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青年明大德的五重维度

2019-09-10 07:22林瑞青
关键词:修德青年新时代

林瑞青

摘 要:青年一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担当。新时代青年修德有三个层次,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中,明大德是其核心要义,也是新时代青年修德的最高要求。而关于青年明大德的时代要求则可从正确政治方向、崇高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勇于立志奋斗、担当时代责任等五重维度予以理解把握。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修德;明大德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09-0089-06

青年一代如何成长、怎样成才,已跃然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代话题之一。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许多场合用不同形式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无限厚爱与殷切期望,尤其对青年修德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构成了新时代青年修德观的主要内容。纵观系列重要讲话,可以发现,新时代青年修德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中,明大德是新时代青年修德的核心要义,也是对青年修德提出的最高要求。本文试图从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立志奋斗、时代责任等五重维度予以理解把握。

一、把准政治方向

关于中国的教育,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学校办学一定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也就是要按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坚持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之根本目标。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不言而喻,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也唯有政治方向正确,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用人才,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精彩人生。为此,应坚持做到五个“务必”:一是务必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足以证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3]基于这个伟大意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4],就要更加自觉自主地学懂和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之历史必然性及其科学真理性,又要悟透其深邃理论意义与伟大现实意义,更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正确地观察并分析当今纷繁世界,拨开迷雾彻底看清中国与世界发展之大势,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努力做到从“学马、研马”,而“懂马、信马”,到“言马、传马”,最终“用马、护马”,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自身成长成才夯实科学思想基础。

二是务必增强“四个意识”。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信仰共产主义、向共产党员看齐,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应有之义。进入新时代,衡量青年一代政治合格与否的关键尺度,就是“四个意识”有没有,抑或强不强。因此,广大青年要谨其言、慎其行,把“四个意识”自觉主动地摆在首要位置,切实将“四个意识”融入内心、付诸行动。具体而言:增强政治意识,要力求在系列大是大非面前坚持以政治眼光观察、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做好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大局意识,则要力求将所言所行置于大局之中而思考并予以定位,以确保正确认识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志愿服务大局。增强核心意识,则要求广大青年务必清楚核心、认同核心,继而重视核心、维护核心,最终服从核心、围绕核心;从而以更清醒的理论思想、更牢靠的政治定力和更强烈的组织观念,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切实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增强看齐意识,则要求广大青年弄清向谁看齐、看齐什么、怎么看齐这三个根本问题,以有效诊治青年人在政治上易冲动、受诱导、出偏差、不坚定等毛病。通过增强“四个意识”,在广大青年中形成普遍共识、共同意志,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创造力。

三是务必坚定“四个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接力者和推进者,青年一代“四个自信”之坚定与否,必然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顺利实现与否,也必然决定着伟大中国梦之完美圆梦与否。所以,全社会都有责任来引导我们的青年一代切实有效地增强“四个自信”,使之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5]而青年一代则必须自觉接受“四个自信”教育,推动“四个自信”入心入脑,使“四个自信”内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成为广大青年的共同思想基础与普遍价值认同,进而不断强化青年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顺利实现之信心。

四是务必坚定“两个维护”。回顾历史,放眼现实,青年一直是推动国家政治稳定与民主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而“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就是初心。不忘这个初心,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6]青年一代务必要守住坚定跟党走的初心,其根本在于坚定“两个维护”,既要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又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而作为一个热爱社会主义中国的负责任公民,青年在成长成才过程中,也必然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作为首要政治要求,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把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党的忠诚统一起来;并主动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恪守党的政治规矩,以青春磅礴之力与人民共同确保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五是务必辨是非守正道。当今世界纷繁复杂、深刻变幻,广大青年在面对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潮以及纷繁多变、鱼龙混雜、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时,唯有是非分明、扬善弃恶、好美恶丑,才能方向清晰,方得道路正确,其所付出的辛劳与汗水才能结出累累硕果。是故,“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7]还要切实做到政治信仰不改、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政治原则不变、政治纪律不松、政治规矩不破、政治道路不易,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青年一代一旦修养到“三观正”之境界,“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8]。

二、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同志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9]毫无疑问,作为国家希望之青年、民族未来之青年,是绝不能在精神上“缺钙”、得“软骨病”的,而必须牢牢掌握“理想信念”这把创造精彩人生的“密钥”。也正因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是故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之有无与强弱,势必关乎国家未来发展道路之通畅与否。习近平同志以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奇迹启示新时代青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10]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11]。所以,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历史使命,既不辜负党和国家、人民之殷切期待,更不辜负这个美好的伟大时代。而新时代中国青年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其坚定理想信念,并以崇高理想信念挺直每一个青年人的精神脊梁,坚决防止广大青年的思想蜕变乃至病变,以确保青年坚定信仰并自觉实践国家和个人的远大理想。

