试者大轮平衡的通过率为66.7%,大轮平衡转弯的通过率为41.7%,大轮平衡下台阶通过率仅为25%。提示针对复杂的社区或社会环境,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可能需要更多训练时长;而针对简易障碍的室内或社区环境,5 h内的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可实现独立通行。

考虑到本研究采用的轮椅仅能基本满足室内通行,驱动尚不轻便,为避免疲劳性劳损、手部擦伤等训练风险,未安排社区环境轮椅操作体验。进一步研究考虑选择适配度较高的轻便轮椅,安排合适的社区环境为实习学生体验轮椅出行。还应进一步调查跟进学生在就业与职业工作中的表现,探索轮椅技能训练对实习学生的就业及工作表现的积极作用。

总之,在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阶段,开展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能显著提高学生轮椅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轮椅规范化使用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适宜在临床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表3 两组WST提高程度比较(%)

猜你喜欢
轮椅规范化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轮椅上的爱
我的轮椅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轮椅上的姑娘(外三首)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