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点外卖了吗?

2019-08-24 08:40陈宇宏
西部大开发 2019年7期
关键词:餐盒订餐商家

文 / 本刊记者 陈宇宏

要说刚过去的3个月里,什么剧最火?那答案无疑是《都挺好》了。剧里的苏家老爷子苏大强,“作”起来怕是无人能及了吧。还记得苏大强自己偷偷点外卖反而吃坏了肚子的情景吗?经常吃外卖的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呢?

当前,网络点餐已成为一种潮流,网售食品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外卖食品安全隐忧不容忽视。调查发现,商家卫生环境、外卖平台入驻标准及外卖平台责任意识成为外卖食品安全隐忧的三大关键因素。外卖行业监管主要涉及市场监管局、通信管理等部门,如何加装“安全锁”,以缓解公众“舌尖上的焦虑”,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

“点外卖”改变生活方式

根据艾媒咨询权威发布《2017-2018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增速持续放缓,但仍有一定上探空间,2017年外卖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近25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在线餐饮外卖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其市场发展未来已进入稳定期,在线餐饮平台发展的重点应从增量转向用户存量的挖掘,配送效率、服务体验、食品安全将是未来竞争的重点所在。

外卖不仅深度渗透进写字楼、办公楼和格子间里年轻人的日常餐饮,甚至在紧锣密鼓的春运车厢里,只需在“铁路12306”APP上,提前一小时预订高铁外卖,就不用再吃“火腿肠+方便面”了。

外卖风行,有人点赞,有人反对,但毫无疑问,外卖成了都市年轻人常见的饮食方式。

外卖小哥们集体出发分赴各个区域的送餐岗位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推动着民族间的相互融合,还能一定程度代表中国优秀的文化。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随时随地享受美食的新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外卖服务方式的诞生,更好地满足了这部分群体的需求,让人们由原来的吃饱变为了吃好,通过预约专业的厨师去制作食物,实现了社会中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大减少了人们的做饭吃饭时间,提高了社会效率。另一方面,外卖还解放了厨房,也解放了家庭主妇,将专业的事交给更专业人士去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新的饮食文化。

当然,外卖有利也有弊。中国饮食文化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聚食制长期流传,是中国人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重视食材、顺序、餐具,满足了人们的审美与礼节需求。而传统烹饪中的精华,也无法在一份外卖中得到体现。

但不管如何,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生活中,点外卖渐渐成为年轻人热衷的选项。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外卖塑造了新的生活模式。而在未来是否会形成别样的饮食文化,也未可知。

外卖食品更应关注安全

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发展迅猛,市场日趋庞大,但外卖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消费者在享受外卖便利的同时,面临人身和财产安全风险问题。外卖消费过程中的卫生安全保护意识以及对外卖行业的监管等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应尽快寻找解决途径。

据一家研究机构对150名消费者调查显示,使用网络平台购买外卖的人员多为18-30岁,有138人订购过外卖食品,占比92%。订购频率方面,最多的为1~2次/月的有78人。消费者订购外卖的主要原因是方便快捷,共有124人选择这样的答案,占比89.86%。由于卫生安全而选择订购外卖的消费者有6人,占比4.35% 。在订购外卖时,外卖食品的味道成为关注的最主要因素,共有110人,占比79.71%,而相对于价格、味道、口碑,对于外卖食品的卫生安全保证关注度较低,共83人,占比60.14%。

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差,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偏低,卫生安全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被调查者在网络平台中消费外卖食品时,有很大一部分人都经历过外卖食品安全问题,共60人,占比43.48%。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异物、变质及用餐后出现不适等问题,遇到最多的问题为食物中出现异物(头发、虫子、钢丝、塑料片等),占比55%。然而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选择维权人数的占比为75.33%,维权方式集中于联系商家索赔以及反馈给网络外卖平台。而占比24.67%的公众选择不维权的原因主要是觉得麻烦,浪费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大多受调查者认为外卖行业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具有对财产和健康的较大危害性,但是却仍有一部分人怠于用实际行动维护自身利益。

调查数据显示,150位被调查者认为造成外卖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家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占比79.33%,而对于认为是因为相关法规不健全的影响有81人,占比54%。对认为我国单独出台具有强制力的相关外卖法律规范有必要的占比为88.67%。对自己的外卖食品消费安全意识高低评价中有80人认为自己安全意识一般,占比53.33%。这反映了被调查者一方面对外卖食品充满担忧,另一方面维权意识怠于苏醒,更多的是寄希望于政府和商家的主动作为。

