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探析

2019-09-09 01:13王纳敏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法教学语义

王纳敏

摘要: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上课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让学生感到枯燥而乏味,上课效率不高,成績提高较慢。如何上活高中英语语法课,提高语法课的教学效率,是高中英语老师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研究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旨在为高中语法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法教学;语义

目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以学生记忆模仿和机械重复为主要教学方式,即教师大量讲解语法规则,学生被动记忆,进行机械性重复训练。长期以来,学生对语法学习缺乏兴趣,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停留在知识层面,不能分析、理解和运用。通过从认知的视角分析高中语法教学,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语法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普遍规律和认知规律的关系的一个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假说是: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是一个结构有序的、由语言的构式组成的清单库,与社会、文化、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认知语言学研究语义的理据性,强调语言意义的体验性(戴卫平 2014)。认知语言学是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在认知语言学里,语义被赋予重要地位。语义先于句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句法。语言的意义来自于人的概念化的过程,意义的构建过程就是概念化的过程。

认知语言学分为认知语义和认知语法两大领域。认知语法强调用语法之外的因素来解释语法现象,强调的是基于用法的模式,具有三大理论基础:(1)语言单位的象征性特征;(2)语法结构基于用法模型的特征;(3)语法结构具有网络模型的特征(戴卫平2014)。本文主要从认知语法的角度,探讨设计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

“认知语法的出现标志着语法研究从注重形式转向注重意义,形式和意义密切结合起来。”(王寅2006)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不是掌握语法,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意义。下面将以高中语法中的几个代表性的语法点来说明认知语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强调句式

强调句式是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中涉及的语法点。大部分高中英语老师在讲授该语法点时采用演绎法。即先告诉大家强调句式的结构:“It is+被强调部分+that/who+其他”,然后给大家例句如:”I met my friend on the street yesterday.” 最后给大家留任务,对句中各个句子成份进行强调并且在课下做各种有关强调句的练习。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所留下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句式结构记忆不深的同时还不能灵活运用。

从认知的视角去讲解这一知识点,首先让学生们明白强调句的产生原因,即为了强调。在汉语中人们交流有时为了强调,采用不同的语气、重读不同的词或者调整语序的方式。例如,“我在街上碰到我的老师了”。在这句话中,如果重读“在街上”,则强调的是地点,表明说话人想要告诉听话人自己是在哪里碰到的老师,而且表达出不可思议的感情。而如果重读“我的老师”则强调的是碰到谁了,即动作的指向对象,即仅表示陈述一种事实,其他的感情色彩并不浓厚。

(二)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也是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涉及的语法点。很多英语老师在讲授该语法点的时候总是习惯列出很多条变化规则然后让学生们去做题。结果学生们题目做的云里雾里,正确率不高的同时做题速度还慢,好多学生甚至需要看着笔记去做题。这样的效果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

从认知的角度去讲解这一知识点,教师需要发掘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一步先让学生们明白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含义,在讲解含义的时候,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同时加以举例。直接引语就是指一个人说的原话,如:“我饿了。”而且通常是带引号的句子,句子形式一般是简单句。间接引语就是另外一个人转述这个人的话,如:他说他饿了。间接引语是不带引号的,它的句子形式通常是复合句比如宾语从句。然后设计真实语境,三个人为一个小组去体会这个语法点的含义及实际用处。然后让大家说各自的体会,在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过程中需要做哪些变化或者注意的问题。最后总结出4种变化,5种句式,6种时态,7种不变的规则,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很深刻地理解到规则的用处何在并能灵活记忆和运用这些规则。

(三)名词性从句

名词性从句是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中涉及的语法点。大部分高中老师在讲授该语法点时先是罗列框架,名词性从句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然后分别讲解各个从句的考点,结果导致学生们不仅容易混淆各个具体从句而且还不会运用。

从认知的角度去讲解这一知识点,教师首先应该告诉学生英语中从句的由来,即外国人为什么要用到从句。举个例子,“我讲了个故事”,翻译成英文是”I told a story.”这时,宾语是story.是一个单词。而如果外国人想表达 “我告诉大家我赢得比赛了。”翻译成英文是 “I told that I had won the game.”这时,宾语是整个句子 “I had won the game.”我们称之为从句,意为从属的句子,同时它又是充当宾语的作用,所以被称之为宾语从句,剩下的部分为主句。另外一个例子是关于主语从句的,如:汉语“他的答案是正确的。”翻译为英语是 “His answer is right.”其中,主语是 “his answer”.是一个短语。如果想表达“他所说的是正确的”,英语的表述为 “What he said is right.”其中,主语是 “What he said” 是一个句子,又因为其充当主语,所以被称为 “主语从句”。同类,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含义。然后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再去讲解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的相关用法。如此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刻理解名词性从句的知识而且还能灵活运用他们,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认知语言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虽然认知语言学强调以意义为中心,语义被赋予重要地位,但它并不排斥语法教学中的语法规则,只是强调在语法教学中意义应优先于规则,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语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探讨如何把意义和规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在运用认知语言学进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教师所引用的例句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低于或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给语法教学带来困难。

第三,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认知语言学时,为了强调意义的重要性和引导学生准确地运用语法,教师所引用的例句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教师要坚持把認知语言学原理融入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帮助学生从意义的角度去认知语法,形成一种语法学习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结论

语法在高中英语课堂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人的认知与现实的关系,进而分析语言,对语言系统做出了全新的解释,也给语法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与契机。高中语法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语法分类并对词法与句法进行割裂教学,而应该审视整个语言系统和语言使用环境,认清现实、认知与语言的关系,运用科学的“语法观”去优化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参考文献:

[1]Evans,V.&M.Green.2006.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Bybee,J.L.2008.Usage-based grammar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In Robinson,P.&Ellis,N(Eds.)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3]戴卫平.2014.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4]教育部.2019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王寅.2006.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语法教学语义
语言与语义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构式语法与句法浅析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