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原地区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2019-08-16 03:46次仁卓玛
智慧健康 2019年19期
关键词:生化准确性标本

次仁卓玛

(拉萨城关区嘎玛贡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藏 拉萨 850000)

0 引言

生化检验是临床检验的重要方式,也是临床对疾病进行诊疗与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溶血是生化检验过程当中常见的现象,一旦出现溶血,生化检验的结果即会出现偏差,影响临床诊疗[1]。本案选取了250 例于社区行健康体检的居民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案研究对象250 例,均为于2014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在社区行健康体检的居民,所有研究对象均身体健康,各项身体检查结果均正常,排除患有严重血液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类疾病等人员。其中男性150 例,女性100 例;年龄12~83 岁,平均(46.7±12.4)岁。

1.2 方法

于清晨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空腹外周静脉血液6 mL,分装在2 个真空试管当中,其中1 份行人工溶血处理,即另1 份为未溶血标本,于室温环境下静置30 min 后行离心处理,采集血清,经肉眼检查确定无黄疸、脂浊或溶血。利用MS-880B 生化仪对所有标本进行检验,所使用的试剂为美康公司生产,检验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及葡萄糖(GLU)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种标本的各项生化检验指标的检验结果,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并进行t 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比较,溶血标本的CR、TG、HDL-C、LDL-C 与GLU 水平较未溶血标本无显著差异(P>0.05),而ALT、T-BIL、D-BIL、UA 与T-CH 等水平较未溶血标本明显更高,两种标本各项生化检验结果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溶血与未溶血标本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表1 溶血与未溶血标本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检验项目 未溶血 溶血 t P ALT(U/L) 36.13±2.61 54.73±2.44 8.536 <0.05 T-BIL(μmol/L) 19.26±0.46 8.56±0.79 4.201 <0.05 D-BIL(μmol/L) 3.36±2.57 1.73±1.25 5.233 <0.05 CR(mmol/L) 61.03±11.29 67.27±4.21 1.032 >0.05 UA(mmol/L) 256.43±10.57 563.23±10.25 10.235 <0.05 T-CH(mmol/L) 3.93±1.32 7.41±1.72 3.307 <0.05 TG(mmol/L) 0.76±0.25 0.88±0.19 1.201 >0.05 HDL-C(mmol/L) 1.35±0.29 1.38±0.24 1.176 >0.05 LDL-C(mmol/L) 2.56±0.33 2.48±0.37 0.796 >0.05 GLU(mmol/L) 4.96±1.24 5.53±1.18 1.986 >0.05

3 讨论

血液生化检验是临床各项体检的常规项目,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为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客观参考[2]。伴随医学行业的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也逐步广泛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当中。理论上来说,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项目的检验,其结果的误差应会较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较高[3],但在实际工作时,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生化检验结果还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

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当中常见的现象,也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4]。血液中红细胞具较大脆性,稍不注意即可能会导致红细胞膜发生破裂,使血液中的部分成分发生转移。在实际工作当中,引起溶血的原因有很多,如采集不规范、保管与运输不当、血清分离操作失误等,均可能会使得标本中的红细胞膜破裂,致血红蛋白溢出,从而引起溶血现象,使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成分转移至血浆或是血清当中[5]。如血液红细胞所含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来说,其水平较血清中的浓度要更高,但若标本发生溶血,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即会溶入血清当中,致待检标本中的相应指标升高。另,行生化检验所使用的设备、试剂、方法不同也会导致检验结果有所不同[6]。溶血的干扰机制主要有三种:(1)血液细胞中的一些浓度较高的成分溢出,致检验项目结果偏高[7];(2)血液细胞中的某些成分转移至血清当中发生化学反应,致血液中的其他物质浓度发生变化;(3)Hb 对比色分析所产生的干扰。待检验标本一旦发生溶血,即会影响生化检验的结果,进而影响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这既使得检验失去了意义,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本案将所采集的两份血液标本分为了两组,其中一组行人工溶血处理,再对所有标本进行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研究结果显示,溶血标本的溶血标本的CR、TG、HDL-C、LDL-C 与GLU 水平较未溶血标本无显著差异(P>0.05),而ALT、T-BIL、D-BIL、UA 与T-CH 等水平明显高于未溶血标本(P<0.05),由此可以看出,溶血确实会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虽然当前临床可通过血清血红蛋白浓度校对的方式进行调整,但为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应尽量避免待检标本发生溶血现象:第一,在进行血液的采集时,应保证采血器具清洁度,注意避免利用乙醇进行消毒,因乙醇会引起红细胞发生溶血[8];第二,在采集患者血液时,应注意采血对象胳膊的松紧度,避免扎太紧;第三,应注意抽血的速度,尽量保持匀速抽取,以免因速度过快而导致红细胞破裂;第四,血液采集完毕后应置于室温环境下,避免立即放入冰箱冷冻,以免后续取出检验时因融化而发生溶血[9];第五,所采集的血液应尽快送至实验室检查,避免搁置时间过长,致标本内混入消毒液,一般血液采集后置于室温环境下最多1h 即要开始行血清分离操作[10]。若发现标本已发生溶血,应立即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或是通知患者进行再次采血,以确保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高原地区溶血现象确实会影响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临床工作当中应引起重视,加强对操作的控制和管理,尽量避免发生溶血现象,以保证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疾病的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生化准确性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