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农事

2019-08-16 04:18王健
农民科技培训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谚秋分时节

王健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黄金珠玉,饥不能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由此可见,农业是人类生存之本,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障。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传统农业经久不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围绕每一个节令点,人们有序的安排农事生产,垦荒拓土,耕耘稼穑,年丰时稔。

农业的生产必然离不开对农时的观察,中国古人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形成了“天、地、人”的“三才”思想和“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三宜”农耕理论。不同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这种依据尼罗河以及两河流域的河水泛滥日期确定农时,也区别于古希腊文明实行的“三圃制度”,中国位于北半球,是典型的大陆季风性气候,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而这一地带也正是粟作文明的起源地,其地势平坦,黄土堆积雄厚,充足的雨水和光照,为古代先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人通过观测物候、天象,发明测影等途径探索农作物生长的规律,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计时方法,最终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体系,即“二十四节气”。

春生——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黄帝内经素问》也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的说法,此时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在立春时节,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天气暖了。此时的气温、日照、降雨等都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的趋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此时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应及时浇灌追肥,保证植物的生长。据载,周朝时,在立春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东郊迎接“春气”以祈求丰收。而唐宋时,立春这一天宰相以下官员都要入朝称贺。“雨水”顾名思义,表示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浙江地区的农谚说:“到了雨水天,农活勿延迟。”在农事方面,雨水时节正是以小麦和大豆等为主的小春作物加强管理、以水稻为主的大春作物备耕的关键时期。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小麦自南向北开始返青。随着雨水增多,气温逐渐变暖而不闷热,此时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惊蛰自古以来是春耕的开始,古代天子在这天颁布劝农耕种的诏书。山东地区的农谚有:“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的说法。此时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开始返青,土地受温度的影响融冻交替,此时耙地是抗旱保墒的重要措施。而与华北地区相比,此时的江南地区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油菜花的观赏也开始进入旺季,此时的作物对水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及时灌溉是重中之重。春分时节,各地气温基本已稳定在10度以上。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进入到生长阶段,同时这种温度也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的播种。“清明一到,农夫起跳”,清明时节进入到春耕大忙时节,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江淮地区的小麦即将孕穗,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兴化垛田为代表的油菜产地进入到最佳观赏期。江南早、中稻进入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抢晴早播。与南方相比,北方的四月仍然有寒潮反复,所以气温变化较大,这对于拔节期的小麦的作物危害较大,因此要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等作物的影响。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山西地区有农谚:“谷雨麦挑旗”的说法,此时小麦拔节生长进入到关键期,麦秆顶部长出最后一片叶子,像一面摇曳的绿旗,故称为“麦挑旗”。这时,我国南方雨水较多,对水稻栽插等非常有益。

夏长——《黄帝内经素问》有“夏三月,此谓番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的说法,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节。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立夏时节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年景基本已经定局,故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也进入到大忙季节。所以,古代人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南郊“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小满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这样表述的:“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以麦类为代表的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小满。二十四节气中,小暑和大暑相邻、小雪和大雪相邻、小寒和大寒相邻,唯有小满,却未见“大满”节气,这是因为中国讲求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可见二十四节气不仅反映了自然之道,也体现了古人的人生哲学。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提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说的就是芒种时节,可见芒种是进入到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小麦、蚕豆、豌豆等夏熟作物已经成熟,急需抢收;夏播作物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广西柳州有“芒种不插秧,流泪望谷仓”的农谚;对棉花等春种作物进行夏管,河南商丘有“芒种不见棉花苗,到了秋天不结桃”的说法。“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有吃面的习俗,此时小麦已经收获,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义蕴含其中。安徽地区农谚“夏至棉田草,犹如毒虫咬”,可见各种农田杂草对庄稼的影响巨大,因此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极为重要的增产措施。“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虽然人们此时感觉到闷热,而此时的强光酷热正是农作物所需要的,农谚有“大暑不暑,五谷不起”的说法,因此此时科学的田间管理尤为重要。

