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要抓绩效考核的牛鼻子

2019-09-10 23:30蔡建良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民办教育教育效果学校管理

蔡建良

摘要:从生存的角度看,民办教育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合作方的认可,才能有长期合作的可能,才能赢得教育市场。作为公办学校教育,必须抓住绩效考核的牛鼻子,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民办教育;学校管理;绩效考核;教育效果

一、案例描述

【案例1】

为了践行“传统文化进校园”,学校成功立项成为传统文化研究的加盟单元。我们在起始年级一、二年级开设了武术课,将原来的每周四节体育课中的一节课用作武术教学。我们现行的体育老师不能胜任武术教学,于是我们与丹阳校外办学机构“天龙少林武术培训馆”合作,外聘武术馆教练担任学校武术老师。我们在随机抽查听课和日常观察中发现,外聘的武术教练其实大多不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往往都是武术专科学校毕业的,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培训;从教学专业层面比较,我们的体育老师远远胜过他们,但在现行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的体育老师为什么做得不如他们呢?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案例2】

丹陽有一个校外美术培训机构叫“童画今天”,因为本人也是教美术的,所以比较关注这个美术培训机构。2018年元月,“童画今天”举行年度总结会,作为特邀嘉宾,我全程参与了这一年度总结会。这个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让我颇有感触:分管教务的“副校长”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PPT对“童画今天”2017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这一图文并茂的汇报有内容,有思想,有方法,有理念,有成效,其隆重、正规程度丝毫不亚于大型国企的年会。这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童画今天”这一原本并不起眼的校外办学机构一年来充实而有效的工作。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点:一是办学规模大。光丹阳四大校区就有学生1300余人,还不包括苏州、常州等加盟校区,这一规模远远超过一个乡镇中心小学的规模了。二是巩固率高。“童画今天”从创办至今,也不过短短六七年时间,同时丹阳的美术校外培训机构也是林林总总,数量相对较多,竞争激烈不言而喻,而参与“童画今天”美术培训的学生数量一直持续稳定地增长,让我们难以置信。“童画今天”何以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凭什么能吸引这么多家长、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美术培训学习?

二、案例分析

1.两个案例中,涉及的都是民办教育、校外办学机构。“天龙武术馆”“童画今天”作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它们的生存必须靠自己,所以它们必须每天都去努力。我们的公办学校教育好像不存在这样的现实压力,我们办得好与办得不好似乎对教师自身影响不大,最多是学生数量多与少的问题,因为学校有国家财政供养着。我们没有生存的危机,这好像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换一个角度,其实这恰恰是我们的致命弱点。因为我们无忧无虑,所以我们本该的努力没有了,本该的进取没有了,形成了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如果我们的教育体制一旦改革,开放办学,民办、公办学校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我们的安稳日子就难以长久。

2.民办教育机构的老师没有编制,国家不养他们,他们的命运与办学机构绩效息息相关,他们必须每天努力,他们与团队共命运,他们有强烈的共生存意识。这一点,这些民办教育机构中的老师们是很清楚的。如果他们不努力工作,不提高工作质量,他们的办学机构就可能被家长、社会淘汰,机构就会倒闭,他们就会失业。他们清楚自己的命运与机构是共存亡的。只有每个机构成员都不断地努力,才能赢得学生、家长的认可,办学机构才能持续稳定地经营下去。但国家教育体系内的公办学校的教师们不会这样想,更没有这样的意识。公办教师工作成效之高低,似乎与学校团队没有关系,甚至似乎与教师自己的利益也没有关系:因为工作不会丢,工资不会少。相当一部分公办教师会这样想:我是有编制的正式老师,我即使工作一般,只要不违法乱纪,我的铁饭碗不会不保;我的教育教学成绩即使差点,国家也不会少发我工资,旱涝保收。我们现行的国家教育体制就是这样。虽然我们大多数教师可能不会这样想,但事实上确实有部分老师因为这样的体制,变得不思进取,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校教育,工作懒散,不求上进,教学效果一般,还总为自己找理由,平时能少做点就少做点,不肯多吃一点苦,不肯多做一点事,做什么都要讲报酬。国家教育体制的优势,让这样的老师失去了工作的动力,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三、案例反思

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体制上的本质区别决定了民办教育必须依靠教学质量站稳脚跟。所以,一个成功的民办学校,必然有高的教学质量做保证。而高的教育质量必须仰赖于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这是相互依存、命运共生的关系。这种思维方式,民办教育机构的每一个成员都十分清楚,他们往往会自觉将自己的切身利益与办学团队捆绑在一起,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自己、也为团队贡献力量,这是民办教育的强大优势。作为公办教育,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成员如果也有这样的思维方式,也有这样的工作思想,那将是非常可喜的好事。我们应该让每个老师都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有担当,有责任感和使命意识,这无疑会大大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1.打造共同的价值认同感。统一思想,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利用专家讲座、校长论坛、匡小论坛等形式,不断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形成共识:要办一所有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农村优质小学,要让用教育家名字命名的“匡亚明小学”名副其实,要让广大农家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2.树立标杆典型,让榜样的真实引领全体教师。在尊重青年教师发展差异的基础上,我们大力培植青年教师的成长典型,树立青年教师“标杆式”人物,通过影响、促进和引领,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正能量。学校开展了“匡小好老师”“十佳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典型评选,把那些工作上勤奋踏实、有作为的老师推选出来,借助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校报等宣传他们的事迹,彰显优秀教师的自信与精彩。我们还成立了“匡亚明奖励基金”,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在教师宿舍的安排上,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踏实工作的外地优秀青年教师。同时,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评优、评先、提干、骨干评审、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科研经费、参加相关省市培训等方面一路绿灯。

3.抓住绩效考核的牛鼻子,政策向一线教师倾斜。学校旗帜鲜明地力挺一线教师,坚持校长、副校长、学校中层全部上课,而且要上本专业主课。2017至2018学年度,我们两位副校长同时担任六年级毕业班语数学科的教学,做好老师的榜样和表率。我们同时启动学校绩效考核方案改革,改革的核心是绩效要向一线教师倾斜,鼓励教师积极登台上课。具体措施包括:奖励性绩效工资按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挂钩;不在一线讲台的教师,其奖励性绩效工资可按降一级职称标准发放;根据市局相关文件精神,核定教职工的工作量,未达到工作量的绩效至少打8折。不上课或有因病请假等情况的老师则不能享受年终绩效。对于教学质量平平、与同年平行班差距较大的老师,则要严格控制其绩效工资的档次。我们从学校关键制度层面,打破和改变了“吃大锅饭”、不劳而获的思维定式和不良风气。

(责任编辑:吴延甲)

猜你喜欢
民办教育教育效果学校管理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民办教育持续发展研究
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民办高校中产品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谈班级管理中“心理位移法”的应用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