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父子的传奇与阴影

2019-08-21 17:20董洁林
南风窗 2019年17期
关键词:诺奖布拉格父子

董洁林

1908年冬天,Waratah号邮轮从澳大利亚徐徐驶向英国,船甲板上站着两位低声细语的男人,海风吹打着他们兴奋的脸庞。他们就是历史上同时获得诺贝尔奖的布拉格父子。此时老布拉格46岁,年富力强,而小布拉格仅是个年仅18岁的羞涩青年。现在,老布拉格得到了英国利兹大学物理学教授的聘书,从任教的澳大利亚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而小布拉格也准备去当時世界科研的最前沿剑桥大学进一步深造。

1912年,德国科学家马克斯·冯·劳厄发现,用X射线照射晶体时会形成格子状点阵, 他因此获得了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家们认识到这可能是晶体中的原子对X射线的衍射造成的,但当时物理学界对X射线到底是什么认识不足,很多人认为X射线是粒子,但劳厄教授的实验结果是无法用粒子说来解释的。

布拉格父子同时读了劳厄教授的论文,在剑桥上研究生一年级的小布拉格聚精会神思考了几个月后,假设X射线是波、可以在由原子三维矩阵组成的晶体中产生衍射,该理论漂亮地解释了劳厄观察到的现象。小布拉格首先把研究结果告诉了父亲,精通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的老布拉格立刻心领神会,鼓励儿子于1912年11月把研究结果向剑桥哲学学会报告,该理论后来被命名为布拉格定律。之后几年,一系列卓越的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地从这个举世无双的父子科研团队中流淌出来。

这个故事本来简单而清晰,不少与这个家庭关系密切的亲友都见证了这个过程。然而,社会却有自己固执的逻辑和偏见。1913年10月世界物理学界在布鲁塞尔召开一个主题为“物质的结构”的会议,老布拉格被邀请发言,而小布拉格却未受邀请参会。事后,小布拉格收到了一个有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签名的明信片,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个有出息的后辈晚生来鼓励了。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腥风血雨之时,布拉格父子因用X光研究晶体结构方面的贡献同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一年小布拉格年仅25岁,至今仍然是最年轻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然而,父子俩都没有去瑞典领奖,因为他们都成了战士,奔赴前线为祖国战斗。布拉格定律是他们父子获奖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后来大量的晶体结构得以用实验确立的基础。老布拉格在很多场合公开说儿子就是布拉格定律的首创者,而小布拉格后来持续在科学方面的贡献也举世瞩目。

然而,对小布拉格获诺奖是搭了父亲顺风车的种种谣言确一直如影随形。现在无法查到当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选择给谁授奖的时候曾经如何讨论和筛选获奖者的细节,委员会在确定授奖于布拉格父子时是一致同意、还是颇有争论。 然而,在诺奖委员会为小布拉格开的获奖50年庆祝会上,他还不得不再次澄清自己的确是布拉格定律的首创者。诺奖官方网站也在1915年获奖者专题中刊登了一篇题为“父辈的陷阱(The Parent Trap)”的文章来特别澄清这段历史。

如今,布拉格父子都已经相继走进了历史,历史也在慢慢凝固和远去。可以说,布拉格父子的故事是一曲美妙的科学传奇。然而让人纳闷的是,面对年轻人的非常成就,为什么社会如此固执地认定“不可能”而要令这个传奇蒙上阴影?为什么有那么多成功者要反复强调“师承”的重要性而对年轻人的创造性不愿置信?这仅仅是一些人无意识的偏见和固执,还是功成名就的前辈们不约而同的阴谋?

猜你喜欢
诺奖布拉格父子
聚焦诺奖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不怕贫穷的布拉格
布拉格之旅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