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中药不同炮制品药效比较的实验教学探索※

2019-08-13 05:58刘西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中药学药效炮制

张 艳 刘西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临床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双栖于中医学、中药学学科群中,是联系中医学、中药学的桥梁和枢纽[1],同时也是中药“资源学、炮制学”等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教学中若仅以单纯理论讲述为主,学生常感到抽象、枯燥乏味,影响学习积极性,教师也感到教学机械、单调,以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中医学自古“医药不分家”,炮制是影响中药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保证临床安全有效用药的基础。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中医学回归“医药一体”本质,提高学生对炮制与中药疗效联系的感性认识,提高安全有效用药能力,在中医专业学生中开展了“中药不同炮制品药效比较”的实验教学探索。

1 教改思路

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实践性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能力,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2],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3]。当今高等医学教育中,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给予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的学习行为转化为主动的求知行为[4]。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5]。

形成性评价是在活动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经验表明,经常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教学进程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按照需要采取适当的修正措施,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近年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也正积极实施形成性评价,以解决以往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评价标准单一化等问题[6]。

2 不同炮制品实验教学实施方法

2.1 实施阶段 在理论课进展到一半时开始不同炮制品药效比较的实验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 人。学生先参加2 次(每次2 学时) 中药饮片辨识课程,熟悉饮片并观察不同炮制品的差别,在掌握一定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设2 次(每次2 学时)不同炮制品药效比较的实验课程。

2.2 实施内容 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效率,提高动手能力,加深印象,特选取代表性强、简单易操作的药物开展实验,如大黄的不同炮制品(生大黄、熟大黄) 泻下作用的比较、大蓟不同炮制品(生大蓟、大蓟炭) 止血作用的比较等,选取昆明种小鼠,采用传统中药水煎剂,灌胃给药。实验过程中,先由教师给学生讲解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要点、要求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完成实验报告。

2.3 考核与评价方法 运用形成性评价手段,将实验课程中学生实验原始记录、实验表现及实验报告,按10% 比例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次实验的评价、意见和建议,所有问卷结果数据整理后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3 学习效果

开展实验教学班级的中药学期末考试卷面平均成绩分别为76.8 分,综合实验出勤、表现、动手能力、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得分后,总成绩均分达到83.5 分。较以往历界平均成绩72.4 分均有显著提高。

收回调查问卷42 份,其中100% 同学认为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组间合作能力;95.2% 同学认为能调动学习兴趣,92.9% 认为有助于中药学的学习,可以提高炮制对功效影响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加深炮制对改变中药功效作用的理解与运用,90.5% 同学对已经开展的实验内容有兴趣;88.1% 认为适当开设不同炮制品药效比较的实验教学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医不知药情”现象作用,开阔思维,有助于提高日后有效安全用药能力;结果见表1。同时很多同学提出建议:希望多开设几次这样操作性强的实验课,增加分组,以给他们更多的亲自动手的机会。

表1 中医专业中药不同炮制品药效比较的实验教学效果调查[人数(%),n=42]

4 讨论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中药材经过特定的炮制加工,药性、有效成分在量或质上与其生品相比均有所变化。为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临床医生宜根据病情、体质、环境或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炮制品。但目前中医临床专业教学中对中药炮制的教学安排不够,使得年轻中医医生普遍存在“医不知药情”现象,对各中药炮制品的了解不深,导致中药炮制品种在临床使用上受到了一些限制,不能很好地在临床中使用中药炮制品[7-8]。

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已认识到中药炮制的重要性,部分院校已在临床专业学生中开设了相关课程。我们前期已开展的中药饮片“辨识+炮制”实验,取得良好效果,表明学生对炮制有兴趣,结合中医专业的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在临床上如何应用中药炮制品这一特点[9],特此在中医专业学生中开展“中药饮片不同炮制品药效比较”的实验教学。从教学效果看,中医专业不同炮制品药效比较的实验教学模式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认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调动学习兴趣,有助于中药学的学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不同炮制品具有不同药效的感性认识,加深炮制对改变中药功效作用的理解与运用,有助于提高日后有效安全用药能力;开设适当的不同炮制品药效比较的实验教学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医不知药情”现象。

5 对中医专业不同炮制品药效比较的实验教学的思考

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的重要环节[10]。实验是学生学习最有效、最有收获的课堂。实验课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能掌握现代先进技术、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与理论课教学同等重要的意义,甚至有理论课所不及的优势,即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创造能力相结合[11]。本次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也再次证实了实验教学的优势,学生对实验教学表现出极大兴趣,并希望多多开设能够动手操作的实验课程,希望增加实验配套设备,增加亲自动手的机会;实验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学习兴趣、积极性,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提高了组间合作能力,利于理论知识向实践运用的转化,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中医药人才。

猜你喜欢
中药学药效炮制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4种杀虫剂对草莓叶螨的田间药效研究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药效
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介绍
希特勒炮制的『罗姆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