根据调查分析表明,现实生活中存在在线宣传“高大上”,线下制餐“脏乱差”的现象,暴露出在该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面临巨大考验。外卖消费过程中的卫生安全保护意识,以及对外卖行业的监管等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更好地推进外卖食品责任保险,需要第三方外卖平台、外卖商家、消费者以及政府部门等多方齐心协作,共同努力。

有专家建议,从各地实际出发,出台地方性法规。一是提高准入门槛。餐饮行业是个特殊行业,从调研情况看,有关各方都建议提高餐饮单位的准入门槛,提升入网餐饮单位档次和水平,切实改变量大面广的小微餐饮纷纷涌入线上订餐的无序局面。二是提高餐饮单位加工透明度。推广“阳光厨房”,要求订餐平台在订餐页面显著位置提供视频链接,方便消费者更好地实施监督。三是提高监管有效性。建议规定业务范围,经营范围超过全省半数地市的平台应设立省级分支机构,成立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的机构,对每年抽查和监测的数量等也要作出相应的比例要求。

买菜也能点外卖,首个饿了么“未来菜场”现身武汉

如何让外卖吃得更健康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诚信发展报告》显示,网络订餐成为投诉量前5位的行业。如何才能保证百姓手中的外卖吃得更健康?这也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整治外卖乱象,必须线上线下一起发力,特别是要激活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的自律监管职责。”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规范网络餐饮服务,必须抓住外卖平台这个“牛鼻子”,通过平台监管入网商家。

比如在商家准入环节,外卖平台要落实审查责任,确保入网商家具有实体经营门店的资格,消灭“黑作坊”。在生产环节,平台要加强抽查检测,确保线上线下餐饮服务同标同质,严查“双重标准”。在配送环节,平台要确保送餐人员个人卫生,容器、餐具、包装等无毒、清洁,严控“配送污染”。

比如在北京,网络订餐平台成立自律共建联盟,推进“阳光餐饮”,已有几千家餐饮企业在订餐平台上启动“后厨直播”,确保“所食即所见”;在武汉,外卖商家在食品包装上贴出“食安封签”,给外卖系上“安全带”,顾客收领前不得破损;在南京,市场监管部门和外卖平台会安排“神秘买家”,随机抽查商家的品质,一旦发现不合格商家,立即停止合作。

应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的建立。当前,外卖垃圾普遍存在回收难的问题,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发泡餐盒基本处于无人回收的状态,透明的塑料餐盒虽然可以回收,但回收量也很少。

透明的PP塑料餐盒可以回收,但必须是干净的,不干净的不要,发泡餐盒等其他类别的外卖餐盒基本不回收,因为太便宜了,很难清洗也很难卖出去。

在外卖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背景下,如何减少外卖垃圾,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近期,美团与饿了么相继添加了“无需餐具”备注选项,并制定中长期环保计划,包括免费向商家提供环保餐具试用并统一对接优质环保餐具供应商,为承诺使用“环保餐盒包装”的餐饮企业点亮环保标识,制定外卖行业环保自律公约等。

不少居民都表示:“要减少外卖垃圾,一方面,应当提倡大家尽量少点外卖,多走出去用餐;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的建立,让垃圾变废为宝。”对于大量无人回收的发泡餐具,不少人呼吁,应建立起相应的补贴机制,鼓励对废弃塑料等再生资源进行回收。

建立营养标识全面服务。除了关注食品安全,如今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营养均衡。据网络订餐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目前外卖消费中,排名第一的订餐时段是午餐,其次是夜宵、下午茶和晚餐,排名前三的餐品类别是中餐、甜点饮品和西餐,消费者最爱订的菜肴是简餐类、盖浇饭类、米粉米线面条类。这些食物大多重油、重盐或重糖,长期食用不利于身体健康。有商家瞄准其中商机,开始给外卖简餐标注营养成分,让消费者可以直观控制摄入量。

今年3月,饿了么、百度外卖启动了网络订餐菜品营养标识试点,共有来自30家餐饮企业的1857家商户给餐品进行了营养标识。

同事赵先生对这项服务很满意。“我在减肥,比较在意食物热量,选外卖时能一眼看到营养成分,可以帮助我控制摄入量。”他说,营养标识不仅受到女性认可,男性也喜欢。

中国营养学会已经和饿了么、百度外卖签署《网络餐饮营养与健康社会共治合作备忘录》,评估网络订餐人群的膳食结构与营养摄入状况,推动更多餐饮企业参与营养标识试点。“希望更多商户能把菜品的基本成分提供给我们,我们按照相关计算可以给出准确营养成分,方便消费者进行饮食的健康管理。”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王竹说。

猜你喜欢
餐盒订餐商家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关于树叶餐盒的发展及推广对策的研究
动车订餐
13号餐盒柜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
13号餐盒柜
诚信乃是商家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