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的培养

2019-08-10 06:43梁全德丁向阳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职业素养文学作品

梁全德 丁向阳

摘要:以散文、诗歌、小说、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的具体教学实践为案例,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中的职业素养资源,通过问题引领、情境驱动、依据文本等支架方式,探究如何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培养职业素养,进而实现文道合一,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和职业素养的统一。

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职业素养;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6C-0040-04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具有职业性。所谓职业性是指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职业素养的倾向性,是工具性的具体体现。而职业素养包含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能力、职业思维等。笔者以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的具体教学实践为案例,探究如何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培养职业素养,进而实现文道合一,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和职业素养的统一。

一、问题引领,情境驱动,利用散文资源培养职业素养

在散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实际上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是阅读与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应用文教学的整合,是语文工具性的表现,是语文性与职业性统一的体现。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引领,在过程中驱动,从而指向职业素养的渗透。也就是说,通过问题生成、过程驱动、问题指向几个阶段实现职业素养的渗透。

在问题情境中,问题生成因与职业关联,与学生实际关联,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师生对散文价值的关注点也就更加丰富;过程驱动因挖掘与职业素养有关的散文资源,拓展运用这些资源,具有驱动性,所以符合中职生好动的特点,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问题指向因指向职业素养而使学生感到有成就感。

在散文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散文类型渗透职业素养。对于写人的散文可以渗透有关诚信、责任等职业意识的培养。对于写景的散文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内容以此来培养不同的职业能力。比如,旅游专业学生可以练习景物解说,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设计景色宣传片或图片,建筑专业学生可以进行景观建模。对于议论性散文可以渗透一些职业文书的撰写。

二、问题引领,情境驱动,利用诗歌资源培养职业素养

诗歌因其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可以利用诗歌来培养中职生的诵读能力,以利于以后能够有感情地表达。诗歌因其富有想象力、联想跨度大,可以利用诗歌来培养中职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工作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比如,烹饪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诗歌素材来给菜肴设计一些创新的名字。诗歌因其具有主题性,可以利用诗歌来加强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如,可以通过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来培养学生乐观、克服困难的意识,可以通过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来培养学生报效国家的志向,可以通过学习《青玉案·元夕》来培养学生树立执着追求的意识等。诗歌因其有较强的审美性,可以利用诗歌来培养中职生的审美意识及能力,以利于在以后工作中设计或制作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或产品。

在诗歌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运用问题进行驱动,从而实现对诗歌的欣赏与运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具体来说,诗歌欣赏应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在认知基础上进行实践,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建构。通过运用来反刍诗歌的特色及风格,通过运用来感受诗歌的魅力,通过运用来深化诗歌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

在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恰逢乐天出让土地用于萨德部署,让国人很气愤,国人纷纷抵制韩货。于是在学习了本词用典之后,联系乐天事件,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本词中的哪句话提醒“勿忘国耻,做有骨气的中国人”?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由此,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选择及看法。用这个问题加深对本词用典的理解,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进一步延伸,给学生一段有关苏联在古巴放置导弹的材料:

冷战时期,苏联想在古巴放置导弹发射架,结果惹来美军舰队的对峙,酿成了“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最终苏联舰队空手而归。据说那一天,是人类离第三次世界大战最近的一天。现在美韩要做的事情,虽然打着自卫的幌子,但是跟苏联当年想做的事情,本质上是一样的。

问题设计:请问哪一诗句能够用于告诫美国人?填在横线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假如别国挑衅、侵犯,我们一定要爱国、勇于抗击。能反映这种情感的诗句还有哪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创设情境,联系现实,将词作运用于实际中,从而生成问题。因为问题与现实热点有关,所以更能激起学生的思考欲望,从而进行思想教育。

在过程驱动中,首先是由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是问题答案的语句,教师以一个选择题的形式将学生选取的语句罗列出来。然后请学生依据原先的理解(或者教师的讲解),谈谈自己选择的理由。

问题的解決要指向语文的内容,同时也指向职业素养渗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难点与重点都是欣赏用典,所以设计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是用典。通过所设计的问题加深对用典的理解。虽然各个用典用意不一,但在分析中能够将彼此分开,并能够将用典运用于现实中,从而表达自己的心声。同时在用典分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理想教育、爱国教育。

三、问题引领,情境驱动,利用小说资源培养职业素养

小说是叙述性很强的一种文学体裁。读小说,实际上就是为读者拓展出一片虚构世界,感受别样人生。而对于中职生来说,阅读小说,除了要品味小说的语言,走进小说的深处,走进作家的心灵,还可以利用具体的小说文本或群文,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职业素养渗透。可以挖掘小说中的职业素养资源,结合专业实际,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在品析小说语言等的同时,实现职业素养的培养。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可以王熙凤夸林黛玉那一段话为蓝本开展口语技巧的学习,可以延伸挖掘《红楼梦》中的服饰、菜肴、建筑等资源进行专业内容的设计,可以依据《红楼梦》这一名著开展推荐活动——撰写推荐词、海报等应用文本。同时可以运用问题驱动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从而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在小说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的同时,也可以品析小说,实现职业素养与语文素养的统一。以《祝福》教学为例,具体阐释在小说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驱动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的统一。

师:《祝福》的主要人物是祥林嫂,那么同学们可以快速阅读文本,尝试给祥林嫂做一个人生简历。简历内容包含时间及其对应的人生经历。

(学生阅读,合作讨论制作了祥林嫂的人生简历,形成如表1所示的简历。)

师:祥林嫂的简历实际上反映出了小说的情节。按照简历来讲,“沦为乞丐、问灵魂、老了”这些经历应该放在最后,但在小说情节上放在开头,这属于哪种叙述方式?

