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

2019-09-09 01:13杨欣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梳理整合思维导图

杨欣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新接触的学科。很多孩子在学习历史时都为如何记住众多知识感到困扰。在常规复习中大部分孩子都依赖老师印发的提纲,认为“背多分”。在试题日益强调考察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归纳、表达能力的当下,只依靠简单的背诵无法取得理想分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课堂上老师们通常会经过精心的课程设计,用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索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在临近期末复习任务增多之时,教会孩子们使用思维导图理清知识脉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思维导图;梳理;整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介绍了自隋唐到清朝前期大约一千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涵盖内容丰富。临近期末,同学们面临艰巨的复习任务。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背诵提纲充满依赖。诚然,背提纲是一种复习的方法,但是过于机械,对于掌握单独的知识点有用,但面对综合性材料题和论述题的时候,很多同学还是没有办法取得高分。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能建立历史事件间的联系,对史料的归纳、分析、提炼能力有待加强。在学习使用了思维导图之后,同学们面临的这些问题很多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思维导图(Thinking map)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个小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在历史复习课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建立联系,更加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使用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也能达到不同的要求。

一、在复习单独的具体的知识点时,使用流程图(flow-map)能帮助学生快速有条理的掌握知识。下面以“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这一内容为例: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流程图非常简单明了的将“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概括出来,清晰展示出这段历史过程中的两位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功绩,蒙古(元)统一的进程等知识点。

二、在复习隐含因果联系的历史事件时,使用复合流程图(multi-fllow map)能帮助学生理清前因后果,全面有效的掌握知识。下面以“闭关锁国”政策这一内容为例:

用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内容,学生可以快速找到“闭关锁国”政策对应的多个原因和后果。

三、对相同主题的知识进行整合时可以使用双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这种思维导图非常适合对两个以上主题相同的知识点做对比,分析其异同之处。

通过不同色彩的标识,学生可以清晰看到明清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以及其相同部分,迅速了解两者间的异同。

四、在梳理整册书的知识结构时,思維导图也是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使用树形图(Tree map)对整册书的内容进行分类,这个过程也是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

经过这样的梳理,学生对整册书内容有了整体回顾,接下来就可以对小分类继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复习。

五、思维导图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事项

在历史复习阶段,思维导图是很好的理清历史发展顺序和内容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框架,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观的行程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的发挥思维导图的复习作用,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一)了解学情,恰当运用

了解学情包括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还包括学生对历史教材的概括分析能力,这些是思维导图绘制的基础,决定思维导图使用效果的还包括学生对思维导图自身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在学生有了这些基础能力之后,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才能够完整而细致的囊括历史知识,将某一知识或者某一系统的知识详细完整的展示出来。这也是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历史框架的重要的条件,对学生历史思维的行程和历史观念的行程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指导中,很容易出现对学生武断的评价,在学生绘制思维盗图的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积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批评下,很容易受到打击,影响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还容易将自己的思维灌输给学生,学生缺乏自主性,学生的思维导图缺乏自主思考,使得思维导图形式化。因此,在使用思维导图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己的操作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进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当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对分散的知识可以进行联系、比较、延展、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英)巴利.博赞著,卜煜婷译《思维导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赵冬青.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J].学周刊.2019(5):53-56.

猜你喜欢
梳理整合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