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儿童为中心的一日生活支持策略

2019-09-10 07:22顾梅芳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保教儿童幼儿园

顾梅芳

将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落实到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如来园、进餐、盥洗、午睡、户外活动、如厕、离园等,充分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的“将幼儿教育生活化”,教师以儿童为中心给予幼儿一日生活的支持,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幼儿们三五成群地参加各种活动。他们精力充沛、兴致盎然、思维敏捷,又必须确保幼儿群体活动的井然有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怎样在顾及幼儿个体需求与兴趣的同时,以儿童为中心有效进行幼儿的一日生活管理呢?

一、建构以儿童为中心的心理环境

(一)直接介入——牵手、拥抱、抚摸

幼儿来园时教师通过拉幼儿的手感触幼儿手的温度,从而通过感触温度辨别幼儿身体有无异样,如果觉得很凉,那么就要关注幼儿是否不舒服,当然也有的幼儿体感一直很凉,所以教师通过每天的拥抱、抚摸等接触来了解幼儿的体质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照顾、教育幼儿,让幼儿体会到妈妈般的关爱。

(二)深度沟通——倾听、同理、发问

在一日活动中作为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表情,通过表情来了解幼儿的情绪,幼儿是不会装的,她开心就是开心,脸上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开心就是嘴巴翘着,耷拉着脑袋。然后教师要做的是什么呢?教师要去引导孩子自己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听,让孩子愿意说出来,然而理解他的烦恼,认同他,也就是同理心,接着发问,发问不是帮孩子直接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幼儿自己去学会解决。如:“今天你看起来很不开心,愿意讲给我听吗?”幼儿说:“妈妈不给我买玩具。”是的,自己喜欢的玩具妈妈不买,想要却没得到,是不开心的。接着教师问:“那你知道妈妈什么时候会给你买呢?”幼儿:“生日、过节的时候。”教师说:“那你愿意等一等吗?或者说那你怎样让妈妈给你早点买呢?”这样通过倾听、同理、发问的过程既可以平复幼儿的心情,又可以提高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共同参与——细致、关爱、铭记。幼儿到幼儿园,除了保健医生在门口的晨检外,我们的班级保教人员要对其进行二次晨检,会摸摸幼儿的口袋里有无小刀、尖锐的小玩具等危险物品,发现了要及时消除。小班新生入园前,教师除了要了解幼儿的姓名、性格、自理能力,重要的是要了解幼儿的身体情况,了解幼儿有无特殊体质情况,有哪些属于特殊体质呢?

1.过敏人员,食物过敏,物品过敏什么的;

2.手术或者先天性的疾病类的;

3.脱臼、骨折的,教师要对本班幼儿的情况牢牢记住,要认认真真去做,要特别关注特殊体质的幼儿,日常生活中要去照顾到。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弱,作为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做个细致、有爱的教师,为幼儿营造轻松、温暖的心理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二、建构以儿童为中心的安全支持

(一)如厕过渡环节的安全

幼儿如厕环节,根据以往经验,也是从各个幼儿园汇总事件中发现,厕所里发生的事故有很多,摔跤导致骨折受伤很多,大家知道厕所地面偏滑,除了做好保护措施外,人防也很重要,教师和保育员要配合好,教师可以站在活动室门口,保育员站在卫生间门口,班级里的幼儿要在班级保教人员的视野里,及时引导幼儿安全如厕。

(二)上下楼梯的安全护导

上下楼梯时,教师组织幼儿排队,教育幼儿靠右行走,当班教师在前,保育员在后,另一位教师走中间或守楼梯,教师的站位很重要,要保证幼儿在保教人员的视线内,教育幼儿不拥挤、不打闹,防止发生摔倒、踩踏事件,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会独立安全地走楼梯的能力。

(三)户外活动的安全护导

幼儿需要安全地玩,如何才能安全地玩?首先器械安全的检查,学校里定期会检查,但作为我们教师来说也要随时检查各类玩具材料的安全情况,保证幼儿的安全使用,护导幼儿户外活动时教师站的点位在哪里?易出现意外状况的点位,三位保教人员分开站,不能聊天,做一位负责的教师,就应该时刻把幼儿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

在幼儿的日常活动过程中我们还有了解幼儿的出汗情况,随时注意,教育、引导幼儿勤脱勤穿,适时去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要去摸背,看看有没有出汗,及时去擦,对于体质差的幼儿要垫毛巾,注意提醒幼儿喝水,补充足水分,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三、建构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管理

(一)发现儿童的生活经验

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在日常工作中去发现儿童的特点,从而有目的地去引导。如幼儿进餐前,教师可以安排幼儿安静地听音乐、听故事、玩手指游戏等,避免幼儿过度兴奋或出汗;教师也可以介绍今天的饭菜名称,让幼儿了解饭菜摄入的营养,或对幼儿提出洗手、就餐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就餐习惯。如洗手搬椅子前,要引导幼儿椅子不要放到桌子底下去,将小椅子留有一双腿的空间,要轻轻摆放等,没洗手前、洗好后,小手不能触碰消毒好的桌子,洗完手后不能用小手去拉小椅子等这些小经验也让幼儿去发现。

幼儿进餐时观察幼儿嘴里是否有含筷子、翘凳子、嬉闹等现象,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万一碰撞、摔倒,可能筷子插到喉咙,饭噎住,所以教师遇见这种情况,要跟幼儿分析这种行为的危险性,引导幼儿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幼儿入睡前,经验告诉我们,有的幼儿会偷偷藏小东西午睡时睡不着拿出来玩,还会塞东塞西,曾经有一个幼儿把一粒圆圆的东西塞到鼻子里,塞进去拿不出来他也急了,还好叫教师帮忙,最后取出,没有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教育幼儿睡前不藏东西,安全睡觉身体健康。

(二)发展儿童的自主能力

漱口可以将附着在牙齿表面或牙齿间隙中的食物残渣冲掉,避免被细菌发酵,漱口还能预防口臭,使口腔清洁舒适,保持清洁卫生还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需要去引导幼儿学会饭后漱口,发展幼儿的饭后自主管理能力。我们也发现在午餐过程中有的幼儿吃得快,有的吃得较慢,作为我们教师也要去引导幼儿学会安全有序的自主餐后活动,比如幼儿把椅子搬到一边安全区域,以不打扰正在就餐的幼儿为准,幼儿自主地看书、玩玩具、玩橡皮泥等等。再如午睡时幼儿蓋被子,特别是春秋季节,一天里的气温温差也是比较大的,幼儿又有个别差异,有的幼儿怕热,那怎么盖才能让幼儿可以健康成长不容易生病,我们就要引导幼儿自主的将肚子、后背盖好,脚、手可以适当地露出来,这样喜欢凉快的幼儿也舒畅了,又不感冒等等。总之,幼儿园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 教师以儿童为中心给予幼儿一日生活的支持,建立良好的常规,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促进幼儿健康自主地成长。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保教儿童幼儿园
荷兰0~4岁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和提升项目及启示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