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绘本戏剧活动体系的建设探究

2019-09-10 07:22曹晓英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本剧戏剧绘本

曹晓英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绘本故事和戏剧类的内容,这些内容呈现形式活泼直观,非常適合教师进行演绎教学设计。精心筛选绘本戏剧内容、创新绘本戏剧表演形式、创编绘本戏剧脚本、拓宽绘本戏剧训练,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深刻心理触动,其助学效果会更为丰富,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做更多实践尝试。

一、筛选戏剧绘本内容,创设适宜活动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极为丰富,特别是低年级教材之中,有比重较大的绘本戏剧性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深受学生的青睐。教师在教学布设时,不妨以课堂演绎形式展开操作,让学生有更多地机会参与到课堂演绎活动之中来。戏剧表演涉及声音、画面、语言、表情、动作,而且有鲜明的角色,教师让学生自然进入演绎之中,给学生带来的学习体验是多方位的,其学习认知也是多维度的。

例如,教学部编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曹冲称象》,这是一篇绘本性故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相关插图,并要求学生阅读故事情节内容,将曹冲具体做法梳理清楚,然后给学生布设了演绎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现场演绎这个故事,将曹冲称象的过程展示出来。小组组长要做好分工,并对人物台词进行集体设计,看哪一个小组表演最为真实。学生听说要进行课堂演绎,都显得特别激动,纷纷参与小组讨论学习,对人物台词、动作和表情等细节展开研究。课堂彩排时,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给学生一些建设性建议,确保演绎能够顺利推开。课堂演绎活动正式启动后,教师以抽签形式决定小组出场顺序。学生都能够倾情投入到在演绎中,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起来。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演绎任务,并跟进指导,让学生重点展示曹冲称象的环节,对人物台词、动作、表情等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确保演绎活动顺利推进。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情有独钟,教师做出针对性发动,自然能够获得丰富操作效果。

二、创新戏剧表演形式,强化课堂活动指导

课堂演绎活动形式众多,教师要有自觉选择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感受演绎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给学生提供更多认知内化机会。课堂演绎大多以互动合作形式推动的,教师要注意从不同视角展开教学布设和引导,让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形成崭新认知基础。角色朗读、小品演绎、诵读与造型、哑剧、快板等,都属于课堂演绎可以选择的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展开匹配性设计,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演绎环节。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却能够反应深刻的哲理,给读者带来一定启迪。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图画展开教学引导,让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然后让学生讲述故事主要内容。学生对故事都比较熟悉,自然能够顺利讲述清楚故事细节。教师让学生对不同人物语气语调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让听众能够听出不同角色的不同性格特点。学生开始思考角色个性,自发展开学习讨论,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为让学生能够同时饰演不同的角色,教师给学生做出示范操作。学生情不自禁模仿教师进行演绎,教师给学生以个别辅导。为激发学生讲述故事热情,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讲故事比赛,选出小组“故事能手”,学生积极响应。

教师让学生饰演不同的角色,以评书形式展开课文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发。学生习惯合作演绎,对一个人的表演还不是很习惯,其挑战性更强,对学生带来的历练也更强烈。小学生对表演有特殊敏感性,教师利用这样的活动展开调动,其教学效果显著呈现出来。

三、创编戏剧演绎脚本,提升演绎活动品质

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可以为学生提供演绎机会,如果让学生介入课本剧创编活动之中,给学生带来的是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创编课本剧的能力还比较有限,教师需要给出更多的引导和提示,或者给出创作路线规划,也可以师生共同合作,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处理,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操作的机会。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展开集体操作,集合集体智慧,对教材进行适度整合。这个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训练,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狐假虎威》是寓言故事,带有很强的故事性,也比较适合课堂演绎活动。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堂演绎感知水平,教师给学生布设了课本剧创编任务:学习小组集体创作课本剧,对剧中角色进行性格分析,结合课文相关内容,设计适合的台词、动作、表情,将脚本提交到班级,由集体筛选,看哪一个小组创编的课本剧更具有特色,能够准确表达故事内涵。在具体讨论时,大家踊跃发言,给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教师深入到学生创作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专业指导,确保课本剧创作顺利进行。课堂选拔阶段,学习小组派代表进行课本剧的解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评价,利用负分形式展开排名操作,将课堂带入特定情境之中。

教师利用创编课本的机会,给学习小组布设了具体的操作任务,成功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从学生具体表现中能够体察,教师教学设计是比较正确的,能够给课堂注入丰富活力。

四、拓宽戏剧训练域度,打造教学活动品牌

演绎训练不能局限在课堂之上,教师需要有拓展意识,利用更多时空条件,为学生布设更多表演任务。演绎活动是一种学习方式,不需要追求特定的客观条件,让学生自觉展开学习实践,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历练。如果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之中随时展开演绎操作,或者给学生布设一些亲子演绎活动,其教学激发动力会更为强劲。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演绎活动形式众多,如果教师能够将教材内容移植到生活之中,其助学效果也会更为突出。如《我要的是葫芦》,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并对人物展开细致分析:仔细观察插图,从这个人的表情动作上,你能够看出什么呢?学生开始思考讨论。为给学生带来丰富学习感知,教师在教学结束后,为学生布设一个课外演绎任务: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种葫芦的人,一个是邻居。回家之后,与父母合作,进行分角色表演,一个人负责旁白,一个人饰演种葫芦的人,一个人饰演邻居。利用手机录制成音频材料,然后传递到班级网络交互平台上,我们要进行筛选,以便放到教室大屏幕上。教师任务布设后,立刻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教师事先跟家长做过沟通,让家长积极配合学生演绎。很快,便有作品传递过来,教师经过反复筛选,确定了展示方案。

教师为学生布设一个延伸性演绎任务,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亲子演绎活动,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特别是让学生录制成音频材料,无疑给学生带来更多期待。

总之,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展开教学布设,充分利用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调度,让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演绎体验,对全面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有积极促进作用。教师在对学生绘本戏剧演绎活动体系构建时,需要有更多教情和学情调查,以提升教学的适配性,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顺利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城中实验小学(214400)

猜你喜欢
课本剧戏剧绘本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传统戏剧——木偶戏
绘本
绘本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绘本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