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07:22姜勇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导图初中物理

【摘 要】思维导图倡导实现文字信息、图片信息、符号信息的融合,实现对知识的汇总,引导行为主体建立对应的知识体系,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着很大的效用。对初中物理教学而言,鼓励学生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物理学习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思维导图的优势,其次结合初中物理教学案例,探讨思维导图的应用技巧,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154-02

当前很多教师都在尝试将思维导图纳入实际学科学习中,希望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对应知识归纳和整理的技巧,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对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而言,也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但是实际收效甚微,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积极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1   思维导图的内涵与特点分析

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发明了思维导图,倡导运用观点和图片的方式,从中心概念发散出纲要模式的信息处理机制,这就是思维导图。在一个中心主题架构下,实现多个次级主题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散出去,就可以形成发散性的思维网络,由此形成一个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优势可以归结为:其一,中心扩散式的树状结构,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可以更快的了解主旨;其二,各个主干有对应的分支,并且形成发散的格局,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和训练;其三,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像或者关键词构成,可以更好的阐释分支在整体中的价值。对物理学科而言,将思维导图融入其中,其价值是十分明显的。详细来讲述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层次:其一,改变以往单一的板书模式,改变线性笔记的习惯,实现时间的节省,确保学生注意力集中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上;其二,关键词处于同一个笔记平面,可以改善学生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建立彼此之间更多的联系,实现知识网络的构建,由此提升学生的理解效率;其三,基于思维导图实现物理学习笔记的构建,在多重色彩、多维度的架构中,记忆刺激更强,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其四,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不断运作的状态,动手操作能力会得到锻炼,创新思维会得到训练,有利于激发学习主动性。

2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1  在物理知识预习阶段中的运用

初中物理知识专业性强,要求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能够跟上,否则就可能使实际物理知识理解进入浅层次的状态,这显然与初中物理教学最终诉求不吻合。为了改变这样的教学格局,就需要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有着一定的“提前量”,物理知识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以苏科版“声音的特性”课程学习为例,鼓励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以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物理知识。以“声音的特性”为关键词,链接与之相关的音调、发音体、音色、响度等次级关键词,并且整理音调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响度与发音体之间的关系、音色与发音体之间的关系。依靠上述知识梳理,学生可以在正式学习前就了解本次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了这样的基础了解,可以更快地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习状态。另外在实际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因为处于预习阶段,可能存在对应的疑问,可以将这样的疑问在思维导图上标注出来,随着课堂的不断深入,实现对应思维导图的继续绘制。由此可见,在实际物理知识预习阶段,初中生需要有良好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这对后续各项物理知识学习工作的开展是有所助益的。

2.2  在物理知识探索阶段中的运用

物理知识探索属于实践性和交互性比较强的版块,在此环节必须要严格依照对应的步骤,才能确保实际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在参与实际物理知识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必须是清晰的,探究的思路也必须是明确的,此时完全可以将思维导图工具运用到物理知识探索阶段中。以“光的反射物理实验”教学为例,教师要求学生以分组的方式来制定光的放射验证实验方案。经过商讨之后,可以思维导图绘制实验步骤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使整个实验方案更加形象化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接着派遣学生代表来讲述实际实验方案的原理,并且对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标注,而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分析实际思维导图的可行性,并提出对应的交互性问题,由此使实际探究思路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或者将两个小组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彼此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使思维导图成为实际实验方案对比分析的依据。上述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扮演着知识探索工具的角色,这充分展现出其在物理知识学习中的价值。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其理清楚对应的思路,使其更快的参与到实际实践活动中。

2.3  在物理知识复习阶段中的运用

物理知识复习属于总结和归纳性的工作,倡导将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点融合起来,形成物理知识架构,确保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进入系统化状态,很明显此时可以发挥思维导图的效能。如以“机械运动”章节学习完毕后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凭借自己的记忆来实现本章节思维导图的绘制,这样可以很快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掌握的内容和没有掌握的内容,如有的学生忘记了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相关知识点的备注,这就成为其知识漏洞。在相互探讨彼此知识漏洞之后,进一步结合实际学习的内容进行核对,完善思维导图,并且将自己没有备注出来的内容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强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到其与关键词机械运动之间的关联,进而加深理解,使得实际思维导图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再者,依靠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找到学生知识体系的薄弱点,然后针对整个薄弱点进行训练,这样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规划行为朝着精确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在物理知识复习阶段,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成为教师开展针对性知识训练的重要依据。当然,教师需要结合不同思维导图来寻找共性的问题,对其中存在个性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完善。

3   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科学的思维工具,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效益是巨大的。初中物理教师需要积极去了解思维导图,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并且教导学生去学习和掌握,懂得巧妙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物理学习,从而使物理教学质量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益.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踐性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3).

[2]黄万起.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1).

[3]于学.抓拍思维灵感之美——简析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6).

【作者简介】

姜勇,男,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六灶学校,中学物理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课堂模式探究,学生学科素养等。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思维导图初中物理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