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在品味细节中放彩

2019-09-10 07:22陈章冬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后羿大禹尝试

陈章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点,提升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必由之路。”在语文教学时,我尝试利用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关的教学策略,弥补学生的缺点,组织学生尝试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抓住作品的细节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放飞想象,发展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个特点,组织学生参加到若干次想象和猜想活动中。基本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围绕文章的题目和文章中的插图展开猜想,说说文章的内容主要是什么;其次,围绕文章中的描写细腻处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展现出相关的画面,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尝试围绕文本中的留白处展开想象,说说文章中隐藏的信息。如此,充分发掘文本中可发挥的延伸点,让学生在想象中阅读,在阅读中想象,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组织学生阅读二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时,我就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猜测文本中的内容。首先,围绕文章的题目展开想象,猜测故事情节。学生在阅读题目、观察插图后提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大禹治理水灾的过程。”“大禹为了治水,想了很多的办法”。“大禹为了治水,连家都顾不得了”。“大禹治水,不是想办法阻挡水,而是疏通它们”。……我又引导学生围绕其中的细节展开想象:“天蒙蒙亮的时候,大禹做了什么;晚上的时候,他又是怎样的;他的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从文章中找到了相关的细节部分,感受到了大禹伟大的形象。我鼓励学生在头脑中展现出大禹的形象,体会其行为,并鼓励学生想象:“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大禹呢?”学生认为:“大禹是一个坚强的人。”“大禹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大禹肯吃苦,肯帮助众人”。我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从这些细小的描写中,大家看到了大禹的精神,这种描写就是细节描写。”如此,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中,由具体文字到写作方法,由语言到策略,因为这样的想象建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受更为真切,因而想象的效果也会更好。这一种基于文本的再造想象,能促使学生积累文本语言,体会作品的情感,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积累建构,习得语言

语言建构和应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组织学生阅读作品细节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尝试阅读文本细节,挖掘其中的词句,尝试通过替代法换掉其中的词句,并对比分析它们的差别是什么。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尝试模仿文章中的细节内容展开仿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习得语言,掌握了语用方法。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我在教学中便引导学生围绕其中的细节进行语言实践练习。我首先鼓励学生找出其中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它好在什么地方。有学生找出了黄山石像猴子的这一段描写,认为“这里很形象地展现了奇石的状态,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只小猴子变成的石头”。“本来静止不动的石头,因为作者的比喻,突然就变得可爱起来了。”我鼓励学生尝试将“陡峭、抱、蹲”等换成其他的词语,并进行比较,学生发现这里的用词十分准确,一方面展现了山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猴子”的动作。我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仿写的活动,尝试运用比喻的手法,并适当地选词。学生造出了“山石高耸,好像一个昂首挺胸的巨人在欣赏整个黄山的景色”。“这块方方正正的石块,躲藏在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后面,像机灵的海绵宝宝,在偷偷地观察周围有没有危险”。“这块石头很大很圆,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圆盘似的月亮,挂在茫茫宇宙中。”……这样的一个个充满想象又描写得分外具体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了斟酌词句的魅力,发现到文字的优美。而且,在对比分析和模仿创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词语,更展开了积极想象和创造,通过领悟的方法展开语言积累。这是一个进行语言实践的动态过程,学生在想象和思维活动中调动自己的内需,将语言建构和运用落到了实处。

三、渗透人文,浸润情感

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之一。因此,在展开语文实践活动的时候,也要注意将人文因素渗透到其中,促使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我鼓励学生围绕作品中的细节进行感悟,展开演讲活动,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25课《羿射九日》一文不仅介绍了一个神话人物,更展现了古人所推崇的精神。我鼓励学生在阅读后展开演讲活动,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演讲中,我提醒他们尤其要关注课文中描写得特别详细的部分,在找出其中的细节片段,如禾苗被太阳炙烤的细节,神箭手羿射日的细节等,并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从而在思维的碰撞中生发绚丽的思维火花,对后羿这个人物的精神有更加细致的理解。交流中,有学生认为:“从禾苗被太阳炙烤这些细节描写中,我看到当时的百姓生活十分艰苦,但后羿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地站了出来,用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对抗十个太阳,我觉得它是一个勇敢的人,而且也很有担当。”“大地上的万物都受不了太阳们的炙烤,后羿主动站出来射掉九个太阳,并命令剩下的一个太阳按时升起,按时落下,我觉得他很有办法”。“我也这么想的,不过后羿不光有办法,还很威严”。“后羿非常关心老百姓,他心中始终想着他人”。……还有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了古人的精神:“在古代,生产力十分低下,但是人们却不愿意向大自然认输,因此才会出现后羿这样敢于向大自然挑战的英雄人物。”“人们这样写后羿,其实是想自己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伟大的人,来为大家解決困难,创造幸福。”……通过这样的演讲活动,学生继承了优秀的精神力量,对学生自己的思想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围绕课文的细节进行演讲,还能让学生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而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活动更真切的感悟,有属于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学生将自己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达结合在一起,在表达中渗透了自己的情感,让文本阅读展现出人性的光芒。

总之,在教学中若能抓住学生的特点组织其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则能将阅读、思考、表达、写作等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抓住阅读文本中的细节内容,进而感受到作品的独特魅力,夯实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文本阅读的能力。教师应当从细微之处入手,引导学生在文字的字里行间走上几个来回,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在踏踏实实的语文实践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获得能带得走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语文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215000)

猜你喜欢
后羿大禹尝试
生态环境我们改变了什么?
相思·中秋
我和后羿过一天
天下为家
再试试看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后羿射日
再试试看
尝试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