青年一代何以坚定理想信念呢?首先是榜样学习。习近平同志以毛泽东为榜样启发新时代中国青年,称其从纷然杂陈的观点路径中反复鉴别,毅然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而矢志不移、执着追求[12]。也号召广大青年学习陈云同志坚守信仰的精神[13],学习胡耀邦同志坚守信仰、献身理想的高尚品格[14]。其次是理论学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基础。所以,广大青年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以保持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与执着追求。[15]更进一步做到学而思、思而懂、懂而信、信而行、行而果,以科学理论指导人生实践,把科学的政治理论升华为青年内心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遂以理想为青春领航,以信仰为青春驱动。三是组织引导。在青年党团工作上,要强化组织引导,而广大青年要主动接受组织引导,以坚定信仰、补足精神、端正思想,全面筑牢“四个自信”,并在政治上坚持真理与正道、恪守原则与规矩。四是宣传教育。广大青年既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树立科学理论信仰,并以正确的政治理论指导人生实践;又要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坚定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还要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全面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好新时代青年的大国公民形象。

三、厚植爱国情怀

青年一代要知道怎么样爱国,这是做人的头等大事。诚然,爱国也是最深沉、最具力量之情感。这种深沉的力量,在近代以来得到充分激发和释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广大青年当中被振奋到一个史无前例之高度。时至今日,爱国主义已成为动员和鼓舞青年一代为实现中国梦而砥砺前行、奋斗不已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是如此,习近平同志要求青年一代应深刻认识到:“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6]并进一步指出:“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17]显然,深沉的爱国主义、浓厚的家国情怀,应该铭刻青年之内心,融入青年之热血,铸就青年之精神。广大青年在成长过程中,更应将爱国作为其把握人生的方向盘。由此可见,新时代青年要成就伟大事业,就得时刻想着国家、为着国家,处处想着人民、为着人民;只要有利于党和国家、人民的事情都自觉去做,而凡是有害的事情就坚决不做。

我们党和国家极其敏锐地看到:“西方国家无论是从国际战略格局上,还是从意识形态上,都不希望看到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顺利实现和平发展。我们越是发展壮大,他们就会越焦虑,就越要加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力度。”[18]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西化和分化的罪恶图谋,毫无疑问地试图寄希望于中国青年一代,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其方式手段也极具多样性、复杂性和隐蔽性。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国际环境,对每个中国人尤其是广大青年而言,爱国乃本分,也是职责,更是使命,这就是割舍不去的中国心、祖国情。仅此而言,“一个人不爱国,甚至欺骗祖国、背叛祖国,那在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丢脸的,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19]而且,“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20]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谱写新时代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必然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明大德的应有之义。

青年一代要清醒认识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21]。近代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当代现实则证明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祖国之命运与党之命运、社会主义之命运唇齿相依、密不可分,这已是不可颠覆之真理。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之必然,而社会主义制度之建立,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因此,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弘扬爱国精神的内在诉求。所以,习近平同志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22]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提供了实践指南,也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提供了实践指南。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爱国,就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23]。显然,这突出强调了爱国与爱人民的高度一致性,广大青年应将二者予以完美結合。事实上,不论青年的人生目标有何差异或者职业路径有何不同,但唯有将个人青春之小我与国家之大我、人民之大我紧密融为一体,与祖国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才得以在新时代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也才能有效地升华人生境界;而一旦脱离了党和国家、人民的需要与利益,青年人就很容易走上人生的“断崖路”,最终必然走向党和国家、人民的对立面,沦为人民的敌人。所以,“爱国,……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24]新时代青年要发扬五四精神,以深厚的爱国情怀,以坚定的人民立场,同人民一起开拓、同国家一起奋进。

四、勇于立志奋斗

习近平同志勉励青年说,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仅要有出众的才能,更要有坚韧不拔的志向,是故青年一代务必“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5]诚然,当代青年正赶上祖国发展最为美好的时期,其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真可谓千载难逢。但毫无疑问,“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26]那么,“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就成为党和国家的期望、民族的重托、人民的期待,也就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社会要求。所以,青年一代应铭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牢牢把握这个美好的人生际遇,燃点青春澎湃激情,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开拓者。

