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019-09-09 01:13罗加兰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罗加兰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科目之一,目前,数学教学强调“以学为本”,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学习,却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从效果上分析,如果学生缺少学习兴趣,那就就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致和学习期望。据此,本文小学数学教学为例,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正所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也就是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讲,唯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数学有持久的热情,才能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和生活技能。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疑问、发现学生优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等途径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爱学、能学、会学、乐学。

一、以学生为本,改善教学内容

(一)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小学数学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自主的参与学习并且学会做题或者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的起始阶段,對于知识积累相对比较薄弱,多很多数学知识缺乏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教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出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注重教材内容的科学合理化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对数学学习感兴趣,那就要注重教材内容安排的合理性。教学内容要完全符合学生基本的需求,遵循适度、适量的原则,选择一些趣味性、幽默性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挖掘更深的数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并且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也要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切忌混乱,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学生自信心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逐渐培养成。

二、关注学生身心,渗透激励教育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讲,正处于学习的开始阶段,学生对于教师的激励、鼓励都能在内心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从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信心。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正确认识激励教育的价值,将之融入数学教学工作之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以鼓励的态度维护学生的学习信心

小学生在学习思维上较为薄弱,但是却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往往教师提出问题,小学生都会问:“为什么三角形内和是180度?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形四边形却不行呢?”,虽然问题都很简单、幼稚,但也是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要适当的给学学生肯定和支持,切忌批评学生,在学习心理上维护好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交流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和学生深入的交流共同,一起对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更加深入而细致的讨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以朋友的姿态和学生共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偶尔表现出自己的疑惑,给学生某种暗示:万事都没有绝对,以此来逐渐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而一旦他们形成了交流学习的习惯,就很容易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满足,从而收获满满的学习兴趣。

三、推进教学方法、方式创新

(一)积极利用生活教学法,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要利用生活教学法引入生活实例,这里可利用的生活实例其实非常多,超市买东西、计算自己的零花钱等等都可以用到多位数乘一位数。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在课余时间去探索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存在的多样化,也能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探索数学的学习,真正的掌握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与生活产生巨大的探索兴趣。

(二)加强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解决问题时懂得制式之间的关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去探索多元化的解决方式,进而得到问题结果。如:小学数学计算时,如果是刚刚学完竖式计算法,那么学生在计算时基本上都是局限在竖式的使用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一下口算、估算、拆减法对多位数加减题进行计算。如对35+47=?如何计算,可以按照正常的竖式计算,也可以用(30+40)+(5+7)=?的拆加法计算;甚至是还可以用32+(3+47)=?的补整法计算,这些方式,虽然课本并未涉及,但是这样的教学,学生既可以使得基础知识得到巩固,还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学生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结合模型串联,吸引学生学习目光

小学生对于玩具或者是模型都很感兴趣,这样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引入模型教学。学生借助多样的模型,能够在学习过程对数学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运用模型、图形的可变性将学生所学知识根据存在关系串联起来,将学生学习中那些很难理解的知识通过模型给学生展示,让学生进而在大脑中建立起系统化的知识框架,让其通过其中的一个点联想到与其相关的知识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根据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况,从提升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渗透激励教育以及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三个方面优化数学教学,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关注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得到最优化提升。

参考文献:

[1]文世全.小学数学如何在简约教学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6):122-123.

[2]孙莉.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祖国, 2017(4):191-191.

[3]马国娟.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中华少年, 2017(10):160.

[4]吕广乾.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考试周刊, 2017(35):77-77.

[5]田伦刚.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东西南北:教育,2017(5):57.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