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隔代教养的心理健康研究

2019-09-10 07:22廖贝利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隔代儿童心理教养

隔代教养中的信念主要包含期望、评价与认知三个方面,可有效预测儿童心理及行为,即为父母对儿童发展中的行为看法与认知。父母自身教养信念极大程度影响使用教养策略与教养态度,对儿童未来发展与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针对隔代教养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科学育儿的有效方法。对于儿童来说,人生中最为敏感与脆弱的时期便是童年阶段,在此时期内,儿童对于父母的情感是其他情感难以替代的。尤其是在隔代教养家庭中,儿童若长时间和父母疏离,被迫切断与父母之间的情感链接,那么儿童将会出现被抛弃的想法,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

一、隔代教养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一)教养观念有所不同

隔代教养家庭中的老人在很多时候会因教育子女与儿童父母产生意见不合,他们认为儿童年纪尚小,需要长辈关爱,从而对孩子百般溺爱。但这种做法却被儿童父母所抵触,老人固化的教养信念多来自丰富的人生经验,父母想要说服老人十分艰难。当儿童面对老人与父母因自身问题产生意见分歧时,而后内心往往不知所措、十分茫然。受教育者在目标相互对立与不同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自身行为习惯于思想发展受到影响,老人过度呵护儿童很容易导致儿童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而儿童父母则期望过高会导致儿童养成懦弱、自卑的性格,长此以往儿童面对父母长辈时便会阳奉阴违。

(二)父母与儿童情感淡薄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小鸡出生4天后会出现印刻效应。这时出现在小鸡视野内的第一个活体动物,将会被小鸡认作为母亲。此时小鸡便会十分依赖母亲,儿童也如小鸡一般,会对童年时期关怀自己的长辈产生特殊情感。儿童如若交由老人抚养,那么儿童与父母之间将会在儿童成年的关键时期失去建立深层情感的机会。对于隔代教养儿童来说,由于儿童与父母之间缺少情感接触,父母并未了解儿童思想与行为发展过程,当父母对儿童提出相应要求时,往往希望儿童能够达到自身理想对象标准,并将其他朋友或亲人的孩子作为自己孩子的参考榜样。如此一来,儿童不仅会对家长行为感到十分茫然,且逐渐远离父母,淡薄亲子关系。儿童在孤单的家庭环境下,面临亲子关系的生疏和环境的陌生感,会出现怯懦、压抑等心理情绪,或者面对父母的安排表示抗拒。此外,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不和谐关系也会对儿童日后人生发展与人际交往产生重要影响,儿童会将自身家庭氛围作为依据,面对未来的人物和事物时会将其作为范本参考,从而难以避免与他人相处时出现各种问题。

(三)未满足儿童情感需求

当儿童的所作所为都被父母认为是正确的或父母认为是错误的,儿童会根据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寻找自身不足之处。当儿童对自身行为进行判断后仍然无法找到合理理由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那么儿童便会在极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并将自身不足之处推卸到亲人教养方面出现问题。儿童心理上缺少父母疼爱的稳定感与安全感后,将会全面吸收这一情感信息,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特质与性格。當儿童成年后,也无法在新的家庭中融入正确情感与思想,从而导致出现人格障碍与情绪波动。科学研究表明,多数成年人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出现问题,皆来自童年时期的影响。

二、隔代教育中科学育儿方法

(一)引进先进思想

儿童父母需要与老人积极进行沟通与交流,将自身育儿想法和老人商议,以此得到老人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儿童家长还需引导老人接受新鲜事物,与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相匹配,进而正确对儿童进行施教。隔代教养家庭中,父母与老人一定要形成合力,在相互配合之下共同制定育儿方案,即便出现冲突,也需要父母多理解老人。此外,老人也需帮助父母构建育儿权威,如此一来才可让儿童对自己的父母具有正确行为观念,学会孝敬父母、尊重老人。

(二)改进育儿方法

一般来说。隔代教养家庭在人际关系方面较为繁杂,父母与老人之间很容易因为育儿观念出现思想冲突。因此,老人和父母在儿童面前需要做出榜样。父母需要积极照顾老人、关怀老人,且尊重老人,教育儿童尊老爱幼,让儿童形成一颗感恩的心,为儿童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父母不可在老人面前打骂儿童,需要尊重儿童思想发展,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看待。当儿童做错事时,父母需照顾到儿童的自尊心,对儿童循循诱导,以理动人。此外,儿童父母需学会控制自身情绪,不可将社会工作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与烦恼带至家中。只要儿童父母心理状态保持健康平稳,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儿童,让儿童将父母作为榜样,引导儿童控制自身情绪,才可解决儿童心理负面问题,促使儿童健康成长。

(三)建立学习机制

隔代教养家庭中想要生成正确育儿方法,便需要父母与老人共同制定科学育儿方案,促使隔代教养家庭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儿童,让儿童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尊老爱幼的心去面对老人、面对生活与面对父母。首先,儿童家长可鼓励老人定期参与家庭教育知识或心理学知识等讲座。通过不同媒体充分掌握家庭教育知识与心理学基础常识,学会科学育儿,促使孩子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下成长。同时,儿童家长也需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社区机构或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结构,以此增强父母老人的幼儿水平。此外,儿童家长还应利用休息时间前往育儿实践活动、交流活动与学习活动中,促使不同儿童家长在学习交流会上相互借鉴育儿经验,并通过实践与探索总结自身育儿行为。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父母与老人可邀请专业育儿人员参与到家庭活动之中,针对老人与父母育儿方案进行针对性教导,帮助老人与父母学会正确关心儿童、教导儿童、管束儿童,进而增强隔代教养家庭育儿方法与育儿方式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廖贝利(1989—),女,汉族,江苏盐城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园隔代教养。

(责编  唐琳娜)

猜你喜欢
隔代儿童心理教养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爷爷奶奶来“听课”
南南的困惑
跟踪导练(三)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一只有教养的狼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