而从青年成长成才需要看,新时代中国青年得立志做大事,而不可立志做大官,要将“立鸿鹄志”和“做奋斗者”二者高度融合而不可偏废。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可见,“立鸿鹄志”是青年一代建功立业的头等大事。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之前途、民族之命运和人民之幸福有机结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紧紧围绕为谁立志、立什么志、如何立志这三个问题进行破题。另一方面,虽有鸿鹄之志而无奋斗之行,那是“坐而论道”、“闭门造车”,必无益于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所以,习近平同志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27]显然,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成人成才,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还要有远大志向,更要有奋斗精神,遇到困难不低头,遇到挫折不气馁,一往无前、开拓奋进,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铺路架桥,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从而使自身在为党和国家、人民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茁壮成长。

诚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奋斗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美好生活要靠奋斗来开创,青年一代绚烂多姿的人生理想要靠奋斗来绘就,此诚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28]。那么,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如何擦亮这一抹底色?一是乐于永久奋斗。青年一代务必铭记:“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29]显然,习近平同志将“永久奋斗”视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制勝法宝,不仅要学好、更要用好,以使自身成为迸发澎湃动力之奋斗者、开拓者。二是善于力行实干。广大青年绝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中,在人生成长的一系列细节中,脚踏实地、踏石留印,处处彰显久久为功的不懈奋斗精神。正所谓:“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30]三是勇于攻坚克难。广大青年在建功立业的人生历程上,必然有光荣伟大的使命,必然有艰巨繁重的任务,也必然有种种艰难险阻,这就要求青年一代时刻保有奋斗精神,要充分认识到:“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31]四是同人民一起奋斗。新时代新际遇,青年一代要想创造精彩人生、成就一番伟业,更要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融入到创业的滚滚洪流中去,与祖国人民共甘苦、同奋斗。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32]

五、担当时代责任

青春无疑是一种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创造世界的澎湃力量。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其改变力和创造力,可以迸发出带来可能性之力量,足以把空白的时空变成饱满的历史。而这种可能性力量何以可能将空白时空变成饱满历史?答案就是,勇于担当时代责任。早在1919年,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曾如此抒写其勇担当的家国情怀:“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33]进入新时代,依然呼唤这种使命担当,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乃青年之责任和历史使命。尽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距离目标越近,就越不能懈怠,就越要全面动员新时代中国青年以“我们不干谁干”的家国情怀为之努力奋斗。因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34]而对广大青年而言,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有着伟大目标,时值乘风破浪,真可谓生逢其时,其责任亦极其重大。

历史与现实证明,国家之前途、民族之希望,均系于有理想、勇担当的青年一代;也唯有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有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那么,青年一代应如何切实担当起这个时代责任?路径有五:一是自觉践行正确价值观。中国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而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与确立的“拔节孕穗期”,所以广大青年必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青年一代必须遵循的一种大德,其如穿衣扣扣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5]二是练就过硬本领。青年乃一国之希望与未来,青年之素质与本领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伟大进程。习近平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一代应“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36]广大青年只有将自身打造成为勤学习、勇担当、乐奉献的有用之材,才能担负起伟大时代的历史使命。三是勇做时代奋进者。习近平同志曾热情洋溢地鼓励青年学生,要“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37]只有当青年成为新时代的急先锋,方得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方得以磅礴之力鼓动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四是勇于创新创造。青年有创新之渴望,时代有创新之需要。创新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已成为民族进步之灵魂。而青年作为最富活力与创造性之群体,必然要走在创新创造之时代最前列,做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奋斗者。所以,青年一代要勇于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更“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38]五是坚持求真务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39]新时代的人生际遇千载难逢,青年一代务必夯实基础、迈稳步子,积沙成丘、聚水成流,而来不得半点心浮气躁。所以,青年一代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40]广大青年务必把新时代新天地作为个人成长成才的最好机遇,把小事干成大事,把职业干成事业,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地往前走,力求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以求真务实之作风在滚滚向前的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16][17][23][24][25][27][30][39]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02).

[2][5]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01).

[3][4][7][11][19][20][21][22][26][28][29][31][3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5-1(02).

[6]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N].人民日报,2017-5-4(01).

[8][3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4-5-4.

[9][13]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5-6-12.

[10]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2016-10-21.

[1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3-12-26.

[14]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5-11-20.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2016-7-1.

[1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51.

[32]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7-25(01).

[33]李洪兴.为人民干事是天职.人民日报[N].2018-3-9(04).

[36][38][40]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R].2013-5-4.

[37]习近平.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二〇〇九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2013年5月2日)[N].人民日报,2013-5-5(01).

责任编辑 姜淑娟

猜你喜欢
修德青年新时代
“德”的镜像:老子思想解读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做官与“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