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9-08-22 00:59马明忠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情境探究

◆马明忠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哇吓小学)

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应该拥有自我表现的舞台和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兴趣的重要衡量标准,对夯实数学知识基础、促进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完善有重要推促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通过研读教材、巧设情境、合作探究、渗透数学思想及合理布置习题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中保证学生数学知识得到夯实,能力得到提升。

一、强化数学教材重要性,基于学情设计导学案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更加强调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所忽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知识探究的欲望,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

比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运算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的既有认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导学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为学生后续的计算学习和运算能力奠定基础。由于学生的注意力相对不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选择最佳时间段强化重点学习内容,分不同的课时强化重点知识讲授。比如,在第一课时授课中教师可以选择利用学生既有生活经验知识,探索12减几的退位减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具体操作,体会算法多样性。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时,我在导学案设计中,将多种不同的具体情境表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理解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和学习的快乐。

二、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为教学突破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导学生在自我认知和思考中探寻数学知识的提升,让学生在探究数学内涵的过程中真正感知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更好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我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收集超市商品货架上带小数的标价,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具有代表性的标价列举出来,如30.64、15.60、45.00等,提问学生商品标价中为什么小数点后又有两位小数,标价中出现的“0”能否删掉,删掉后售价是否会发生改变?这样,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有效唤醒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又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我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生活化问题情境:李华的爸爸去商店买茶叶,有一个长方体的茶叶筒和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筒,它们的高度和截面周长都相等,买哪一个比较划算呢?通过这样新奇的提问让学生陷入思考,产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欲望,借此问题有效的将“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点引入到数学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实践能力

注重学生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有效教学模式,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凸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交流讨论数学知识,在相互分享观点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在畅所欲言的轻松课堂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时通过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分别认领不同的探究任务合作学习,亲身经历不同图形面积的探究过程,在完整的探究中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同时让学生自主观察和掌握多边形的推导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在自主分析和归纳相关的知识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回家量一量家里的客厅面积、不规则的操场面积,在动手实践中加深知识内涵的理解。同时,针对较难的不规则图形求面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有效驱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四、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有较为完善的思维逻辑能力理解数学基础知识概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到数学的思维,领会数学思想。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让教师更多将教学关注点放在了基础知识技能提升上,其背后蕴藏的数学思想没有得到很好地引导传授。作为数学知识的精髓,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掌握清晰的解题思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比如,方程思想的核心在于建模和化归,教师在教学《认识方程》一课时,可以将这两种数学思想有效融入到课堂中,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建立方程模型,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并从中将抽象的数学问题抽离出来,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在等量关系的确立和经历建模的过程中逐步巩固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解简易方程”为例,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出示情境,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到数量关系并用方程表示,在有效的教学引导中让学生自己掌握数学思想,发现数量关系和列式关键,帮助学生对数学解题思路有深入的了解。

五、合理拓展习题演练,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习题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各种习题的练习,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解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知识讲授完毕后合理设置习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难题,提升其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推进深化,使得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最新要求,需要教师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重要的教学目标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能够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新知识,在持久的探究数学知识欲望的驱使下拓展数学思维、掌握解题思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