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空间向度

2019-09-10 07:22胡志明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生

胡志明

摘  要:空间理论为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向度。在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中,研究生群体的现状是实践空间有待拓展、观念空间有待提升、交往空间有待加强。因此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空间建构可以分为五个方面:活动养成的实践空间建构是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行动体现;思想透射的观念空间建构是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精神支柱;情感熏陶的交往空间建构是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动于内的心理动力。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空间理论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09-0010-06

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是我国价值观教育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关于高校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视角:一是解释学的视角,研究并阐释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目标内涵、内容等问题。二是对策学视角,研究当前我国研究生的价值观现状、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培育机制、价值观认同等问题。但就总体而言,大多数研究是将研究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包含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之内,对研究生这个细分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较少,关注度不够。因此从空间视角探索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空间建构,提升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的有效助力。

一、研究范式的空间视角

空间理论为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向度,正如法国人类学家让·皮埃尔·韦尔南所言,“借用空间形象来表达一群人的自我意识,表达他们作为政治统一体而存在的感受,这不只是一个比喻,而且还折射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空间的到来。”[1]习近平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所谓无处不在即空间的共时性,空间的存在是一种共时的存在,是所有实践主体在某一特定时间的共同存在;所谓无时不有,即空间的历时性,空间的存在也是一个时间维度上前后承继的历时过程。空间不是线性时间维度的背景,而是内含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生态等时空辩证统一的新的视角。

人们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和使用经历了一个从自然空間到社会空间的转变过程。一般来说,空间可以指物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数学意义上的空间、自然地理上的空间、航天学意义上的空间、网络意义上的空间等等多重含义。从空间概念的历时性发展来看,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由亚里士多德开启的形而上学的空间概念,经牛顿、莱布尼茨和康德的承继,直至黑格尔得以终结。另一条是自笛卡尔以来逐渐凸显的“主体-身体”的空间概念,依次经历了空间哲学的“主体-身体”向度的、空间的心理学实验分析方法以及空间概念的生存论阐释三个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贝克莱、休谟、尼采、梅洛-庞蒂、皮亚杰、海德格尔等。[3]传统空间观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缺失即对空间社会性的忽视。无论是形而上学进路的亚里士多德的有限的空间论、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莱布尼茨的相对空间、康德的直观空间还是“主体-身体”的空间观都忽视了这一点。传统空间观要么是从宏观的原初自然空间出发,要么是从微观的人类认识结构、身心关系出发,空间的社会性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正如亨利·列斐伏尔所言,在传统意义上,空间“只被作为一种被动的地理环境或是几何学意义上的空洞背景。”因此亨利·列斐伏尔特别强调空间的社会性,以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开端,福柯、布迪厄、梅洛庞蒂、哈维、吉登斯等空间理论研究者阐发了“权利空间”“场域”“空间观察”的人文地理学、知觉现象学、结构化理论等空间研究视域和随之而来的心理学、存在论对空间问题的关注,开启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

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包含对研究生个人之前已经建立的价值观的修正和引领,也包含对新的符合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的价值观的接纳和践行。同时,这种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社会空间内进行的,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受到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的固有张力的影响,也与每个研究生个体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对解释学和对策学的视角进行拓展,摒弃从问题到对策的单向度的模式。

二、研究生群体空间存在的现状分析

(一)实践空间:价值观认知与价值观践行的两歧

在研究生群体中价值观认知与价值观践行存在着知行不一的两歧。究其空间存在状态而言,有三种形式:一是现实行为空间的隔绝。也就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上拒绝认同、行为上拒绝践行。他们或出于不知或出于忽视或出于迷茫或出于逆反,将个体价值行为的现实空间和社会价值行为的现实空间截然分离,犹如“风马牛不相及”“井水不犯河水”“道不同不相为谋”;二是身心空间的错位。也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虚假认同。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时空间时,能够和教育者处于同样的思想空间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认同,在此现实空间之中达到了融洽一致。但当他离开此教育空间进入到其他现实空间的时候,仍然由其自身固有的价值观念来驱动行为,表现出思想认知和行为践行出现了空间错位;三是认知空间与行为空间的断裂。也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心认同与具体行为的倒错。当研究生个体进入到其他现实空间之内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但到具体到个人实践的时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未能够影响其行为,思维认知空间和现实行为空间出现了断裂。

(二)观念空间:多元化价值观的侵袭与核心价值观主导性认知的两歧

列斐伏尔将空间划分为“感知的空间”(the perceived space)、“构想的空间”(the conceivedspace)和“生活的空间”(the lived space)。其中,“感知的空间”是具有物理形态的社会空间。比如:都市的道路、网络、工作场所等。“构想的空间”是“概念化的空间”,“生活的空间”是想像和虚构的空间、各种象征性的空间。[4]高校是知识传承、素质养成、品格熔炼、智慧创获的“感知的空间”,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和各种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的现实社会观念空间。大学校园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绝对脱离社会生活的独立空间,各种社会思潮和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现实问题在其中相互交织,使研究生处于价值观多元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的两歧之下。

