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主题教学及其优化分析

2019-09-10 07:22匡静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学方式

匡静

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主题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明确生命教育是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多元化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危机意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技能等几方面优化措施。希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正视自身教学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为今后初中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生命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项核心内容。教师通过对生命知识内容的讲解,能够增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尊重生命。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主题教学现状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优化珍爱生命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探讨。希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进一步提升生命教育的有效性。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主题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重点过于集中

教育制度不断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还要注重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的划分。现阶段,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主题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严峻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教学重点过于集中,严重制约了生命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体表现为:教师将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作为教学的唯一重点教学目标。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下实践活动中,教师都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师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忽略核心素养重要组成因素的具体体现。如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长时间的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就会影响教学效果,严重阻碍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平台,但是教师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上对生命教育主题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总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单一讲解,并没有将创新教学方式作为教学目标,只是细致研究教材内容,运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被动记忆。实际上,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生命教育主题息息相关,教师引入生活实际案例能够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对社会热点新闻以及实际案例的讲解,能够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教师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要将课外于课内的大小事物进行全面结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效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主题教学优化策略

(一)明确生命教育是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不能将生命教育作为全部教学内容,要全面地开展教学,明确生命教育只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其作为一教育方式,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教学质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可以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最终教学目标,这样教师就可以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并通过生命教育主题的选择,让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例如: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教学内容中的《生命的思考》为例。这一单元重点讲解的内容就是关于“人生的价值”“学生的心理健康”等问题。这两项重要讲解内容,同样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教师依据教材中的教学要求,将让学生深入掌握“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义、让学生透彻理解“生命存在的基本规律”等学习内容。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选取《中华之剑》中的视频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内容,总结毒品给生命带来的危害,并要求学生讲述对生命的感悟。教师在学生总结之后,还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生命?”教师提出问题,升华《生命的思考》教学的意义,进一步实现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多元化教学,打造高效課堂

初中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特的见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对生命教育主题内容进行教学时,不能完全依赖课堂教学,要将学生身边的实际案例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让学生真切感受生命的重要性,这样会便于学生准确掌握知识内容,能够让学生对生命知识内容进行深层次思考。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断拓展教学模式,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关心他人,如何珍惜生命。教师引导家长与学生建立有效沟通机制,让学生认识到家长对自身的关爱,这是教师教导“生命的起源”的重要举措。学会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能够让学生理解生命本身的含义,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生命的意识,对于强化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养一些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是小植物,这样学生就能在空余的时间照顾“小生命”,能够对动物或是植物生长的生命环境进行细致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明确生命的珍贵性,能够从心底感悟生命的伟大。

(三)提高学生危机意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技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学生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念。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会忽视学生自我保护技能的培养。因此,初中德育与法治教师在对生命教育主题内容进行教学时,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样既能提高初中学生的危机意识,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教师日常空闲时间,要对社会中的新闻进行详细分析,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面对威胁生命的问题时,不具备自我保护技能,无法实现自救。因此,教师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逐渐渗透生命教育内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危机意识,让学生学习自救方式,这对于今后减降低生命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具有重要帮助。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重点讲解生命教育主题内容,是教师教学观念进步,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表现。生命教育是教师培养初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师开展生命教育,是优化教学结构的重要体现,是满足教育制度发展需求的本质要求。通过对生命教育内容的讲解,能够让初中生明确生命的意义,为学生生命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责编  孟 飞)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学方式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