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学校办学理念之魂

2019-09-10 11:45陈威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成才成人中华

陈威

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中小学教育是传承一个国家优秀文化的主要阵地。明晰学校办学理念,必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我们在办学理念的中需要找到并突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瓶颈”,落实校园文化由“说”到“做”、办学理念由“形”到“行”,以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校组织广大教师通过学习精深的理论,观摩优秀的校园文化,依据学校办学的底蕴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学校办学理念之中,丰富“成人+成才”的内涵,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的灵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认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密切结合的紧迫意识

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系统认知校园文化中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我们的做法是:将德育课程的实践作为突破口,把它作为有效、快捷的途径。学校将“成人+成才”文化的认知融入德育课程中,以“成人+成才”为大主题,分学段、年级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国学经典,在其中挖掘历史渊源,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德育课程中摘录了《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和明李贽《答周西岩书》:“且既自谓不能成佛矣,亦可自谓此生不能成人乎?”等名句。

同时,结合学校校本德育实践和主题班队会的开发等形式的活动,广泛组织教师围绕主题开展传统文化经典书目诵读、软硬笔书法、粉笔字比赛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此外,德育课程还加强“成人+成才”的时代解读,赋予新时代的内容。比如:孩子第一要成“人”,其次才是成“才”,强化品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比智力成长更重要的观念,课程即引用了每年我国评选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永安市道德模范”等时代楷模,作为正能量的典型事例,还摘录了“药家鑫事件”“我爸是李刚”等方面教材,增强读本的通俗性。这一系列做法,师生提高德能素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偏见,增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学会用传统的优秀文化精髓和教育思想全面塑造自己。

二、注重体验,提升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教育的实际成效

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学校在具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以应试教育目标为导向的偏差。在内容上,选取适应考试的典籍材料;在教法上,侧重甚至着力于对学生进行考点的灌输。因此,如何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融入校园?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参与教育过程,才能真正彰显“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可知、可感、可体验。我们借助省级课题《中学生主题班队课规范化建设研究》和三明市级课题《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创建特色班会课模式》等课题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尝试,收获显著。例如在对“和”文化的体验,学校围绕“家和”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如,倡导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各个班级就是小家庭,开展定“家规”活动,每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参与讨论、表决确定并制作出自己班级的“家庭名称”“家风”“家训”“家庭目标”等,每个“家庭成员”都在成果上签字,最后粘贴展示。学校如果直接宣讲“和”的传统文化,作为独生子女居多的学生群体未必真心认同,但是从“家”文化讲起,让学生与其中,大部分人都易于接受。在“信”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参观交通事故图片展、到市交警大队观看视频,到街道当“小交警”,维持斑马线路口秩序,让他们体验“诚信守则”的重要性。这样,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又开展了体验式的德育模式,收效明显高于我们教师平时的说教。

三、创设育人环境和目标,潜移默化造人

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学校因地制宜在各细小环节上做好文章。在“成人路”的边坡建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园,不仅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还有现代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典范人物;在每一个楼层、每一个班级的墙裙、过道上,都赋予中华传统美德中“忠”“孝”“礼”“义”“信”等内容的挂图,这些文化挂图,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取材于中华著名典故,如“程门立雪”“鹿乳奉亲”等,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同时,我校以校情和永安乡情为依托,进行了校园道路和楼群命名的工作。两条主干道,分别以学校办学理念而命名为“成人路”和“成才路”。其中“成人路”以“仁德”为先的主题,“成才路”以“可用之才”为基准的主题,诠释了“成人+成才”的准则。三栋教学楼被分别赋予了“羲和楼”“桃李楼”“翔燕楼”,办公楼被赋予“步虹楼”,实验楼被赋予“焌成楼”等名称。这些名称,有的是我市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的彰显了我校的地域特色,还有的被赋予时代的内涵,寓意深刻。系列校园文化无言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弘扬我校办学理念的精髓,学生的良好的言行举止说明了校园文化的育人环境的“生态美”。

四、落实评价,突显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教育的系统性

众所周知,认识过程是感性到理性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优秀校园文化的落实经历理性认知、感性体验层段后,还需要进行理性的评价,才能最终走向成功。评价是系统的认知,从理性认知到理性评价有一个本质的提升,即系统性。

“成人+成才”的学校文化包含了立德、治学的两条主线。因此,学校评价体系中也应分为两大块:立德方面,学校可围绕“成人”主题,统一编印《学生操行管理办法》和“十二分劝诫制”等,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导师评价;治学方面:学校结合“学校五星”的评比,围绕“成才”主题,设置“学习优秀之星、进步之星、特长之星”等多元评价指标,旨在激励学生多方面发展,多方面成才。

为此,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系列德育活动,每项活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始终为核心,“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始终贯穿其中,从而也带动了学校其他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期间,我校党总支、政教处团委和关工委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三中故事、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征文和演讲比赛中,我市关工委郑纪成主任高度评价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为“爱党、爱国、爱乡、爱校,将三中故事与时代密切结合,三中梦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中。”

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中的最亮的那颗星,我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核心,不仅能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更能彰显其强大的教育功率,满足学生的思想实际、智能实际和需求实际,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用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来诠释和丰富学校的办学理念,的确是很有意义的事,是做“现实”与“未来”的事。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成才成人中华
优化干部动员机制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养大成人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神奇的太阳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