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实现陶艺园本研究的方式与途径

2019-09-10 07:22叶雅瑜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园本陶艺教学法

叶雅瑜

在幼儿园中实现陶艺园本教学,是为了增加幼兒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并在陶艺的制作过程中,充分表达幼儿的思想和情绪,实现幼儿的个性发展。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作为综合性美术课程的陶艺教学,越来越受到幼儿的青睐,幼儿可以在制作陶艺的过程中,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实现心中的构想,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快乐中实现成长。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幼儿园实现陶艺园本研究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探讨。陶艺是一门集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为一体的综合活动项目,并且一直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审美的变革而变化。在幼儿园中实现陶艺园本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为幼儿的综合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幼儿教师在实现陶艺园本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可以从活动环境、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三方面进行构建。

一、创设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幼儿天性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使其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阻碍,为了实现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参与,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及活动的主要目标,为幼儿创设相关的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在陶艺园本教育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对陶艺制作的兴趣和热情,为幼儿营造轻松、自由、愉悦的陶艺环境,引导幼儿自主观察、想象和再创造,尽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创意。

(一)注重陶艺教育与大自然的联系

陶艺教育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教师获取陶艺教材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幼儿园陶艺园本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大自然的联系,为幼儿创设户外大环境,如“工艺列车”“玩泥站”“泥趣赛”等活动。其中“工艺列车”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幼儿展示陶艺的制作过程,包括成型、上釉、烧制等等;而“玩泥站”则能够带领幼儿走出教室,与大自然进行紧密接触,并将在此过程中的观察心得和感受体验,以陶艺的形式展现出来。而“泥趣赛”则是以亲子活动为主,鼓励家长与幼儿一同,为陶艺制品进行彩绘和上釉,带领幼儿深入体验陶艺中的画瓷工艺。

(二)注重幼儿的环境感知体验

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为了实现陶艺园本教育模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开展,教师需要注重幼儿在环境中的感知和体验,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区域活动的形式,在幼儿园中为幼儿布置陶艺活动区域,如“陶艺制作区域”“陶艺展示区域”“陶艺观赏区域”等等。“陶艺观赏区域”中,教师可以利用具有艺术感的陶瓷工艺品,为幼儿构建想象和创作的空间,采用围合式的桌椅摆设方式,方便幼儿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陶艺制作区域”中,幼儿可以肆无忌惮地与泥巴进行交流,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获得最直接的体验和感知,引燃幼儿的创作激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大胆地通过陶艺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进而有效加强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丰富活动内容,整合陶艺教学的课程

(一)发挥幼儿的想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幼儿园中实现陶艺园本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对泥塑艺术进行了解和感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让手中的泥巴能够跟随自己思维的变化,而演变出千百姿态,利用陶艺的新鲜感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而有效锻炼幼儿的想象能力。

(二)联系实际与生活

教师也可以在实现幼儿园陶艺园本教育的过程中,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如重大节日等。例如,在母亲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动手,以陶艺的方式,为母亲制作一份爱的礼物,或者与妈妈一同进行亲子体验,在陶艺制作的过程中体会与母亲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又或者在中秋节的时候,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家中的月饼,通过陶艺制作,为家人送上自己做的“月饼”,感受阖家团圆的喜悦。以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陶艺技法,还能有效加强幼儿对人文教育的认知与感受。

(三)结合时事与新闻

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许多方面的教育都需要从幼儿开始抓起,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意识,如爱国教育、环保教育等素质教育,这些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时事要点与新闻。在幼儿园的陶艺教育中,教师可以有效结合这一点,将更多的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有效促进幼儿的综合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联系国家甚至国际上对珍稀动物的保护,引导幼儿通过陶艺制作熊猫、金丝猴、穿山甲等珍稀动物,养成幼儿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本能;也可以联系钓鱼岛事件,向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组织幼儿以陶瓷的方式,制作五星红旗,并将学生的成品,在展示区进行展示,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

三、丰富活动方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模仿教学法

模仿教学法指的就是,让幼儿跟随教师的操作步骤进行陶艺制作,这一点是幼儿的强项,空白的知识领域,让幼儿像一块海绵一样,吸取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经验,并通过内化,使之成为自己的技能。

(二)启发教学法

启发教学法指的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直接灌输教学,而是为幼儿指明方向,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实践,采用先学后教的形式,在幼儿自主尝试之后,再为幼儿进行规范展示,让幼儿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然后总结经验,进行再次创造。以此激发幼儿在陶艺教育中的创作热情和参与兴趣。

(三)创景教学法

场景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借助工具,为幼儿布置能够吸引其注意力和兴趣的活动场景,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陶艺教育的乐趣,同时加深幼儿对陶艺园本教育的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在陶艺教育中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听到的容易忘、看到的容易混,只有真正做过的,才能够理解与掌握。在幼儿园中实现陶艺园本教育,需要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通过创设活动环境、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等,将幼儿园中的陶艺教学进行整合,全面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让幼儿通过参与陶艺园本教育,提升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全面实现幼儿的综合健康发展。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园本陶艺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