秋收——秋天是收獲的季节,《黄帝内经素问》有“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的说法。此时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天高风急,地气清肃。《说文解字》中说,“秋,禾谷熟也”,因此立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因此对水分需求十分迫切,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的说法,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白菜白菜,立秋快栽”,华北地区的白菜要赶在降温之前及时播种以保证收成。而古代帝王对立秋节气十分重视,周天子在立秋这天要亲率文武百官到西郊迎接“秋气”。《说文解字》中说,“处,止也”,因此处暑代表暑热的结束。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而此时的农作物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山西地区有“处暑,处暑,处处要水”“处暑不带耙,误了来年夏”的说法,可见此时蓄水、保墒的重要性。“白露遍地金,处处要留心”足以说明白露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大豆和高粱,华北地区秋收作物成熟。“白露风吹忙种麦”,可见白露又是一个播种的季节,此时西北、东北地区的冬小麦开始播种,华北地区的秋种也即将开始,要做好送肥、耕地等准备工作。秋分的一大特点就是气温此时开始快速下降,因此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山西地区有“过了秋分秋收忙,五谷杂粮齐上场”的农谚,山东地区有“秋分不收葱,霜降梗要空”的说法,而广东地区则是“秋分雷声响,米价日增长”,可见秋分时节全国各地一片丰收的场景,也正基于此,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同样是播种的季节,此时华北地区要抓紧播种重要的农作物小麦。“寒露霜降到,摘花收晚稻”寒露后天气凉爽,秋高气爽,此时淮河以南地区正是采收棉花和甘薯的季节。江淮及江南的单季晚稻即将成熟,双季晚稻正在灌浆,此时应注意间歇灌溉。 而此时的农谚也恰恰体现出中国南北地域的差异性,在黄河以北的地区,就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而在黄河以南,却成了“秋分早,立冬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寒露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过后,南方地区进入“三秋“大忙时节,收割单季杂交稻、晚稻,播种冬麦,栽早茬油菜。而华北地区地大白菜即将收获,要加强后期管理。

冬藏——冬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是这样表述的:“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水寒成冰,大地开裂。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天津地区有“白菜不怕寒,立冬要砍完”的农谚,而南方地区“三秋”大忙已接近尾声,广西有“立冬打雷,稻谷成堆”的说法,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周天子在立冬这天要亲率文武百官到北郊迎接“冬气”。小雪期间,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在零度以下,此时农民开始给果树修枝,并且对牲畜进行防寒保暖的工作。在陕西延安有“小雪雪满天,来年庆丰收”的农谚,可见,此时降雪既可以缓解干旱,又可对病虫害有抑制作用,更重要的是,雪可以对农作物起到保暖的作用。与小雪节气相似,大雪也是表示降水的节气,只是由降水量不同而有区分,大雪时节,除华南以南地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是“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场景,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在零下10度以下,而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零度以下,此时冬小麦已停止生长。冬至节气在古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日也是周朝一年的岁首。从冬至起也进入到数九天气,此时我国北部地区已经进入到寒冬,而南方此时气温仍然在零度以上,因此在农事上侧重点也不同——此时北方进入歇冬期,而南方多地要做好越冬作物的管理工作。小寒和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处于“三九严寒”,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到农闲时期,此时北方要做好牲畜的管理,而南方地区则要进行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冬雪对农作物的保暖、对病虫害的抑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江苏镇江地区有“腊月小寒接大寒,施肥完了心里安”的农谚,可见此时南方地区主要农事活动是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这是自2004年起连续第16个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国家层面,注重夯实农业基础,建设高标准农田,稳定粮食产量。在脱贫攻坚、农产品供给、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农村改革,乡村治理机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都给予了明确思路。可见,党中央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农业强起来,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壮大。

中華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凝聚炎黄子孙团结奋进的重要文化基因。2016年11月30日,由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二十四节气”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新起点。同时,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至今依然指导和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而二十四节气只是中华农耕文明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它凝聚着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文化精神,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不仅培育了中国人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节律的世界观,也塑造了天道均平、以和为贵的社会生活理想。二十四节气不仅起源于农事,对农事有很大的借鉴指导意义,同时也是鲜活的时间信标,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展现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全面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积极的调适作用。它值得我们用心传承和保护下去,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交响乐章。

猜你喜欢
农谚秋分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蝗虫农谚试析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秋分
秋分
秋日,跑在农谚里的父亲
农谚
20世纪以来中国农谚研究概评
秋分
好雨知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