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16:30邓娟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阅读教学应用

邓娟

摘要: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予以落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其充分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和乐趣所在,进而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陶行知教育思想;应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并尝试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应用。如此一来,早期十分陈旧的教学模式便会被完全打破,学生可以认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进而使得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针对小学教育提出的诸多教育理念对于实践教学具有诸多益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生活教育”,也就是将教育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以此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通过应用自身知识,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进而提升学习效果。为了能够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理念予以充分贯彻,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需要注重实践教学,依靠学做合一的形式,对教学成果予以转化,以此提升学生自身的个人能力。陶行知教育思想,一方面理论基础十分扎实,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另一方面,其有着相关方法与之完全对应,实践性非常强。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对其有效应用。

在陶行知的思想理论中,实践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予以落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其充分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和乐趣所在,进而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良好的基础环境

针对小学教育,陶行知提出的基本理论便是将学生的个人空间完全解放,促使其能够有效融入到大自然中;同时,还要对其个人时间予以完全解放,不要采取过度逼迫的方式,促使其认真投入到自己希望学习的事物中。由此能够看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环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对其知识拓展和思维发散意义重大。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基础环境,并逐步改善学生和学生之间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可以有效融入到教学氛围中,完成阅读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展开阅读研讨,给予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积极鼓励,让其相互沟通,彼此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可以尝试和教師联系,在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从而能够逐步加深理解。除此之外,在进行材料选择的时候,除了教材中的文章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其他书报杂志中选一些极具人文价值的优秀文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面。在放学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展开阅读。选材面还能进一步扩大,不论是一些励志类书籍还是童话故事,只要学生喜欢,都可以。在阅读结束之后,师生之间共同交流心得体会。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文素养便会得到提高,其思想品德也会有所提高,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

(二)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自身性格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个人爱好也完全不同,因此彼此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为此,教师应对学生层面的差异尤其重视,给予其自主选择的权利。一般来说,在阅读教学中,自主选择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方法和内容。不同学生在面对同一类材料的时候,选用的方法存在诸多差异,有些人喜欢高声朗读,而有些人则会选择小声默念。无论哪一类方式,都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因此需要教师予以鼓励。只要学生愿意认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教师都应当予以支持。如此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培养,提升阅读活动的整体质量,同时也能有效满足民主教学的基本需求。对于教师来说,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时刻保持十分放松的状态。在进行内容选择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人爱好予以尊重,如有些学生喜欢抒情类文章,有些学生喜欢故事类文章……同时,学生的基础水平也有着诸多差别,所以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自主进行内容选择,促使其时刻保持着放松的状态。而在面对相同的文章内容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并对自身的想法予以表达,从而促使其潜能得到有效发挥。

小学生对于周围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但凡遇到了一些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新事物,都希望一探究竟。对于这一特点,教师应当予以有效把握,促使学生认真投入到知识探索之中,拓展自身眼界,以此增强学习效果。一方面,在阅读的时候,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依靠提问的方式,使自身思维得到有效发散。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其实便是对当前获取信息资料的进一步加工。只有当学生在充分思考和理解之后,才会有问题提出。通过长期练习,学生的阅读水平必然会有所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也会大幅度增强,同时,他们还能保持对阅读练习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尝试将课堂阅读和其生活结合在一起,以此对“生活教育”的理念进行贯彻。一般来说,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开展阅读活动,当学生接触到各具特点的文章之后,自然对于身边的世界有了更多兴趣。之后,教师再带着学生前往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自主进行感知,将阅读教材和周边环境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加深理解,同时也能充分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在。

(三)做好正确引导工作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自身任务并非只是知识传递,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陶行知曾经说过:“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因此,学生在读书的时候,理应读一些好书,同时还要认真投入其中,以此才能对知识形成转化,逐步体会到阅读的意义。而小学生的水平有限,如果单纯通过自主阅读,则很难达到这一目标,因此,教师的引导工作便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可告知其自己近期买了哪些书,最近又有哪些新书出版了,等等。而在课余时间,教师也要抽出时间进行阅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生便会被教师的个人态度所感染。学生喜欢模仿,自然也希望像教师那样,认真进行阅读,从而愿意积极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基于陶行知的理论可以得出,为了提高阅读效果,教师应尝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并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人能力结合起来,以此展开引导,促使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李红梅.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7(2).

[2]成桂明.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阅读旬刊,2016(10).

[3]任爱莲.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9(5).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育思想阅读教学应用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