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2019-09-10 19:26孙敏
家长·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游戏化课程策略研究幼儿

孙敏

摘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创设出符合幼儿课程的教学设计。熟悉幼儿的认知能力与水平,利用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进行教学,进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幼儿;游戏化课程;策略研究

《3到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较为有限,主要是依靠表象或者感知来不断认识事物,他们的思维依靠动作来进行。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教师在设置课程时,要能够创设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能力,更为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利用游戏化进行教学时,不能直接、简单地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是要结合教学的目标,创设出具有意义的游戏形式与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段,创设出不同的游戏的目标、内容、节奏以及形式,最大限度地發挥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努力为幼儿创设出优秀的学习环境,调动幼儿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一、利用游戏化教学,调动幼儿参与度

教师在利用游戏化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能把握好游戏目标。因为合理的游戏目标不仅是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其次,教师在明确游戏化目标之后,以此创设出适宜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师要能把握好教学的目标,同时能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悟进行教学。

比如,在进行体育游戏《小鸡捉虫》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幼儿采用单一陕速跑的形式进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产生疲惫感。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创设好游戏的情境,给幼儿配上母鸡、大灰狼的头饰,布置好母鸡和大灰狼的家。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不仅让幼儿能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之下进行游戏,还能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在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语言组织教学:“现在,鸡妈妈要带着一群小鸡进入到活动场地,鸡妈妈可真能干,生了那么多的小鸡宝宝。小鸡宝宝们都长大了,他们要到外面开始捉虫子啦!在捉虫之前,他们要活动下自己的小翅膀。”教师边说边带着幼儿活动一下自己的身体——腰部以及腿部。然后,教师接着说,“小鸡宝宝们真是越来越棒了,现在鸡妈妈要带着你们学一个新的本领,就是去捉虫子。”教师带着学生做捉虫子的动作,让幼儿能正确掌握好正确的捉虫姿势。教师接着说,“如果我们在捉虫子的过程当中,遇到大灰狼应该怎么办呀?”教师带领幼儿练习快速跑的动作,并且提醒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在跑的过程当中要进行摆臂。教师可以分组带着幼儿做捉虫训练,同时在捉虫的过程当中,会有被大灰狼捉走的小鸡。教师要让鸡妈妈带着自己的小鸡宝宝一起去营救同伴,可以利用沙包驱赶或者制服大灰狼。最后,教师说,“快看一看我们今天的收获吧!哇,原来我们捉了那么多的虫子,大家肚子都饿了吧?现在,就让我们回去休息吧。”教师带着幼儿做放松运动。

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进行教学,符合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度与积极性。生动有趣的情节创设让幼儿可以身临其境,拉近了他们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他们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不仅感受到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同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之下掌握了正确的快速跑的方法与技巧。

二、带领幼儿走进生活。感受别样游戏

幼儿通过参与游戏不仅会增长知识,同时也会了解世界。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较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还要拉近幼儿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能够从生活当中获得体验与感受。

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在春天的时候,教师将幼儿带到室外去,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大自然的变化,让他们仔细地去观察柳树上的嫩绿的枝芽,用眼睛去欣赏美丽的桃花、梨花、迎春花等,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缤纷;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去赞美大自然,并用自己的小手将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夏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到大树下去乘凉,感受夏季的一丝清凉;还可以带着幼儿走进小树林,闭着眼睛去聆听虫鸟蝉鸣。秋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去捡拾树边的落叶,并用落叶去设置出精美的贴画,去感受秋季不一样的美丽。冬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带着幼儿走进雪地,一起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去感受白色世界的别样之美。

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幼儿学习的宝库,教师要善于在生活当中发现教学的切入,懂得充分地调动幼儿的感官,让幼儿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进行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进行聆听,用自己的口去进行表达,用自己的手去进行创作。游戏化课程更加贴近于生活,也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把握游戏节奏。提升幼儿综合能力

教师在创设游戏环节的过程当中,要准确地把握好游戏的节奏,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教师在创设游戏环节时,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要有侧重点。毕竟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要想面面俱到很难实现,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时,要让游戏变得更加精简,减去那些不必要的或者比较烦琐的环节,突出教学的重点,这样教学的效果才能够更加明显。让幼儿在观察中养成积极动脑、主动探究的习惯,进而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此外,教师适当的讲解也是非常必要的,讲解时要抓中教学的重点内容,要详略得当,优化教学的步骤,真正启迪幼儿的思维,让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四、多重游戏形式。尊重幼儿个性发展

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I生。教师在组织游戏化教学时,要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必须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幼儿,让他们都能够投入到游戏当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感受;同时,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

总而言之,教师在利用游戏化进行课程设置时,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教学的节奏,简化游戏化的步骤,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真正让幼儿在玩耍中学到知识。

(责编:吴娟)

猜你喜欢
游戏化课程策略研究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乐趣中学习,玩乐中吸收
乐享童年的乡村生活课程建构探究
浅谈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实施策略
“游戏化”课程中多媒体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