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

2019-09-10 07:22牛凯峰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数学课堂策略

牛凯峰

【摘 要】提问是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引导学生创造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特别是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而且知识内容抽象、复杂,学生在学习中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渐理清数学思维,通过启发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对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092-02

疑问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动力,同时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因为存在疑问,所以会开始运转思维,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思维的运转进行设计、发展和创造,由此可见疑问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善于利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和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必须要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切实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更扎实。

1   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1  提问注重数量忽视质量

当前大部分教师都了解提问对激发学生思考以及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增加了与学生互动的频率,提升了课堂提问的数量,但是却没有注意提问的质量[1]。在课堂提问中随心所欲,导致提问的问题非常简单,或者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不大等。而学生为了能够获得教师的赞扬不得不时刻应付教师的问题,很多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反而没有时间思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1.2  提问只面向少数学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喜欢与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互动。这样教师在提问后,学生能够快速、准确的给出回答,不会影响课堂进度。因此,很多平时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往往被教师忽视,而且在抓到教师的提问规律后,这些学生在课堂听课中会更加放松,认为老师又不会提问自己,不需要积极思考教师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两极分化更严重。

1.3  重视提问,轻视反馈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往往在学生给出答案时,无论回答正确与否,教师会忽视学生的答案直接讲解。学生并不能完全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失去兴趣,并逐渐产生对教师回答的依赖性。同时教师的提问过于紧迫,往往上一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答,下一个问题又提出来了,整堂课虽然提出了很多问题,但是真正解答的问题却没有几个。

2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提问的对策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提问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情境。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好有效提问。

2.1  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面对的主体是一群青春期阶段的少年,所以在教学提问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结合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将数学教学内容融入情境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对紧张课堂氛围的缓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同时通过教师的及时反馈和互动,还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学习信心。如在学习“相交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完相交线的概念和特点之后,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提问情境,学生对跳绳都比较熟悉,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两条绳子,由四名学生各拽一端,将两条绳子平行放置,提问这种情况是否相交?将两条绳子离开一段距离交叉提问是否相交?使学生对相交知识认识更深刻。同时这种提问方式符合初中生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提问环节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情景化的提问渲染氛围,会使整个课堂更轻松,学生也会更积极的思考。

2.2  做好备课准备,保证提问质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对课堂提问的问题进行设计,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理解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等不同的因素。这样在提出问题后,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如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这部分内容时,涉及不同线的表现形式问题,教师在带领学生用笔纸画出直线、射线以及线段后,向学生提问,如何将直线转化为射线?如何将射线转化为线段?如果反过来由线段转化为射线或者直线是否可以?为什么?这种连环、关联、递进的提问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

2.3  注重启发,合理提问

初中数学的抽象性、概括性比较强,在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教师不能进行单向提问,必须要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合理设计问题,并保证这些问题具有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讨。如在学习“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向学生设疑,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多边形,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觉得这些不同图形的内角和哪一个更大?哪一个最小?”学生会根据图形的大小以及某个角的大小进行猜测,所以得到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精准的角度测量帮助学生解答疑问。在这种启发式的提问下,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收获的效果更好,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2.4  结合学生特点,引导自主思考

初中生虽然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尚未成熟,但对一些简单的规律总结还是可以自行完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为学生“留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多个图形,其中包括轴对称和非轴对称图形,并明确告知学生哪些为轴对称图形。然后向学生提问:“通过轴对称图形与非轴对称图形的对比,可以发现轴对称图像有哪些特点?同学们可以自行总结轴对称图形概念吗?”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概念及特点自行总结和分析,并获得相应的结论,这种提问方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而且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复杂,需要学生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应用提问技巧。通过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做好问题的设计、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以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等方式,保证提问质量,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梅华.数学课堂有效提问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9(19).

[2]周琴.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J].魅力中国,2019(4).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数学课堂策略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