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德育渗透策略

2019-09-10 07:22张华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张华

【摘 要】教育是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基石,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作为基础教育核心之一的数学教育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改也顺应教育形势提出了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崇高目标,并对在数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出了若干要求和建议。本文就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策略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168-02

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体现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记忆和储备上,还体现在数学理论与生活、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上。它基于数学知识,又高于数学知识,包括了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科学精神等方面[1]。数学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德育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意识基础,两者都是初中数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德育渗透,是当下数学教学要攻克的重点和难点。

1   多媒体助力数学教学,实现情感价值观渗透

投入情感的数学学习和应付差事般的数学学习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传统数学教学的最大局限在于许多教师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要求、讲授和教学方法照本宣科,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导致学生畏惧数学课、厌恶数学课。因此,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情境创设,构建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并应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实现情景创设。

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的学习中,设计到关于圆周率的计算问题,笔者用多媒体播放了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介绍短片——领先西方一千多年的圆周率计算。帮助学生发现和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他们的爱国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又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从纯数学的平面坐标系中点的定位衍生到关于学生未来人生和理想的深度思考:每个人的人生和社会环境就像自带的坐标系各不相同,想要自己的点更高价值更大,就要找准自身定位。先天的天赋和条件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才是关键。鼓励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坐标,设定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并为之奋斗。这样,通过对学生学习数学热情和主动性的激发,使他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上。

2   塑造数学学习自主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特征,初中生处于行为习惯养成和能力塑造的关键阶段。在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的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數学学习思维,这对逻辑严密、科学严谨的数学学科来说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互动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应大力提倡。

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学中,笔者并没有照本宣科进行机械式的传统教学,而是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统计案例,将它们布置给学生组成的各个小组。如A小组收集家中用水情况,并进行精确统计,引导他们对水资源浪费现象进行反思和改进,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调查报告;B小组针对班级的一次考试,将他们错误较多的题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原因是粗心、审题不清还是完全不会,并形成应对措施……。学生对这种跟他们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方式兴趣盎然,小组之间、组内成员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在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互相评价指正几个阶段后,他们对数学学习中的一些普遍思维、能力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样不但从自主性角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了他们较强的独立、合作学习能力,还培养了他们节约用水、学习要注意反思等观念和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性,培养严谨的数学思想

数学中包含了众多的思想思维方法,如类比、分类、函数、符号等。这些数学思想对培养学生数学逻辑和数学精神有重要的影响[3]。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计算科学的基础学科,它要求学生以严谨与创新的态度对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严谨态度和开放的数学思想非常重要。

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学习“轴对称图形”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了许多外形相似的或类似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判断,许多学生看到差不多的图形就想当然的脱口而出。对此现象,教师播放了一个“苍蝇与钉子”的视频小故事:一个农夫打了一壶酒回到家中,看到墙上有个黑点便误以为是钉子,把酒挂了上去,结果瓶摔酒洒;第二天,他又打了一壶酒回来,又发现墙上有个黑点,农夫大怒:“臭苍蝇还想骗我的酒。”伸手去拍以为的苍蝇,结果鲜血淋漓。原来是农夫的妻子看到丈夫因为误认了苍蝇洒了酒,就悄悄地在墙上钉了一颗钉子帮助他,结果产生了悲剧。学生一开始看得捧腹大笑、乐不可支,慢慢地他们一个个羞愧地低下了头,认识到自己经验主义、差不多主义的错误。随后,笔者又用一些现实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导致的事故对学生进行教导,学生纷纷吸取教训,认真学习和理解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含义和判定方法,并对最初让他们进行判断的对象进行了重新认识。这样,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逻辑严密的数学精神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学生心中。

4   结语

现代初中数学教学已经不同往日,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数学德育渗透也要考虑方法的多样性和现代化。教师应以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弓,科学引导学生数学学习这支“箭”的方向和力道,使它射向的不仅是数学知识的靶子,更是数学素养、数学精神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更高层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进.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思考[J].新课程(中),2017(8).

[2]郭玉秀.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8(18).

[3]杨海兰.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方法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7(4).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