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沟通,从心开始

2019-09-10 11:45曾香莲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家校家长

曾香莲

一、家校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全方位沟通

孩子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礼貌礼仪、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心理需求等,但在我们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往往只是聚焦在孩子们的学习上,要么是教师们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成绩,要么是家长们询问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关于学生在除了学习成绩以外其他方面素质的沟通。

(二)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

教师家访、开家长会是目前家长和学校之间最常见的沟通方式,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有效、全面、持续沟通,单凭教师的家访或家长会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在的家长会和家访很大程度上都有弊端,家长会形式化、家访随意性,导致家校沟通流于形式,不能形成有效的长效机制,使家校沟通形式化,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二、家校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家校沟通认识不到位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家校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影响沟通的重要因素。在我们平日的教育工作中,当学生真正出了问题或者状况,家长和学校才会想起建立沟通机制,这是沟通意识薄弱的表现。

(二)责任意识不到位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小学,学生一切事物都听由学校管理,学习、生活方方面面都纳入学校管理之中,家长只是负责把学生送进校园,学生在学校出了什么状况和问题,都是学校的事,出了问题就将一切责任都推到学校和教师的身上。校方也存在责任意识不当,认为学校只是教授学生知识的地方,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方面教育应当由家长负责,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会自然地把一些问题归因于家庭,对孩子日常的家庭表现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教师工作负担过重

目前,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多年,但是学校成绩好坏依然是衡量一名学生优秀与否的标杆,围绕学生成绩,学校有大量教学工作需要完成,特别是班主任,不仅仅承担了主要的教学课程,还肩负班级管理任务。

三、家校沟通的应对策略

(一)巧妙运用沟通技巧

沟通时要做到面面俱到,要有针对性、方法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巧妙运用各种沟通方式,对于那些性格外向的家长,教师要以真诚、热情的态度进行倾听,并给予回应,同时,在交流中要善于发现对方表达的重点所在,形成有效沟通;对于不善言谈的家长,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沟通,鼓励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努力表达自己想法。对于关心度不够的家长,教师要向其强调事情的重要性,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以相对正式的形式取得有效沟通,引起家长的注意和重视;而对于焦虑型的家长,教师就要适当引导,多谈孩子的优点,减轻家长的心理压力。

(二)做好沟通前充分准备

明确沟通的目的是关键,此次家校沟通,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提前做好准备,在沟通前,教师可以准备好孩子们平时的优秀作业、书画作品、活动照片或一些集体活动的视频照片,通过多媒体和其他展览等展示给家长看,帮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从而一开始就引起家长的沟通欲望,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现情况如何,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提高,更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

(三)从真心开始

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要讲究真心诚意,有人说,说得再好,真心总是最令人信服的理由,爱岗敬业,对待孩子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有这样一份责任心,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抛弃不放弃,以此作为与家长沟通的目的信念。

四、结语

家校沟通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怀着共同的目的,各自都充满责任心和初心,同心同德,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家校家长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兄弟让举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名落孙山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掐断欲望的引线