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019-09-10 07:22王文文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中生兴趣

【摘 要】高中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如何让学生改变错误的认知并喜欢生物、爱学生物,关键是在生物教育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就激发高中生热爱学习生物的方法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生物;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093-02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著名教育家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成功的教学不是强迫学生接受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此情况下,高中生物教师如何激发、调动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教师需要时刻思考的重要问题[1]。

1   引航开学第一课,扬起兴趣之帆

二十一世纪被称为生物科学的世纪,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很多社会热点问题,如人类生存的环境保护问题、各种疾病诊断治疗问题、粮食危机的解决问题、工业农业医药等都与生物科学息息相关,教师可以例举生活中学生知晓的大事件,如从艾滋病到“非典”再到H7N9、从克隆羊到转基因生物、DNA犯罪侦查、各种转基因食品等,也可以例举各种相关人物的重大贡献,让学生讨论人物名字,如杂交水稻之父、青蒿素的发现等,让学生积极发言举例,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在第一节课上,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这门学科,教师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苦心钻研教材、多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充分准备,争取在第一次课堂上把生物学这门课的发展及前景形象的传达给学生,并让学生把知道的生物学知识分享给大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2]。

2   打破传统教学观,体现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改变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认真审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的课堂角色。新型教学关系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引导作用,教师不能把学生的主体性误认为是主观性,不能放手学生不管,任由学生自己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关注个体差异,正确而有效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课程理念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认真专研精心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使用多种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而教学主要在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课程安排,结合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每个生物教师应苦心钻研的问题。

3.1  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理论都是生物学家经过很多实验总结出来的。可见,做好生物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枯燥的课堂相比,学生更热衷于亲自动手操作的实验课,通过亲手实验操作,不仅能满足他们的操作愿望,更重要的是,在克服种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学生成就感更强,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更浓。所以,高中实验课的开设必不可少。当然,在每一堂實验课开设之前,教师要精心备课,以学生探究为主,启发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如在学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不仅掌握了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还有利于学生记住它在酿酒中的作用。

3.2  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现代科技发达,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优点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或者利用动画让内容形象生动,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微观问题宏观化、静态知识动态化。除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也可以利用色彩鲜艳的挂图、多种教学模具辅助教学,学生通过观察,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如在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中,利用多媒体动画教学,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在讲受精作用时,利用动画模拟结合过程,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在讲DNA的结构时,可以展示模具,将抽象内容具体化。根据内容采用多种直观教法,增强了学生感官认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良好状态下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3.3  情感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老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和谐、友好的关系,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多了解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学生的朋友、知己,尊重是相互的,教师尊重爱护学生,自然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喜欢教师就更愿意上这个教师的课,学习兴趣也会增加。

3.4  课外教学,增强学习兴趣

高中生的教学活动除了体育有室外课,其他学科主要在教室完成,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生物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时间等制定课外活动计划,定期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巩固生物基础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开阔眼界,增强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兴趣。如在学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让学生到校园采集合适的实验材料;在“生长素的发现”教学时,提前让学生动手栽培植物、观察生长情况,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会因自己动手栽培而更有兴趣学习。

3.5  成功激励,加深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通过各种考试、各类竞赛得以体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提示我们:教师在设置测验试卷时,题目难易度要适中,让学生考出信心,考出动力。

少数学生失败后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有的学生则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继续努力,直至成功。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结合韦纳的归因理论,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帮助学生对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从而增强其学习信心。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苦心钻研,在提高个人职业素养的同时,多了解学生,认真备课、研究教法、了解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物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华虎.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J].学周刊,2015(21).

[2]王婷婷.如何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5(02).

【作者简介】

王文文(1982~),女,汉族,江苏徐州,理学硕士,高中生物教师,中教二级。

猜你喜欢
高中生兴趣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