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伴随孩子成长

2019-09-10 07:22张晓燕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自然段书籍

张晓燕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些名言告诉了我们读书对人们的重要性。统编教材总主编也曾系统阐述了“读书为要”的思想。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我们不仅自己要读书,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去爱读书,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读好书,激发读书兴趣

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要想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就得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记得一次,我和一个亲戚一起带着孩子去书店买书,令我诧异的是亲戚买的都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教孩子学习方法的书,过了一段时间,我很好奇地问她:“上次买的书孩子看了多少啦?”果不出我的意料,她满脸愤怒,无奈地摇了摇头。

的确,每一个孩子在他的学龄段都有他自己的知识水平,如果用我们成人的想法来代替他们的想法,用成人的视角来给孩子推荐书籍,这是很愚蠢的,因为孩子根本就看不懂。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孩子是喜欢读书的,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不喜欢你强制给他买的书。

作为农村小学他有一定的特殊性,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和外来种植户的孩子,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只局限于生活上的,学习上关心最多的就是你考了几分,因此教师对孩子的课外积累肩负的责任就更重大了。于是我从一年级接班开始每學期都会给孩子推荐好书,推荐之前每一本书我都要自己先读过去,学着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故事情节,因为我深知一定要基于孩子的生活,他才会阅读,千万不能把好书放错时间送给孩子。每一次刚开学的前几天,我都会利用时间把我推荐的书中的第一个故事读给孩子们听,故事正有趣时,却突然停止,这立马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迫切地产生了想读这本书的兴趣。另外因为是刚入一年级的农村孩子,识字量几乎为零,自觉性又不够,家长阅读意识又不够,大多数只负责买书,而不负责陪伴孩子读书,因此为了能够让孩子体会到书中的乐趣,我每天都要利用午休中的一段时间来给孩子读书,当然这个书又是推荐的书以外的。这种读书我会一直持续到二年级结束。那时孩子的眼神是最专注的,他们会一眨不眨地注视着你,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又满面笑容,一会儿又为里面的人物忧心忡忡,看着他们如此沉醉在故事情节中,我想此时应该是我和孩子最幸福的时刻了。

另外,我还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多方面感受读书的氛围,接受读书的熏陶,接触更多的优秀书籍,从而使学生涉及的知识面更为广泛。

二、好读书,培养读书习惯

要想让孩子进行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是根本保证,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所以在养成阅读习惯之前,是需要老师为他们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的。低年级孩子是没有手写的家庭作业的,于是我们每天的作业就是读书。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我们带了些强制性的措施,就是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没有条件的可以请求邻居的帮助。拼音一学完,读书的作业就变成每天读书给家长听,然后随着识字量、拼音熟练程度的增加,每天要求孩子读书的量也逐步递增,并且与家长定期交流孩子在家的读书情况,这样家长也会更积极地督促孩子去读书。另外,我们还会利用午休时间组织孩子一起阅读,这样就保证了课外阅读有序地进行,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保障。

要学生养成读书习惯,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我们还应该多创造一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例如,我们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书香家庭”“阅读小报”的评比;课前三分钟轮流朗读书中一个精彩的小故事等。大多数孩子的荣誉感是非常强烈的,他们都不希望自己落后于同伴,都会积极努力地参加。每隔一段时间我会根据推荐的书籍来出几份阅读题,让孩子根据看的书目来选择一份阅读题,然后根据不同的书目把孩子们分成相应的读书小组,读书小组共同完成阅读题。此时的课堂是精彩纷呈的,你会看到有些孩子会为了一个问题而唇枪舌剑,甚至为了说服对方把整个故事情节都会滔滔不绝地讲一遍;有些孩子们谁都拿不定主意便来请求老师的帮忙;有些读书小组会鸦雀无声,原来他们正重新把相应的内容再进行阅读,使自己能获得正确答案。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同时又达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作用。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们对孩子的阅读也会更加重视,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读书好,体验读书的快乐

学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后就能每天都进行阅读。作为低年级学生读书效果最快的就是识字量得到了飞速提高,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字,为学好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些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是很功利性的,经常有家长向我吐苦水:我带他去哪儿玩,要求他回来写日记,结果他不愿去旅游了。阅读也是一样,千万不要让学生一读书就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搞得学生不愿读书。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后,他就会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书中遣词造句、构段等方法,写起文章来自然而然就不会咬笔杆、趴桌子了。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一次写话课上,突然一个学生问我:“老师,要不要分自然段?”要知道以往每次教三年级的时候,这可是令我一个头疼的问题,每次作文课上我都要求学生们分自然段,可是每次总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就是不会,这种状况要持续到四年级。我听了是又惊又喜,才上二年级的学生竟然知道要分自然段,太令我感到意外了。被这学生一启发,那次的写话居然有好多学生分了自然段,而且分得还很合理。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长期的积累,他的高度就会超出他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到二年级结束时,大多数的学生都已经学会了分自然段,学会了通过语言描写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甚至还学会了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这难道不是阅读带给他们自信,带给他们的智慧?

语文教师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学生请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假,基本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因为语文学科跟其他学科还是不一样,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它不是通过课堂上大量地去讲、去练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它必须通过大量的积累,才能得到提升。鼓励学生多读书,他们的阅读面宽了,累积的知识越来越多,考试成绩自然不会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就是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扛起这副重担;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让书香伴随着学生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理治小学(226321)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自然段书籍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秋天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美丽的秋天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