生:倒叙。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让人好奇——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师:对,有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作用。正如你所说的,我们来思考一下,祥林嫂是因何而死的呢?

(以问引问)

生1:课文中有人说是“穷死的”。

生2:她是因为死夫丧儿而死的。

生3:她是被逼死的。

生4:他是因为迷信而死的。她捐门槛、问灵魂都是迷信的,因为迷信而没有希望,所以死了。

师:这些死因哪个是最致命的呢?

(生讨论)

生:她人生不幸,所以追求迷信,但迷信后鲁四老爷等还不让她碰祭品,这是她绝望的原因,所以迷信是她死亡的原因。

师:寡妇不能碰祭品,不能说不吉利话,这是古代礼的表现。(介绍一下“礼”)

(杀死祥林嫂的不仅仅是她不幸的命运,更重要的是迷信、礼教)

师:依据小说的内容,借助简历,我们品到了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迷信、礼教。

师:从简历中,你还能看出什么呢?

生:我看出了祥林嫂自己是迷信的。

师:哦。那么还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人呢?

生1:从第一次做工看出她是勤快的人。

生2:从她死了丈夫却还做工,可以看出她是比较顽强的人。

生3:从她被婆家抓走、被迫改嫁、被鲁四老爷阻止碰祭品,可以看出她是被欺侮的对象。

生4:从她希望通过捐门槛来赎罪可以看出她是迷信、愚昧的人。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们总结一下祥林嫂的形象。

师:从简历中,你还可以看出什么?

生:祥林嫂的悲剧都是在祝福或者过年前后发生的,具有一定讽刺意味。

(由此探讨祝福环境的用意)

师:我们能从小说的内容梳理出祥林嫂的人生简历,再通过人生简历看出很多有关小说的内容,比如人物形象、主题、情节结构等,实际上在现实中可以通过简历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及能力……

在上面的案例中,问题的生成先有引问题——根据小说做简历,再由引问题生成“简历与小说的情节有何不同”“小说的叙述方式是怎样的”等问题。在学生理解叙述作用后,提出“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以问引问,分析主题。然后以开放性问题——从小说及简历中又可以看出什么——發散学生思维,体会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讽刺意味,进而教会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方式——看简历。

除了将小说中的人物经历做成简历之外,还可以挖掘小说中的其他职业素养资源,进行语文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的统一。比如将小说的环境进行讲解;将小说改编为剧本,然后进行场景布置、情节组合、人物表演等。这些都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场景布置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

四、问题引领,情境驱动,利用戏剧资源培养职业素养

(一)在问题驱动式戏剧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的训练

在戏剧教学中渗透口语表达训练,如朗读、表演、评述等。朗读戏剧要求使用普通话,讲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从而在朗读中学会口语的情感表达,在朗读中学会倾听。表演戏剧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表演去品味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围绕人物语言进行动作、表情的设计,从而学会在口语表达中合理地加上相关的动作。评述戏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戏剧分析理论基础,能够有理有据地评论,从而使人信服。

在朗读戏剧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听朗读,你能否听出这是谁说的,性格是怎样的?接着学生尝试朗读,进而探讨朗读是否能够体现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然后请学生分小组朗读,进行小组竞赛,看一看哪些小组朗读得较好;或者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谁在朗读,这个朗读的人是否体会到戏剧人物的性格。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能够自主尝试、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戏剧欣赏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问题驱动式戏剧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在影剧院,大家都会见到一些海报。在戏剧教学中完全可以渗透诸如海报等应用文写作。比如学习《雷雨》时,可以请学生写一个宣传海报;在戏剧表演中,学生可以设计一套表演方案;在戏剧评述中,学生可以结合信息化手段对此进行共享式点评。在戏剧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戏剧创作方式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请学生撰写有关的微剧本,比如学生结合六月安全月进行安全微剧本小创作,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戏剧的现实意义,渗透一些安全意识等,起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作用。无论渗透写作能力,还是渗透职业意识,都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比如设计一个情境——某某剧场准备一场话剧《雷雨》演出,请计算机学生利用PS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的海报图片。

(三)在问题驱动式戏剧教学中渗透思维的训练

戏剧结构的创设、戏剧内容的构成、戏剧人物的塑造都是作者根据情节发展的逻辑、人物性格形成的轨迹而创设的,也就是说戏剧创作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学生在学习戏剧时可以采取推理的思维揣测人物会做什么、情节会如何发展。这有点类似于福尔摩斯的断案,对于中职生来说还是充满挑战性及乐趣性的;或者可以通过另一种版本的设想,与原先版本的戏剧内容进行对比,然后分析原先版本中逻辑的合理性,从而品味原先版本戏剧的魅力。在戏剧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品人断事,提高思考的深度,既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又促进职业素养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准地分析文学类选文的语文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价值,充分挖掘其职业素养资源,通过问题引领、情境驱动、依据文本等支架活动方式,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章跃一

收稿日期:2019-05-10

作者简介:梁全德,江苏省车辐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徐州,221344)信息部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丁向阳,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徐州,221100)副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职业素养文学作品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文学作品与数学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