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09 01:13倪新财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历史教学初中

倪新财

摘要:中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尤为重要,让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是广大教育者的共同目标。初中历史教学对发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促进作用[1]。民族文化具有大众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都会有所接触,如果把身邊的民族文化资源向学生提供可用性材料,适当的把它引进历史课堂,也可作为一种好的教学资源能够运用,使教师能够借助它实现教学目标[2]。但根据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民族文化在历史课堂中的价值还没有凸显。本文主要结合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典型的侗族多耶民族文化,通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入多耶文化的教学实践,让多耶文化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运用,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升的同时还进一步深刻了解多耶文化。让侗族多耶文化得以传承。

关键词:民族文化;初中;历史教学

一、选题缘由

初中历史教学对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政治价值,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承的意义不言而喻,但目前民族文化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中所占的份额较少,传承明显不足[3]。如果教师把民族文化与历史教学相结合,不仅能让民族文化作为历史教学的辅助材料,而且也可以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价值。民族文化走进历史课堂在促使历史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和传承进而对学生学以致用意识的培养大有裨益。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案例进行参考,在新课导入中、在教学小结中、案例分析引用的材料中、渗透三江侗族自治县多耶民族文化,是较好的教学途径;这也说明了民族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可用性,力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摸索历史教学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模式,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研究意义

民族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需要我们结合教育的手段去发挥它的价值,同时,民族文化也是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历史教学关系密切[4]。 民族文化具有细雨润物的功能,让民族文化走进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促进学科整合推动历史教学改革深入人心,让学生在相对熟悉的民族文化中轻松地、有兴趣地学习历史知识,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学习能力和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5]。教师要用发现的眼睛多挖掘学生身边的历史资源,这样既可以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便于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教学实践——侗族多耶唱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 侗族多耶的传承

“多耶”在侗语中是众人牵手踏歌跳舞之意。侗族“多耶”文化发展至今已超过千年历史。在重大的节日里,侗家儿女穿上盛装,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随着节拍起舞,“多耶”拉近彼此的距离,加强了民族内部的交流和了解,把侗家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寻找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宿感[6]。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侗族多耶的发展曾是艰辛而曲折。如今,国家大力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增强人们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担起保护与发展的责任。民族文化走进旅游景点,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等等,侗族多耶的传承与发展道路将越来越宽广。

(二) 侗族多耶的氛围和内容

侗族多耶一般在一些庆祝活动时为了增加节庆的气氛和突出活动主题,几个、几十个或几百个人手拉手围成一圈而进行的百人多耶千人同乐的大众化歌唱活动,把内心的语言以歌颂的形式唱出来。多耶的主题可以为歌颂生活、歌颂党恩,歌颂友谊情怀等。

(三) 侗族多耶歌唱《盛唐气象》

1、教材分析: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盛唐气象》,写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和中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政治开明,文化发达,民族关系融合,对外交流频繁的景象。盛唐不仅是唐朝繁荣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这样的盛唐气象很值得用“一领大众和,百人多耶千人同乐”的大众化的歌唱形式——侗族多耶,来赞颂。同时论从史出,以古论今,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扶贫攻坚的大政策下所带来的国家繁荣与富强。

2、教学实施:(1)在导入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欣赏历届全县侗族多耶比赛的精彩视频,激发学生对多耶的兴趣,同时知道多耶的内容,多耶的演唱和编唱方法。(2)依据插图和视频引导学生学习《盛唐气象》的内容。(3)引导学生编唱侗族多耶歌颂盛唐气象:

3、多耶歌:盛唐气象“多耶唱”,经济繁荣新气象;耕田改用曲辕梨,灌溉农田用“筒车”;陶瓷最美唐三彩,都城长安大都会。盛唐气象多耶唱,民族交往与交融;民族政策真开明,唐太宗为“天可汗”;松赞干布求太宗,文成公主嫁入藏;尺带朱丹求中宗,金城公主嫁入藏;社会经济促发展,汉藏关系增友好。盛唐气象多耶唱,社会风气真开放;妇女活动闹翻天,骑马打球又拔河;射箭弈棋样样会,衣食住行样样学。盛唐气象多耶唱,文学艺术真多彩;诗歌创作黄金时,全唐诗近五万首;李白诗歌传千年,后人尊称为“诗仙”[7];杜甫诗歌写实情,后人称他是“诗圣”;唐朝中期白居易,直白如话最简易;颜筋柳骨书法妙,立本道子画艺高。改革开放新气象,科教兴国大方向,扶贫攻坚得民心,年比一年变了样。

4、教学体会:这一次教学尝试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老师们的很好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学到了侗族多耶的基本的编唱知识,训练了学生们的侗族多耶的演唱技能。在快乐的歌声中掌握课文内容,提升对知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达到了传承民族文化与提高教学质量的预定目标。

结束语

让民族文化走进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无论对提升学生判断思维,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还是民族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突出办学特色和影响力,有助于増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与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8]。

参考文献:

[1] 马晓红.中学历史教学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7(13):69.

[2] 毛秀琴. 民俗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章太长.浅谈历史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以广西防城港地区为例[J].教育导刊,2014(09):73-75.

[3] 李梦莹. 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 童绍英.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结合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5] 于萍,廖碧霞,黄建勇.浅析三江侗族多耶节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功能[J].市场论坛,2013(06):34-36.

[6] 吴慧姿. 论侗族优良民俗的德育功能[D].中南大学,2012.

[7]杭建华.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的探索与研究[J].学周刊,2018(30):61-62.

[8]陆继锋. 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历史教学初中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