研究生群体生活在“感知的空间”具体指向校园空间。他们思想意识活跃、专业知识体系完备、学术研究能力强,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缺乏、学术道德失范等问题。”[5]其中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和现实社会问题的影响不容忽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公有制,攻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全盘自由化和私有化,冲击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历史虚无主义抹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否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从根本上造成了对历史认知的混乱,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普世价值”鼓吹人类价值观念的“普世性”,实际上是主张全盘西化,将包含强烈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主张和要求强加于我们,企图颠覆和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诸如此类的社会思潮造成了思想领域的极大混乱,从而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由于人生阅历不足、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社会实践,研究生辨别真伪是非的能力欠缺,一方面会在受到西方社会思潮和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价值观念的侵袭时,出现思想困惑和价值选择失措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处于改革和发展“深水区”的中国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拉大、腐败现象严重、商业炒作甚嚣尘上、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学术和学历造假屡见不鲜等社会现实问题的时候,出现精神迷失和价值取向多元的情况。世界的美丽在于它的丰富多彩,世界的美丽更在于多样化中的独特价值操守。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感知的空间”的物理距离大大缩短,“构想的空间”中各种社会思潮、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研究生在这样空间快速转换、价值观空间互相叠加与浸染之下,如果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养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观念,就可能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想背道而驰,无法担负起“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的责任,难以突破“多元”与“主導”的两歧,无法达到理想化的“生活的空间”的新创造。

(三)交往空间:个体化生活与社会性教化的脱离

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从生存论的视角追问“空间如何存在”。他认为,空间是与人的存在相关联,空间不过是人的活动的场所和范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体现。人的现实存在和活动受到一定的现实空间因素制约。这种制约并不意味着人类个体永远无法认识、利用和超越现实空间。人类的实践活动在社会意识尤其是先进价值观的指导下,才能集合每个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对现实空间的超越从而达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交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独立的个体化生活造成了人际交往的“空间脱离”,形成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性教化的两歧。一是组织弱化的空间脱离。传统意义上的班集体松散,组织功能弱化, 研究生党团支部教育的团结和联系功能减弱,甚至出现只管发展不管教育的现象;研究生会成为少数积极分子的活动领域,没有起到带动广大研究生的作用;研究生学术社团的研究性、创新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自我疏远的空间脱离。研究生的年龄相对于本科生要大,个人婚恋、家庭、工作等事务较多;独立生活能力强、学习活动分散、交往对象和范围狭窄,居住空间分散,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和研究性社团兴趣不高;三是压力驱动的空间脱离。研究生面临着现实的生存压力,他们普遍已经成年,纠结在经济压力、学术科研、就业创业、婚恋交友、个人发展等现实问题之中,在各种现实压力之下自顾不暇,出现自我封闭、偏执、抑郁等心理障碍,甚至造成精神病、自杀等严重后果。

三、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空间建构

(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落实研究生实践空间建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化并使之成为研究生个人的价值体现和行为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发挥凝聚共识、引领风尚、规范行为的作用。因此,必须在价值观认知和价值观理解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研究生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生活实践的空间建构之中,落实到研究生学术道德实践、社会公德实践和生活道德实践之中。培养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归根结底是要归结在实践行动中。

一是要坚持以德为先,以知促行,知行并举的原则,大力拓展研究生科研活动中的实践空间。继续坚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不断完善学术道德的规范机制,学校和导师为研究生提供参与国家、教育部等各个层级的课题研究机会;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专家讲堂、名家进校园等学术活动,打造学术品牌,邀请知名学者、党政领导、社会名流、青年榜样等人物走进校园讲述前沿理论、传达国政民声、探讨人生话题、分享奋斗经历。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16年联合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取得了良好效果,已经成为首都高校学术活动的传统和特色品牌。

二是努力扩展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空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红色主题旅游活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要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要积极与企事业单位、部队、地方政府、社区、乡村、各种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共同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使研究生深入体察社会,深入理解历史、深刻体味我国的历史与现实。

三是全力扩容研究生生活实践空间,大力开展“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争做文明守法好网民”网络文明宣传教育活动、青年文明号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雷锋、绿色志愿者、关爱农民工等志愿服务活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高校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扶贫济困活动等私德建设活动,从个人品德的砥砺层面进行实践养成。通过研究生科研实践空间、社会实践空间、生活实践空间的扩展,才能使广大研究生崇德修身、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体现立德树人、树人以德的教育本质。

(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落实研究生观念空间建构

任何一种社会思想意识的形成都不是单一的、线性的发展过程,都是要在一定现实空间的基础上相互激荡交锋交流,形成契合人们需要并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过程。当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内,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不断涌现相互交融, 研究生思想意识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复杂性显著增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要努力建构思想投射的观念空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研究生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一是充分利用研究生教学空间,积极建构研究生观念空间。教学空间是研究生德行建构、知识培养、能力锻炼的基本教育空间。要突破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政策、讲方针、讲理论、讲道理但浅显空泛的宏大叙事模式,应辅之以平易近人的亲切共情、贴近生活的感性共鸣、关注热点的及时共通和逻辑共轨的日常生活叙事模式。同时,认真挖掘研究生专业教学和实践中的思想资源,绘制研究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资源地图。要注重思想引導,让研究生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中得到成长,要通过理论自觉而不是被动接受, 使他们在教学运动空间中找到真理、发现价值。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7]要讲清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研究生个人现实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等理论问题;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样的重大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研究生的观念空间,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力量。要使研究生认识到,中国的奋斗目标和发展道路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目标也不是隔空取物,而是中国人民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成果,对研究生群体实现观念空间的场域覆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规模之广、影响之大都前所未有,在舆论传播场域带来巨大变化,对研究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space)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同时,他又指出:“每个场域都规定了各自特有的价值观,拥有各自特有的调控原则。这些原则界定了一个社会构建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行动者根据他们在空间里所占据的位置进行着争夺,以求改变或力图维持其空间的范围或形式。”[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2月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9]互联网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交流方式、聚集方式和工作方式已经成为高学历阶层生活、学习、娱乐的“新常态”。

作为“行动者”研究生,置身于互联网络技术产生的多元价值观念激荡交融新传播场域中,只有实现传播场域的全覆盖,才能提高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首先,传播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场域下,传播内容要体现“微”,从细致入微入手,坚持宜小不宜大、宜近不宜远、宜实不宜虚的原则,建立适应新媒体场域的传播内容生产体制。其次,建立全媒体的传播场域,有效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以人民日报为例,现在的人民日报,已经不仅仅是一张报纸,而是涵盖了报、网、端、微、屏等10多种载体、综合覆盖受众达7.86亿的“人民媒体矩阵”,积极采取移动直播、VR全景、虚拟现实、竖屏短视频、互动H5、音乐快闪、线下体验馆等创意性、可视化、互动式的传播方式,人民日报客户端、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均居全国媒体前列。[10]再次,根据研究生价值观的形成特点,实现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用户化定制。互联网是以用户为核心的场域。研究生在新媒体传播场域中,以具有积极能动性的行动者,而不仅是生物性个体方式的存在。因此,我们要把握新媒体传播场域本身的状态、研究生思想和行为此场域中的位置,从而实现新媒体传播场域的全覆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三是充分挖掘校园资源,全面构建研究生以生活、学习、实践为一体的环境空间。校园是研究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环境空间。首先,充盈生活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充盈到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运动场、报告厅、实验室、校史馆等研究生生活空间。其次,健全制度环境空间。完善和健全研究生学术道德、学风建设、研究生培养和实践制度,使规范化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的观念空间。再次,净化精神环境空间。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学术研究活动、课余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养成追求真知、积极创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正能量,抵御不良价值观念的侵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和影响力。总之,要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环境和良好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形成研究生群体人人认知、人人认同、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

(三)激发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动于内,落实交往空间建构

交往是现实活动着的主体,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相互需要、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总和。在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中,情感熏陶的交往空间建构,能够从社会人际关系的渠道传达价值观念,这种价值传达建立在情感熏陶之上、人际交往之中是研究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动力和人际支持。

一是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价值导向作用,建构师生润物无声的交往空间。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生导师是学生学问之导师,更是品行之导师。导师要“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道”,然后“授”专业学识之“业”,“解”人生之“惑”。导师对研究生价值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格感化。孔子云,“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导师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和带动研究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高尚的情操塑造研究生的品格;其次是行为导向。导师对研究生价值观的影响不仅要体现在“言传”上,更要体现在“身教”上,“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是发挥研究生管理机制的价值凝聚作用,建构组织协调的交往空間。一方面,要形成齐抓共管的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机制,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方针,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学习模式,下功夫帮助研究生解决学习、科研、就业、情感、心理方面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要发挥研究生班级、党团支部、研究生会、研究生社团的组织带动作用,使研究生组织能够想研究生之所想,知研究生之所需,急研究生之所急,真正成为研究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桥头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体现研究生的根本利益诉求,解决交往的“空间脱离”。

三是发挥研究生朋辈意见领袖的价值传递作用,建构情绪感染的交往空间。意见领袖又称舆论领袖,由传播学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意见领袖理论认为在人际传播当中,存在着具有人格魅力、影响他人态度和行为的意见领袖。研究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或者具有出众的领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或者乐于助人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或者学习努力科研成果丰硕,是大家眼中的“学霸”,对周围研究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相对于组织传播和媒体传播来讲,他们的言行更容易受到群体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当前中国特定的发展空间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准则的社会性教化的基本内容。通过实践空间、观念空间和交往空间的建构增强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为日常的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信念,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社会的发展进步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法)让·皮埃尔·韦尔南,著.希腊思想的起源[M].秦海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3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3]王晓磊.论西方哲学空间概念的双重演进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到海德格尔[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4]转引自李春敏.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探析[J].人文杂志,2011(01):62-68.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S].教思政[2010]11号,2010.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197.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8](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7-138.

[9]CNNIC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2-28)[2019-09-10].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56/201902/t20190228_70643.htm.

[10]汪晓东.让党心和民心贴得更紧——写在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发表3周年之际[N].人民日报,2019-02-19(01).

责任编辑  牛志鹏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生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